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探索建立共同缔造机制 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2019-01-25 11:24:48来源:中国建设报

坚持村民主体 共同缔造有活力

试点村通过建立“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村庄治理机制,加强基层民主协商,有效解决政府以往“自上而下决策、大包大揽实施”和村民“等靠要”的问题。

决策共谋,凝聚民意。以往乡村建设大多是“干部干、群众看”,内生动力不足。试点开展以来,通过反复宣传、培训和参观转变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引导村民参与项目谋划、项目决策,回应村民需求,唤醒村民“主人翁”意识,使其主动参与到村庄规划、建设、管理中来。土关村通过按村民建议整改廊道座椅一件小事,使群众参与的热情高涨,随后相继建立起了村民微信群、建议箱等村民意见建议渠道,村民真正参与到村庄事务的商议决策中。黑城村村民自己绘制广场规划方案,研究村史馆建设思路和实施方案,充分发挥了村民的智慧,调动了参与的热情。

发展共建,凝聚民力。鼓励村民通过投工投劳等参与村庄建设,既节约了人力和材料成本,还让村民更珍惜项目成果,降低后期维护费用,同时也帮助部分贫困户增收,实现“一举多得”。对于清垃圾、清杂物、清庭院、清残垣断壁等这些村民关心、难度小、见效快的简易项目,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完成。对于技术含量低但工作量较大的道路、排水、绿化种植等项目,村民按较低价格计酬参与建设。对于一些技术含量高需要专业施工的污水处理、燃气工程等项目,由村集体作为甲方,经议事程序选择合适的施工队伍建设,村民参与监督,县里给予以奖代补。

建设共管,凝聚民智。改变和创新工作方式和管理方法,形成了村民、社会、政府对村内事务的共同管理。建立村民自治组织承担村庄事务的制度。理事会负责综合性协调,合作社负责经济发展,协会负责文体活动,监督委员会负责各项内容监督检查,形成协商共治的村庄治理局面。建立资金管理共管机制。土关村设立共同缔造账户,建设资金管理由村民代表、监委会、政府人员、帮扶团队同意签字后方可使用的机制,对账目进行定期公示,村民有异议可提请监委会查账和审计,并接受政府部门检查。建立建设项目共同监督实施制度。村民施工监督小组与帮扶团队、监理公司共同对建设项目进行质量监督,确保建设项目质量安全。建立村庄公共环境卫生共管制度。实行党员分片包干管理,通过提醒曝光,培养村民爱护公共环境的自觉性。完善村规民约实行共管。黑城村将村风民俗、环境卫生、邻里关系、违约处理等规定转化为村规民约,建立了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

效果共评,凝聚民声。将村民满意度评价贯穿共同缔造全过程,以群众满意度作为工作标准。村民参与评价既激发村民参与的热情,也体现公平。村庄建设项目确定之前,组织村民进行事前预评。如土关村组织村民反复比较确定选择了运营方便、成本便宜的公厕处理设备。组织村民对村庄建设进行“回头看”,进行事中评价,持续保持村民热情。如土关村对广场进行改造,进一步满足了群众需求。建立“小手拉大手”的村庄环境整治事后评估制度,组织小学生和老人对村庄环境进行共同评价,奖励先进,带动全体村民提升保持环境卫生的意识,循序渐进地形成主动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的良好氛围。

成果共享,凝聚民心。建设的最终成果是让村民共同享受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享也是激发村民共同参与的动力源泉。从2个村的试点来看,贫困村通过有限的资金投入,依靠村民投工投劳,村庄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变,激发了村庄活力和村民内生动力;基层组织的号召力、战斗堡垒作用日益强大,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也不断提高;村民的收入增加了,危房改造了,村庄设施完善了。通过共同缔造,探索出了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2个试点村的共同缔造取得阶段性成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肯定。下一步,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在2个试点村所在县全面推开共同缔造工作,并向全省推广经验做法,充分调动地方政府、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努力推动我省农牧区人居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1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