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驶入“快车道”
2019-02-27 14:56:49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陈月芹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一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二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四是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五是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根据《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珠三角九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规划纲要》的出台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驶入“快车道”。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总规划师罗彦_meitu_1.jpg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总规划师  罗彦

《规划纲要》有哪些亮点?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将带来哪些影响?近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总规划师罗彦深度解读《规划纲要》、展望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

五大亮点,聚焦跨界合作

问:与国内主要城市群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有哪些特点?

答: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88%,分工体系十分完善、扩散作用趋势越发明显、经济更加开放、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如果说,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特点在于协同、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重点在于一体化,那么,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则是跨界合作。但是,跨界合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制度瓶颈大于空间瓶颈,这也正是《规划纲要》出台的主要原因。

问:《规划纲要》有哪些亮点和特色?

答:在国家层面,希望看到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稳定为国家战略发展作出新贡献,地方政府和老百姓则希望新制度和新政策能带来高质量的发展和高品质的生活。

《规划纲要》的亮点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明确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意义,包括: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等。

二是明确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方向,即: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三是明确了粤港澳大湾区要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4个中心城市作为核心引擎,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作用,形成多级带动发展的格局。

四是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概念,为港澳居民北上创业和就业创造条件,体现出区域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五是提出空间发展的新重点和新模式。一方面,侧重珠江口西岸地区的粤港澳合作,在江门大广海湾地区和佛山、中山等城市发展“飞地经济”;另一方面,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引领作用,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加强与北部湾城市群和海西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构建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重要经济支撑带。

问:《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五大战略定位,哪些超出了您的预期?

答:我主要谈两个。一是关于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的战略定位。尤其是在打破粤港澳三地人员流动现存制度瓶颈和实现便捷就业、创业、养老等方面,真正体现了港澳和内地的深度融合。二是在进一步巩固香港的繁荣与稳定方面,提出巩固和提升香港的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以及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等。

协同发力,助推湾区发展

问:许多专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并不是简单的多城市叠加,而是“9+2>11”城市群的协同发力。您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动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动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充分发挥粤港澳科技和产业优势,积极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建设开放互通、布局合理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等。

二是加大建设以金融创新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聚焦服务业重点领域和发展短板,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发展;以航运物流、旅游服务、文化创意及其他专业服务等为重点,构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等。

三是以构建宜居生活圈为目标,大力发展消费经济。特别是在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创新港澳和内地深度合作发展机制,提高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品质和文化软实力。

四是以“一带一路”重要支撑为目标,坚持双向开放,寻求海外资源和发展动力。特别是在国际营商环境、市场一体化水平和对外开放方面寻求新动能。

问:《规划纲要》的出台将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规划纲要》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重大决策。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提供支撑;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平台。

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关键在创新。大湾区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建设的,国际上没有先例。一方面,各地政府要加快研究落实《规划纲要》的具体举措和行动计划;另一方面,也要注重用法治化、市场化的方式协调解决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中的问题,通过不断创新区域治理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

巩固优势,促进深度跨界

问:对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您有什么建议?

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是减少差异而是要尽可能地巩固现有优势、减少政策限制、增强要素跨界的便捷性,加强内地与港澳在科技、教育、文化、旅游、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合作,提升国际营商水平。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涉及的领域很广,具体建议有以下四点:

一是要巩固香港的国际竞争力和制度优势。未来,香港既是内地投资者的“主场”,也是外国投资者的“友场”,这样的优势十分可贵。

二是要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专业化和劳动力需求竞争力。硬件创新与应用型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的重要特色,要进一步加强经济专业化水平,形成高效的创新转化力;要推动科学城建设,提高基础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实力。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应成为全球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首选就业地。要保持强劲的高素质年轻劳动力的集聚力,加快劳动力自由流动,促进社会事务管理改革;加快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创新人才合作机制和保障政策。

三是加快都市圈化的布局和国际化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要打破行政区限制,加强跨界合作发展,积极推动港澳“飞地经济”在珠三角地区的合理布局,为港澳多元化经济发展提供积极空间。要积极推动广州、深圳两个中心城市在制造业、创新产业以及教育、居住、就业等方面的都市圈外溢布局,促进大湾区居民在日常性消费、商务、教育等活动的同城化。要创新机制,促进广州和深圳的合作发展。此外,还要加快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在信息服务、国际规则、金融保险等方面实现国际接轨和创新发展。

四是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和文化宜居生活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离不开高效和便捷的交通网络,必须加强环湾城际和都市圈轨道网络建设以及跨江通道建设,改变过去以广州为中心的高速路网络体系,提升深圳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建设多层次、多中心的轨道枢纽群,构建国际航空枢纽、世界级机场枢纽群体系。此外,要确立跨界重点合作的国际创新和宜居示范地区,推进跨界生活便利行动计划,为港澳居民在养老、居住方面提供更多空间,加强保障性住房、医疗设施和休闲旅游空间的跨界统筹。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