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三方共赢”方能走出实习困境
2019-04-04 14:21:38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吴维煊

实习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将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加以强化,学校通过实习能更好地实施教育教学,企业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得到一定的人力资源,并在校企合作中为社会尽责。但长期以来,本应“三方共赢”的职校生实习却在“三方诉苦”中饱受诟病。

学生诉苦:实习企业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学不到东西,实习工资与工作时间不匹配;学校诉苦:难觅合适的企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不高,学校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企业诉苦:学生所学内容与企业技术标准脱节,不能独立顶岗,企业还要给他们发工资,增加了人工成本。

针对相关问题,教育部等5部门于2016年4月制定出台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规定发布至今已近3年时间,但落实情况并不理想。笔者认为,重拳整治实习乱象、加强法律法规监管只能治标,从法律层面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产教融合体系,通过实习让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才是治本之策。

国家应从法律层面为学校与企业之间高质量的合作提供制度保障,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学校+企业”,没有企业的参与,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国家应为校企合作立法,明确学校与企业的责任与义务,并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提供专项教育资金,对校企合作中成绩较为突出的企业减免税收,为企业中承担教学任务的技术骨干打通晋升通道,激发企业和企业人员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企业应从社会责任层面参与校企合作。实习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做好实习教学是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在实习过程中,企业是在招生,而不是招工,企业与学生不仅要签订劳动合同,还要签订教育合同。企业应为学生提供与其所学专业匹配的实习岗位,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目标。

学校应在校企合作中深化教学改革。为什么部分学生到企业后上不了岗,甚至成为企业的负担?原因之一是学校教授的内容与企业最新技术标准脱节。学校应站在技术发展前沿,对课程进行调整和与时俱进的改革,教授学生新技术、新理念。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有克服困难的吃苦精神。很多企业员工正常的工作状态就是高强度,职校生在实习时要有能够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与精神。无论学什么专业,走上工作岗位后都要从基础性工作做起。职校生不要忽视拧螺丝钉等看似简单而又枯燥的工作,把这些简单而又枯燥的工作做好,是培养自己职业精神的必经之路。

职校生实习路在何方?在国家法律主导下的长效机制中,在政府牵线搭桥的平台里。做好这些保障性的工作,实习才能回归教育本义,才能在“全透明”状态下运行,才能让学生、学校、企业由“三方诉苦”转为“三方共赢”。

作者工作单位: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