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两会时间|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苏海明的“两会”心声
2019-03-08 15:12:34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查炎平 任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在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苏海明看来,有幸处于新时代,更有责于新时代,建筑业要拥有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的奋斗初心和决心。

以人民为中心 服务即发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为己任,是苏海明不断强调的发展理念。群众事,无小事,要把关乎群众利益的事时刻放心上、抓手上、扛肩上。如此,工作才能有目标、也有抓手,干事有氛围、也有劲头。

据苏海明介绍,近年来,绿色发展理念在甘肃建筑业发展中得到了极为深入有效的贯彻落实。这与甘肃省下定决心治理人民的“心肺之患”息息相关。为此,甘肃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制度设计、强化政策引导,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力控扬尘污染,积极探索推进建筑垃圾治理,为甘肃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打造让甘肃人民引以为傲的“兰州蓝”新名片贡献了力量。

“过去,我们的市民都是出去‘躲污染’,现在则是邀请亲友来‘游兰州’。治污不仅没有影响经济发展,反而加快了发展速度。甘肃建筑业也在民生受益和环境保护中闯出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而且是一条契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更绿色、更科学、更集约的新路径。”苏海明说。

他再三强调,在新时代下,政府需要增强服务意识,服务也是生产力。而要做好服务工作,就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只有到群众中间,了解群众情况,才有发言权。因此,他认为调查研究是重中之重。调查研究将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使政策能够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企业。

优化营商环境 拓宽发展路径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从做好服务的定位出发,优化营商环境,转变发展方式,培育行业做大做强是新时代赋予政府的重大任务,苏海明表示。他重点提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关于建筑业企业资金链短缺的问题。针对建筑业企业资金需求量大、使用周期长、融资难的问题,苏海明认为政府有责任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建筑业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银企座谈等方式,充分了解企业运行情况和资金需求,加大信贷支持,加大对优质建筑业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多措并举拓宽融资渠道,全力扶持经济实体的发展。按照“政府搭台、政策引导、市场运作、银企双赢”的方式方法,搭起资金桥,缓解银行放贷难、企业贷款难问题,更好地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关于高层次人才和新兴专业人才极度缺乏的问题。苏海明说,随着新业务、新模式、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能够适应建筑业变革、适应企业转型、适应新业务要求的高层次人才和新兴专业人才越来越短缺。“我以前在企业干,这种感受特别明显,尤其是在甘肃。”他表示。“其实最重要的是转变思想观念。有人说,一个地区的发展,需要的除了政策和资金,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能打胜仗的‘官兵’。我认为甘肃当前迫切需要的就是用先进思想武装过的‘官兵’。”针对于此,他提出“人才走出去、思想运回来”的观念。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建筑业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大。在苏海明看来,实现“走出去”,不仅仅是企业承接工程的“走出去”,更是人才的“走出去”。

据苏海明介绍,在他任职于建筑业企业时,下了大功夫在北京、上海等先进地区设立办公地点,为企业储备高端专业人才提供地缘优势。同时,鼓励工作人员扎根于这些先进地区,利用日益发达的信息互联技术,源源不断地将新思想、新思维输送回来。苏海明表示,这种方式对于新时代下建筑业解决“人才流失”问题或也不失为一种探索与尝试。

三是关于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探讨。转型,往哪里转?升级,如何升级?这是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苏海明认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趋势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和装配式建造,加快形成企业集团化、专业覆盖宽、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的建筑业发展新格局,鼓励建筑企业由单一行业总承包资质企业向多行业、多元化方向发展。

同时,他表示,技术和人才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根本推动力。信息化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必须加大,使之成为整合各要素的黏合剂。同时,现代产业工人队伍的培育和建设必须提上日程,拥有一大批高素质技术工人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苏海明表示,他认为建筑业转变生产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要促进建筑业企业由竞争向竞合转变。竞合是一种合作共赢战略思维,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资本、各企业的自身优势,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实施集约化经营,提高建筑产业链运营效率,在共赢中实现行业和企业高质量与高效益发展。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