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推进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
2018-12-13 12:44:39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孙向远

一年来,全行业坚持新的发展理念,明确新的定位和新的发展目标,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增效益的各项工作,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级各类建材行业协会的积极工作下,建材行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促进了建材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产能严重过剩等结构性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市场需求下滑、企业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行业下行压力不断积聚,在此情况下,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表现出稳中有变的运行特征。

建材主要产品产量稳中有增。1~8月份,全国水泥产量13.8亿吨,同比增长0.5%,平板玻璃产量5.7亿重量箱,同比下降0.1%;技术玻璃、玻璃纤维布、陶瓷砖、大理石建筑板材、防水建筑材料等产品产量同比保持增长。

建材产品平均出厂价格趋稳。8月份,建材及非金属矿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10.7,比上月上涨0.1个百分点,1~8月份平均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1.7%,增幅比1~7月份继续放缓0.2个百分点。

行业经济效益保持增长。今年1~8月,规模以上建材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万亿元,同比增长14.4%,利润总额2463亿元,同比增长43.83%。其中水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1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9.4%;平板玻璃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4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0.6%。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卫生陶瓷、建筑用石、防水材料、石灰、石膏等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保持平稳增长。

今年以来,建材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建材市场结构发生转变。受国民经济结构转变影响,建材行业市场动力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由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低位,投资驱动型特征仍较为明显的建材行业,其消费市场还处于转型发展或培育阶段,出口市场的增长乏力,行业总体还处在弱需求状态下的供需结构再平衡、再调整之中,经济效益中价格因素占据了相当的比例,行业下行压力有所积聚。

二是产能过剩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改观,去存量产能应加快推进。近年来,行业效益的好转,主要来自行业自律、错峰生产等限产措施,而去产能措施的作用发挥还不明显,但这也使得全行业出现了明显的企业分化、区域分化,产能过剩问题还远未缓解,甚至仍有所积聚。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已经由过去的以遏制新增产能为主,需要加快转向结构性、系统性的去产能。

三是价格缺乏上涨动力,需求市场持续弱化。2017年建材及非矿产品出厂价格持续恢复性增长,至今年初达到历史高点后,一直处于平稳波动中,成为今年以来在市场需求总体弱化的情况下,行业效益保持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但下半年以来,需求市场弱化导致部分建材产品产量下降,建材及非矿出厂价格出现回落调整。受2017年下半年价格持续高位的基数影响,下半年价格增幅将明显回落。在价格增速和市场需求双双作用下,建材行业经济效益增速将明显回落,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将不断放大。

四是市场环境趋紧,部分行业应收账款增加。今年以来,建材行业市场环境仍然趋紧。1~8月规模以上建材行业存货周转率比1~7月份减少0.3次,比2017年同期减少2.6次,应收账款周转率比1~7月份减少0.2次,比2017年同期减少2.2次,产成品库存天数比1~7月份增加0.5天,比2017年同期增加3.1天,应收账款净额同比增加14.4%,比2017年同期增加8.4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水泥、混凝土与水泥制品、防水材料、轻质建材、玻璃纤维及制品、建筑卫生陶瓷等行业应收账款增幅明显加大。

五是贸易关税变化将对建材行业发展产生影响。今年以来,美国先后对我国500亿美元及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贸易关税,涉及建材对美出口140多种建材商品,涉及金额32亿美元(按2017年出口数据统计)。与此同时,除直接贸易影响外,建材行业也将会逐渐感受到光伏、电子等下游产业的连带影响。

综合判断,2018年建材行业总体产量、销量下降将全面显现,经济增长与下滑并存,不平衡矛盾突出,补短板不力形成减法多加法少,稳增长要在结构优化中实现。

在新形势、新情况下,全行业要正确树立有增有减的发展理念,不能一味追求增长。产能过剩产业一定要减,落后企业一定要减,落后产能一定要去。要加大新产品、新需求的开发,每个产业不仅有方向,还要具体落到产品、项目和企业上,实现有增有减才撑得起稳增长;要把稳增长建立在良性发展的基点上,要以产业结构优化为特征,以淘汰落后产能的落地为标志,以新需求、新产品、新附加值比例的不断上升为依据,做到两手抓两手硬;要树立价值决定价格的理念,要将技术进步、减少用工降低的成本、将加强管理降低的成本、将节能减排降低的成本体现在利润中;要注重价格稳定并与价值相匹配,开展各项指标对标的行业自律,并使自律收到实效,真正提高企业效益。

作者系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秘书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