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建立工程质量认证体系 借力“一带一路”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2018-12-14 10:38:12来源:中国建设报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国际贸易飞速发展,但贸易摩擦频繁发生,各行各业标准化的作用越发凸显。在国际贸易中,标准的国际化不仅对产品质量把控有重要影响,对参与经济全球化也具有重要意义。标准是技术、创新和贸易的基本要素。标准和认证紧密相连。认证作为检验标准实施方法的有效手段,也必然随着标准化工作的提升而有所发展。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进入新时代,提高技术含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质量和效益,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中国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点。

在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建筑业换挡升级的背景下,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推进认证认可工作,构建高水平的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推动认证认可政策制度研究、科技和标准化发展、认证结果采信,将助推建筑业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

制定适合国情的认证制度体系

“中国的建筑业在过去的几十年、尤其是最近20年里,取得了高速和惊人的发展。然而,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型期,建筑领域向标准化、信息化、绿色化转型是转变发展方式和增长动力的关键。”中国工程建设检验检测认证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理事长、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副总裁孙英指出,我国工程质量认证体系的建立是为了弥补国内工程质量认证制度的空白。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推动质量认证的应用与发展将为我国建筑业树立品牌标尺,助力建筑业以更高姿态“走出去”,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建筑业走出去的重要桥梁。在“一带一路”民用建筑认证制度现状调研工作中,沿线国家被划分为东亚、西亚、南亚、中亚、东盟、东欧国家及独联体、区域外发达国际地区。调研内容包括标准体系发展模式、技术法规制定主体、标准制定组织、标准协调组织、标准化组织、认证认可机构主体、认证类型、采信方式等。

根据认证制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市场和政府介入的程度以及管理主体的统一程度,认证认可制度的发展模式分为三种:市场推动的发展模式、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政府与市场协同的发展模式。比较三种发展模式,市场推动的发展模式特点鲜明,即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低、市场化程度高,代表国家是美国。因存在明显问题,目前该模式逐渐由分散走向集中。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具有以政府为主导建立认证制度的特点,代表国家是日本。在这一模式中,政府在经济运行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政府对认证行业监督管理的方式从政府参与、政府主导逐步向政府授权、政府与行业组织合作等方式转变。第三种模式是前两种模式的混合形式,代表国家是欧洲各国。在发展初期主要是以市场为主要推动力逐步发展出认证制度。随着认证制度的发展,政府开始以行政管理手段介入,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市场良好有序发展。

三种认证认可制度的发展模式虽各有不同但建立原则完全相同,即根据所处时代的特点以及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水平来选择模式。因此,在认证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模式选择上,我国应借鉴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但不可生硬照搬,应充分考虑自身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明确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认证制度体系。

多方助力创新认证制度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满足政府机构职能转变和工程建设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我国应大力开展质量认证工作,以认证激发工程建设质量提升动能,在保证认证制度与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多方面能力建设,缔造自有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认证认可工作,出台的一系列文件为认证认可服务国家工作大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11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潘丽芬在首届中国工程建设检验检测认证大会上表示,为了落实国家质量提升和创新质量认证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的相关要求,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以推动认证认可的创新发展,促进了市场上相关认证联盟的产生。

潘丽芬补充说道,目前,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在探索构建以信用监管、风险监管为核心的新型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监管体系,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严厉打击认证检测乱象,呼吁各个相关单位严格规范和维护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秩序,进一步提高认证认可的公信力,让认证检测行业回归社会本位。


1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