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垃圾分类如何“弯道超车”
全过程多级分类提高垃圾分类效率与效能
2019-04-12 11:43:07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陈海滨

垃圾分类的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四个环节中,投放属社会化分类范畴,后续三个环节属专业化分类范畴,两者具有不同的特性、要求与作用。坚持源头社会化分类不仅是实现垃圾分类工作愿景、提高垃圾“三化”的有效举措和初始环节,更是培育全民环境意识与道德修养的过程;强化节点专业化分类可促成全过程多级分类减量。两者有机结合将实现“弯道超车”——提升垃圾分类工作进度,提高效率与效能,达到“又好又快”的效果。

源头社会化分类是基础

源头社会化分类是指全社会围绕垃圾产生源的分类投放行为及过程,是垃圾分类工作的基础。源头指不同的排放源,按区域性质和垃圾特性,大体可划分为居民区、办公区、商业区、文教区、宾馆酒楼、公共清扫区、农贸市场和其他产生源。这是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与运行的首要环节,也是后续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的基础。

源头社会化分类一直是我国各地各级政府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重点,在人财物方面投入较大,进行过多种形式的有益实践,取得了长足进展,也取得了正反两方面经验。鉴于垃圾分类事务的主客体具有双重复杂性,其效果的最关键因素取决于投放者的基本观念、意识和习惯,故源头社会化分类仍是时间较长、循序渐进的过程,当前尚不能完全达到预期效果。

节点专业化分类是关键

节点专业化分类是指专业人员利用专业技能及设施设备在后续环节完成的垃圾二次分类行为及过程,主要包括三种方式:一是人工分拣分类;二是机械分选分类,进行筛选、风选等,并选择传统技术及经过改造提级的机械设备;三是压榨分质分类,即利用压力将垃圾分为含水率85%左右的湿垃圾(生物质部分)和含水率30%左右的干垃圾(工业废物为主)。

专业化分类是垃圾收运处理全链条的关键,其节点包括收集站(点)、转运站和分选中心。

收集站(点)的分散式节点分类是在垃圾分类投放和收集环节、通过收集(清运)工人或保洁员经手工分拣(及适度拆解)等方式就地实施垃圾二次分选的过程。其优点是就地就近进行,操作成本较低,不易引起交叉污染。缺点是受环境及场地限制,实际操作只能通过人工分选;完善的储存设施配备困难,对周边卫生与社区环境存在压力。

转运站的相对集中式节点分类是在此处开辟一定面积的场地、通过机械或人工等方式实施垃圾二次分拣的过程。其优点是不会对居民区造成明显影响,作业相对集中、方式多样、效率较高;对于分类收运后产能过剩及场地充裕的转运站,无征地难题且可节约土地资源。缺点是现存转运站若无充足场地,将面临征地等难题。

分选中心的集中式节点分类是指新建专用的二次分选场所、组织垃圾分类专业人员通过“机械+人工”的方式集中分选的过程。其优点是集中生产作业易于管理,规模大;分选方式有多种组合,专业化程度和效率高;可配备齐全的环保设施,二次污染可控。缺点是需集中征地建厂,成本较高。

基于环境考虑,节点专业化分类无论采用人工还是机械方式,“物料为经源头粗分类的干垃圾”是重要前提,而非混合垃圾或其他垃圾。

“源头”与“节点”可多重组合

源头社会化分类与节点专业化分类可形成多种组合模式:

一是源头分类(干垃圾)—收集站点二次分拣分类—分类处置;

二是源头分类(干垃圾)—收集站点二次分拣分类—转运站分类—分类处置;

三是源头分类(干垃圾)—收集站点二次分拣分类—分选中心再次分类—分类处置。

多数城市采用或部分采用第一种模式,少部分城市开始施行后两种。例如,海南省海口市正筹建处理能力为600吨/日干垃圾的集中分选中心,并计划最终建成二次分选能力为1200吨/日的集中分选系统。深圳市则在稳步推进源头社会化分类的同时,积极建设具有压榨分质分类功能的小型垃圾收集站,以改善垃圾收运过程环境条件以及后续处理的垃圾品质。

(作者系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