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精益建造才良模式“晋级”2.0应用版本
2019-04-16 14:03:54来源:中国建设报

住有所居,方可安身立命。这也正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关键所在。美丽中国,不仅要让人民住有所居,还要让他们住得安全,住得放心,住得舒适。因为“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才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基本目标。

然而,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商品房投诉7924件,房屋质量问题依然是四大主要投诉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墙体裂缝及楼板裂缝、屋面渗漏、墙体空鼓、墙皮脱落等。就当前我国国情而言,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住宅质量的保障和提升,无疑是事关全体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焦点之一。通过大力发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依靠标准引领,全面促进建筑业的转型升级,从而实现房地产业尤其是住宅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已成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的改革重任。

关于建筑业高质量发展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王蒙徽早在2017年12月23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就曾强调:要以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为着力点,加快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国际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提高中国工程标准水平,引领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建造方式变革,提升建筑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建筑产业提质增效。不仅如此,他在2018年12月24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以发展新型建造方式为重点,深入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而易见,“国际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建立,必须依靠“推动建造方式变革,提升建筑业科技创新能力”,方能“促进建筑产业提质增效”。

无论是标准体系的建立,还是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都必须依靠人去实现。诚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23日、24日在上海考察时讲话指出的:“‘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作为在较长时期内粗放式发展的建筑业的创新驱动,更需如此。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常州才良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才良便是这支创新队伍中的一员。

“为百姓建良心房、放心房”,这是讷言敏行的黄才良一生的追求。他在长达47年的从业经历中,始终如一地坚持在“工完场净”的作业习惯基础上精益求精,在追求住宅质量上锲而不舍,持续创新,最后选择九洲花园三期58号楼回迁安置房,实施精益实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数十年积存在脑海里的施工管理经验和创新工艺工法,拆分成3000多个工序层级的模块,反复校验。从最初完全凭良心做到的“零投诉”,成功实现了“六个零”(零距离沟通、零质量缺陷、零现场堆放、零安全事故、零交接窝工、零进度障碍)的精益管理预期目标,形成了包含一般住宅整体价值流图绘制、精益建造工序作业标准编制与应用、施工现场流水线组建等在内的多达24本的1.0版的《住宅工艺标准》。让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才具备的、信息化程度最高的、面向建筑产品全生命周期、持续减少和消除浪费、把完全满足客户需求作为终极目标的“精益建造”技术,在中国住宅项目上成功落地,在业界发挥出巨大的示范效应,由点及面地创新驱动着建筑业的转型升级。2017年10月26日,“精益建造”被正式列入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行动纲领”——《江苏建造2025行动纲要》,成为四种推广的先进建筑技术之首。

创新无止境。黄才良决定基于58号楼的实践经验,借助经过一系列汉化后WBS技术,将才良模式“1.0版本”标准参数逐级分解融合。经过数月的反复推演完善,最终形成了应用层级的“精益建造”才良模式“2.0版本”。业界专家表示,应用层级的“精益建造”才良模式“2.0版本”,不仅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提供了一种全新模式,对建筑业的转型升级产生了强大的示范效应,更是对如何又快又稳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质量发展道路”起到了试点先行的作用。原建设部总工程师、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原常务副会长姚兵,在调研“精益建造”才良模式时对此给出了这样的评价:精益建造是新时代建筑产业的新模式,贵在创新,重在项目,至少体现了四种精神:支柱精神——对支柱产业的研究非常必要;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多了,经济就发展了;工匠精神——行家里手,追求完美;“双创”精神——建筑企业要转型到精益建造上来,精益建造也体现了一种素质。

刘宏伟:中国建设报社政策研究中心负责人、“精益建造”才良模式课题负责人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