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让“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名片更加靓丽
2019-03-19 18:27:07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周丽
       

“徐州就是一个全市人民的大家庭,为了这个大家庭更加清洁美丽、幸福宜居,我们坚持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将城市当作家庭来经营……”2018年10月1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徐州市作为全球唯一的城市获颁“联合国人居奖”,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铁根发表获奖感言时这样说道。

2019年全国“两会”上,周铁根在《中国建设报》记者的镜头前谦逊而坚定地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只是第一步,徐州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毕竟一座城市的转型发展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与一些先进的、自然条件优越的城市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徐州会以联合国人居奖作为新的起点,在2019年,我们仍然会把人居环境改善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做好民生工作,让老百姓以生活在徐州而感到自豪。让徐州‘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名片更加靓丽,更加名副其实。”

           未标题-1.jpg

改善村容村貌 绘乡村振兴蓝图

“楚韵汉风、南秀北雄”。作为历史上的华夏九州之一,徐州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这座淮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经过近几年的转型发展,提质换档,由一个资源枯竭型的煤城实现了蝶变,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宜居城市,江苏新晋的“明星城市”。

“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徐州还处在工业化中期的初期,从发展阶段以及发展水平上看仍属于经济次发达地区,徐州这些年来在转型升级中的探索,特别是生态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做法对于全国很多地区而言是可复制、可推广的。”周铁根在采访中对《中国建设报》记者表示。

解决实事,回应关切。以改善苏北地区农村居民居住和生活条件为例,徐州在这方面成效显著。

周铁根告诉《中国建设报》记者:“徐州地处苏北,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非常明显的城市,除了在农村产业发展方面比较滞后,农民的居住条件也是一个很大的短板,主要表现在农村居民的住房条件较差、生态环境也不尽如人意、农村的一些不文明居住习惯也随处可见等方面。”

“江苏作为发达省份,改善农村居民居住条件、农村面貌对我们来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周铁根具体介绍道,“我们也学习借鉴了其他地区的经验和做法,以扶贫搬迁为切入点来改善农村居民的基础条件,主要以农村集中居住规划作为龙头,对农村集中居住、产业发展、城镇布局方面进行后续安排,通过土地整理来实施搬迁,通过集中居住引领乡村现代化及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同时我们也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了一部分工业集中区和一些标准厂房式的工厂,来促进产业发展,同时通过第一二三产业发展,使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使大部分农民不再以种田为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也加快了城镇化建设。”

“通过扶贫搬迁,不仅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也提升了农村文明程度,带动了乡村治理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及乡村文化建设,扶贫搬迁的推动和实施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一种新模样,受到广大老百姓的欢迎。”周铁根说。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农村环境整治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总结去年在扶贫、公共空间治理以及乡村环境治理方面的经验上,进一步扩大试点、示范面,在全市全面推开,在大力改善环境质量、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方面持续发力,力争有新的突破。”周铁根说。

                           2.jpg

                           周铁根接受《中国建设报》记者专访

算好“五笔账” 推进乡村公共空间治理

周铁根告诉《中国建设报》记者,他此次还带来了关于在全国推行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的建议。

在周铁根看来,在我国乡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绝大多数土地资源由农村家庭承包,少数的公共资源由于比较分散、难于管理和集中利用,逐渐被私人占用,造成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手中几乎不掌握任何资源,另一方面大量的公共资源被私人占用而难以发挥效益。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积极推进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尤为必要,具体要算好“五笔账”。其中,算好“经济账”,即道路两旁、河道两侧、村庄空闲地、小区公共用地等资源,被少数人侵占,大量公有资产流失,严重损害集体利益;算好“政治账”,即公共空间被侵占根源是公权力缺位,部分社区党组织没有覆盖到小区,同时,公共资源管理松散无序,严重影响了组织的公信力、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算好“文化账”,即占道经营、占地耕种等侵占公共空间行为,是少数群众文明素养和社会公德缺失的现实反映,公共空间治理不仅在物质层面,还要通过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延伸,增强群众公共责任意识,提升文明素质;算好“社会账”,即公序良俗失衡、公平正义不彰,县域治理中出现的一些不稳定因素,根源在于公共空间里公权力缺位、群众主体责任缺失;算好“生态账”,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乱搭乱建、垃圾乱扔、广告乱贴、车辆乱放、摊位乱摆、工地乱堆、绿地种菜等,直接影响生产生活环境,同时,河道护坡乱耕乱种,农药、化肥流失导致水体肥化,秸秆、垃圾随意焚烧导致大气污染,破坏生态系统。

周铁根告诉《中国建设报》记者:“公共资源不能为少数人垄断享用。对农村道路、湖泊、河道、滩地等乡村非私人空间的治理,可以带动农村环境的根本性改善,增加政府和乡村的公共资产,还可以增强农村居民的法制意识,进一步强化乡村治理,提升乡村文明程度。所以,乡村公共空间的治理是一项具有亲民性质的工作,它的效益是轮回性的。2018年,不仅在邳州,我们在徐州全市的农村进行了试点推广和全面推开,成效明显,老百姓的反响也很好。”

据了解,江苏省邳州市通过开展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共梳理出集体资源18万亩、房屋资产46.5万平方米,进入产权交易平台成交总额6.1亿元,村年均集体增收18.11万元;周边住宅平均增值30%~40%,商铺平均增值50%以上,带动了资产保值增值,提高了社会总资产。

此外,通过治理,邳州市的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整治道路4451公里、河道沟渠2267公里,改造老旧小区260个,拆除违建203万平方米;清理四旁地4.59万亩,整治内外三沟19.4万亩;增加补充耕地13866亩;统筹推进“263”专项行动,整治“散乱污”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综合利用秸秆等生物质,从根本上解决秸秆、垃圾焚烧等面源污染问题,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对于公共空间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周铁根提出,一方面国家相关部委总结各地推进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的经验做法,在全国部署开展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另一方面对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开展调查研究,研究制定推进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指导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对各地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给予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