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正红:
坚持“六个着力”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
2018-12-24 09:47:29来源:中国建设报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 张正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乡建设也由追求规模的外延式扩张转向追求品质的内涵式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六个着力”为抓手,坚持“共同缔造”、下足“绣花功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奋力推进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优布局——

着力构建“五区协同”发展格局

2018年,四川省城镇化率预计达51.8%,处于从城镇集聚发展向均衡协调发展转型的重要节点,亟待通过进一步优化区域协同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强化区域联动,增强内生动力,重塑经济地理。我们将围绕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战略部署,努力构建“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坚持突出特色定位、创新协同机制,努力推动项目对接、产业统筹、区域合作、设施共建、服务共享,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坚持加快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彰显城乡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辐射带动效能,推进环成都经济圈与成都协同发展;坚持引导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鼓励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形成各具特色和竞相发展的区域经济板块;坚持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实施“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创建特色小城镇,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提品质——

着力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当前,城市建设处于发展理念更新、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动力转换的攻关期。四川城市建设基础差、底子薄,“短板突出”与“品质不高”问题并存,必须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补齐设施短板、提升空间品质、彰显文化生态、营造宜居环境,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充实、更可持续。我们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要求引领全省城市建设,出台《四川省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研究制订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分类指导大中小城市建设;以公园城市建设为亮点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大力支持成都先行先试,开展10个城市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加强园林城市创建,持续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双百工程”,狠抓扬尘防治,让城市的天更蓝、路更净;以既有建筑保护更新为抓手提升城市文化魅力,坚持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街区保护,恢复传统街巷格局,塑造城市特色风貌,进一步加强旧区更新,出台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意见,推进社区“微改造”“微更新”;以城市设计为手段塑造城市宜居空间,继续开展城市设计试点,科学管控城市形态布局,优化城市公共空间,完善城市慢行系统;以精细化管理为措施让城市更有序,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强化城市安全管理,提高城市数字化、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留乡愁——

着力提升乡村宜居水平

美丽中国,不能没有美丽乡村。四川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美丽村落广泛分布在乡村地区,数量巨大、内涵丰富,是今天留住“乡愁”的重要载体。我们将大力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坚持共同缔造美丽乡村,推行“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的乡村规划建设模式,全面推行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坚持保护传承乡土建筑文化和乡村风貌,加强古镇、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扎实推进《四川省乡村建筑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方案》,继续实施“四川最美古村落”培育创建行动,开展农房风貌研究,提出风貌指引,彰显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坚持推进设计下乡与现代夯土技术试点,大力引导设计机构、优秀设计人才下乡服务,积极推进现代夯土等技术试点示范,不断加强传统建筑材料和传统建造工艺的研究、利用和传承;坚持补齐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短板,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置体系,加快非正规垃圾整治销号,保持90%以上的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坚持保障农房建设质量安全,加强《四川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四川省农村建筑工匠管理办法》等贯彻落实,强化农房建设全过程监管。

促安居——

着力建立住房保障长效机制

住有所居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四川城镇住房人均面积达41.5平方米,绝对总量上已不再短缺,但仍存在区域结构不平衡、租赁市场发展不充分、新市民住房未得到有效解决等问题。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的要求,加快建立符合省情适应市场的基础制度和长效机制,出台《四川省城镇住房发展规划(2018~2022年)》,将稳控住房市场、保障住房基本需求、实现住有所居纳入政府工作目标,以市场满足多层次需求和政府提供基本保障相结合,租赁和销售并举,增量和存量两端发力,实现住有宜居;因城施策分类调控房地产市场,指导各市(州)根据需求稳定住房供应规模和节奏,多渠道筹集房源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及时公布房产市场信息整治房地产市场乱象;稳步推进棚改三年攻坚,严格改造标准和范围,重点攻坚改造老城区集中成片脏乱差的棚户区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林区棚户区,2019年计划改造15万套;深化住房保障机制建设,建立完善住房保障的“两清单、两机制、一公开”,实施“家在四川”人才安居工程,出台共有产权住房建设意见,加快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多渠道保障新市民住房需求。

强产业——

着力推动建筑业做大做强

建筑业是四川拉动经济最为强劲的行业之一。2018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超1.3万亿元,从业人员达550万人,在促进经济发展、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建筑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行业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依然突出。我们将准确把握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和实施路径,大力培育扶持企业主体,建立重点扶持骨干企业名录和日常联系服务制度,开展“建筑强市”、“建筑强县”、“建筑强企”评选,引导支持民营建筑企业健康发展;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企业加快向大土木建筑业务领域拓展,积极拓展轨道交通等业务领域,鼓励采用PPP、工程总承包等模式,支持向科研设计、施工运营一体的全产业链转变;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等新型建造方式,实施发展装配式建筑三年行动计划,探索现代夯土、竹结构材料新型建筑;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以“一带一路”建设和南向开放合作为契机,扶持和培育外向型企业,开拓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建筑市场;大力加强产业发展保障,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培育适应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队伍,深入开展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

创服务——

着力加快“放管服”改革

“放管服”是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所在。我们将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我们将持续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推进行政权力事项“最多跑一次”,实现“全程网办”不低于80%;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支持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进一步缩短至90个工作日内,在全省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开展试点推广;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清理各地无法律法规依据的备案、入库等限制外地企业的市场门槛,逐步形成全省统一的建筑市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