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建设“适老性”的新一代智慧城市
2018-12-16 12:22:01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何卫兵

在快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建设“适老性”的新一代智慧型城市就是建设绿色、安心、安全、便利的城市。这类城市不仅注重居住、行政、商业等功能区域的划分,更加注重建设小而全的复合设施,既便利生活又减少交通流量;既适合老年人生活又是多代宜居型城市。“适老性”作为城市建设组织中的重要节点,是城市社会关系、多元文化的物质基础和市民公共生活的载体,更是老年群体最重要的社交场所和生活保障配套设施的载体。

融入“适老性”建设理念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进程

在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维护上,在最大限度的可能范围内,要不分性别、年龄与能力,打造适合所有人方便使用的环境或产品设计,用发展的眼光动态定位使用对象。既要看到人现在的能力状态,还应考虑到人随着年龄增长的能力状态,使设计的空间、环境能适合人的一生使用。尤其突出“适老性”元素、强化人文关怀的城市建设理念,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融入人文关怀,给予老年人良好的居住环境以及生活享受,吸收第四代建筑(即改变城市钢筋水泥林立、住房鸟笼式环境风貌和居家环境,使家变成家园、城市变成森林、人类居住与自然完美契合并和谐共生的建筑模式)的设计理念,达到安全性、可达性、多样性、容错性、舒适性的有机统一。

完善细化城市建设总体布局 彰显智慧城市建设的进步性

城市规划乃百年大计。在规划、设计与建设中,创造“适老化”的生活空间环境,要把碎片化的“适老性”规划纳入城市建设总体布局。

统一规划。有关部门应配合国家及省市老年事业发展规划,从老年人口群体需要出发,整合碎片化的宜居规划、设计标准、建筑要求,在制度层面上统一协调、指导和规范老龄化时代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建议制定养老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技术要点。

合理布局。准确把握城市老年人口增长趋势和老年群体分布情况,合理配置针对老年群体的公共服务资源,使城市生活向“适老型”和“敬老型”转变并确保服务的有效性、可接近性以及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平性。

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抓住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有利时机,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确保老年群体在城市中住得下、活得好、过得有尊严。

智慧营造无障碍通行 构建“慢行交通系统”

加强无障碍通行设计。科学、合理设计场站设施、运输工具、步行系统,实现交通服务的人性化配置。如十字路口无障碍步行通道、公交站台与步行通道的无障碍连接等,增强出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和便捷性。

构建无障碍通行体系。加快交通出行的系统化、体系化建设,构建与公共交通一体化接驳的“慢行交通体系”,探索多元慢行交通模式。通过慢行导向的交通系统重构,提高交通体系的宁静化、人性化和舒适度水准。

营造无障碍通行环境。随着老年人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和收入水平的日趋提高,老年群体出行会更为频繁、目的地更为广泛。因此,提高公交运营管理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增加公交线网密度、车站覆盖率和车辆发车频率,这样既能保障老年群体安全出行,又给大众居民带来便利。


1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