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第五届 “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决赛圆满落幕
2019-01-10 10:58:47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赵庆红 王 璇

最思念的是故乡,最缱绻的是乡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似乎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如何为乡村注入创新活力,推动乡村更加美丽宜居且持续发展,并与村民期待的生活“接轨”?在这里,有一群人给出了答案。

11.jpg

12月5日,第五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在南京市江宁区石塘人家(村)互联网会议中心举行,大赛采用现场对决制,并同步进行电视录播和网络直播。经过激烈角逐,作品《渡·田·居——城郊融合视角下的钱家渡乡村振兴》和《多彩红安——红安华润希望小镇规划与建筑设计》获得学生组金奖;作品《李巷三步曲》和《昔蓝,惜蓝——南通二甲镇蓝染工艺的坚守》获得职业组金奖,大赛还产生了银奖6名,铜奖9名。赛场上,选手们用一张张设计图纸,表达出对“乡愁”的不同理解和对宜居乡村未来模样的美好期许。

从“田园”到“宜居” 主题再次聚焦乡村

“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是“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的重要专题赛事,由江苏省委宣传部与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共同举办,自2014年起已成功举办5届,累计参赛人次超4.8万,提交作品4164项。大赛为设计师、学生以及社会公众搭建了专业性与社会性充分融合的平台,引导专业人士创意创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也推动了社会对建筑行业及建筑文化的认知。5年来,大赛影响力不断提升,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

延续了去年“田园乡村”的主题,本次大赛再次聚焦乡村,围绕“新时代、新乡村、新生活”,以“宜居乡村·我们的家园”为题,对农房、乡村公共建筑及村庄环境等进行设计,旨在通过设计给乡村注入文化元素、发挥创意力量、激活乡村价值,回应村民拥有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共同推动营建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美丽宜居家园。

据了解,本届大赛分为学生组、职业组和公众组,大赛自启动伊始便吸引了国内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台湾地区以及英、美、韩等国家共计89个城市的关注。来自182 所院校、179 家设计机构、5269余人次参赛,提交有效作品1018项。相比2017年,本届大赛有效报名数量增长14.0%,有效作品数量增长22.2%。

今年10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时匡领衔,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共30人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1018项参赛方案进行了专业而细致的评审。经专业评审,10项职业组作品和9项学生组作品获得“优秀作品奖一等奖”,入围决赛角逐“紫金奖”金、银、铜奖。在保证赛事专业性基础上,为增强社会性和公众参与度,决赛阶段评委由院士、设计大师、业内知名专家及文化界人士、公众人物、作品创作地的镇村负责人、媒体工作者等组成,共同对作品进行评审。

体现更多人文关怀 让乡村文化肌理更具温度

乡村规划需要关注“美”,更需要以人为本,不能只注重乡村的景观营造,还要顾好乡村的“里子”。本届大赛“宜居”主题与上一届“田园”主题构成无缝递进关系,正是进一步强化了人居环境提升在乡村振兴时代命题中历史地位的体现。

参赛作品中,除了聚焦乡村本身面貌改善的设计方案之外,还有不少方案将村民作为关注主体,为他们量身打造更宜居的生活环境。

获得银奖的《江南营造》作品,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沈祎团队打造,通过对浙江省华坪村的改造,选址于代表该村庄现在、过去和将来的三处场地,设计了三个公共建筑及设施。它们分别为“堂”——文化礼堂与老年食堂,“园”——宗祠遗址花园与休憩亭,“市”——山核桃采收加工贸易培训中心,用以满足村中老人儿童与中青年人的不同需求,创新的经营模式和现实的建造模式相结合,为江浙地区同类型村落的振兴提供了新思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建筑系赵炜鹏带来的《乡村留守儿童日间照料中心——文汇中学旧址保护与更新设计》作为为数不多的单体建筑设计改造,关注到乡村留守儿童群体,结合文汇中学的文教建筑属性和建筑现状,将其改造更新为“乡村留守儿童日间照料中心”,以一条廊解决了原有空间的连接和分割,再加以剧院、茶室、书院等新格局的融入,让留守儿童有了阅读和嬉戏的新平台。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对作品进行了高度评价:“此次参赛作品不仅有创意,针对乡村特点的在地性实践也很强。从作品中不难看出,选手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关注了乡村的现状问题、设施的活化利用,还特别关注到了个体,比如留守儿童和老人等等,从中也能看出,选手们进行了深入的前期调研。”

多个项目快落地 让“乡愁”真正可感可知

“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不仅为选手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同时大赛倡导“真题实做”,积极引导优秀作品落地实施。历届大赛中,已有多个参赛作品与乡村特别是江苏特色田园试点村达成了落地合作意向。

第四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职业组金奖作品《扬州市广陵区沙头村永加永太组特色田园乡村规划》项目目前正在实施建设过程中。据了解,沙头村是“扬州市区菜篮子基地”“沙头蔬艺体验特色小镇”核心区,基础条件较好、农业技术领先。在项目设计师王铠看来,基于沙头村拥有较好的农业资源禀赋和要素集约优势,可因地制宜以“蔬艺”为主导业态、拓宽原先单一大田生产的农业链条。更为关键的是,“蔬艺”这一设计定位,将当地村民与外来游客紧密衔接起来,集园艺农业、蔬艺文化产业等新兴业态布局于一体,赋予乡村发展的中间环节更多创新活力。

项目落地过程中,将深耕村庄存量资源与鼓励创新、激发乡村内生活力这两条思路同步推进,不仅蔬艺等现代农业项目加紧上马,一系列提升乡村宜居水平、增强乡村吸引力的公共服务设施也加快建设。由村镇筹建、扬州市图书馆运营的“乡村书房”不久前已全面落成,它既是景点的扩充,又是村民接受文化熏陶的园地。村里还先后引入艺术家工作室、乡村振兴研究院、乡伴文旅项目等,以进一步提升村庄内生活力。

本届大赛决赛现场,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5个项目代表与创作所在地的村代表现场签署了合作协议,启动了项目签约落地仪式。

周岚表示,本次大赛旨在呼应乡村振兴战略,从行业来讲,大赛推动设计师下乡,针对乡村特质及农民需要,用针对性和精细化的设计作品来激活乡村。这一届的作品对乡村的理解更深入,反映设计师是在深入乡村、深入田野、深入了解农民的基础上,拿出了针对农民需要的作品。从目前来看,大赛的效果非常显著,比赛现场,部分获奖作品实现了快速落地签约,也反映了作品所在村对于作品的认可。

1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