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母亲置房记
2019-03-28 00:00:00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秦延安

70年.png

雨滴答滴答地下,已经持续了三四天,还是没有停的意思。看着爷爷奶奶住的厦房,因为漏雨连觉都没法睡,父亲便让母亲把爷爷奶奶接我家来住。母亲问:“那我们睡哪儿?”“打地铺!”父亲闷声答道。

狭小的屋子让连锅炕和案台占去了3/4,惟一可以打地铺的地方就只剩下灶台前那块儿席大的地方了。白天,烟火尘埃,人来往去;晚上,铺一抱麦秸便是床,一条被子便是铺盖。这间屋子是爷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两周年时盖的,当时盖了两间房,父亲和小叔分别结婚后,一人分得一间。

10月的天气已经开始发凉,绵绵秋雨就像母亲的愁绪,浓得化不开。连阴雨不仅让地面泛潮,就连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看着儿子一家睡在地上,躺在炕上的爷爷奶奶心里也如针扎般难受……

这是发生在1973年秋天的事,它如一张照片,永远地定格在了母亲的心里。

自此,盖一座大房子,便成了母亲当时最大的心愿。但是,家里的日子就像当时的国家一样,连吃饱肚子都困难,哪里有余钱盖房子。“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艰苦奋斗”,母亲喊出了和国家一样的发展口号。

在当年,盖一座房子,那可是穷其一生的奋斗,所有物料都需要自备。为了能申请到宅基地,父亲选择了一座无人管的废弃池塘。一人多深、200多平方米的大坑,光填起来都非易事。每天生产队放工后,父亲和母亲就拉着架子车,披星戴月地去田里拉土填坑。就这样,拉了整整两年多,才将那个池塘填满。盖房子用的石头要去河里捡,每次洪水落后,父亲和母亲便去五里外的清河里捞石头。一车又一车,一次又一次,他们就像蚂蚁搬家似的,一点一滴地积攒着盖房子的石料。为了备足木材,父亲在宅基地的前后都栽上了一棵棵杨树、榆树,每年春天都给它们修剪枝杈,只希望它们快快长大,尽早能作盖房子用的檩椽。而垒墙的胡基,那可得一块块地打。冬天上冻,春天土质太干,夏天雨水多,只能在秋后,趁着土壤湿润、天气晴好的日子打胡基。挖土、填土、踩平、抡锤子、抬起、摆放、凉晒,整整一个秋天,父亲和母亲一共打了2000多块。看着那一块块电脑屏幕大的胡基摆得如山一样,母亲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还缺些木头,父亲便托人从外地买回。母亲盖房的计划很周密,就连给匠人吃的饭都是白米细面。

1981年7月,母亲的盖房计划终于启动了。刚开始,一切都很顺利,就在房子的墙体基本垒好时,却下起了暴雨。雨连续下了十多天,不仅淋倒了房子的山墙,还砸断了一些木头。物料一下子出现缺口,短期又无法筹到,这让原本雄心壮志盖房子的父母亲有些欲哭无泪。最后,没办法,他们只能将盖3间房子的计划调整成两间,且直到初冬时才盖完。因为前后花了4个月的时间,白米细面都吃光了,最后不得不用玉米面垫底,这让母亲的心里很过意不去。

虽然居住条件暂时得到了改善,但是随着弟弟妹妹的出生,一大家人挤在一起,居住空间仍有些局促。而那一间空置的宅基地,如一道伤疤,时刻都在提醒着母亲曾经的伤痛。最初,母亲的梦想就是将那一间房子续盖起来就行。可是,随着改革开放、经济搞活,乡村里的新房子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原先的土房子很快被一砖到顶的瓦房代替。瓦房还没时尚几年,很快又被平房代替。母亲也“水涨船高”地对父亲说:“那间房不续盖了,咱们直接盖平房。”

计划的调整,让父母亲重新规划着盖房的梦想。但因为我们弟妹三人一天天长大,家里的生活条件一直拮据。直到1992年,父母亲终于扒掉两间土房,盖起了3间平房。工程采用半包方式,一砖到顶,水泥浇筑。看着盖起来的新房子,母亲眉开眼笑。虽然他们花了1万多元,并借了外债,但房子的光鲜,让母亲心里很舒坦。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的强盛,人们的居住水平也日益提高。平房还没装修,就已经被村里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楼房“淹没”了。2000年,母亲又决定,在平房后边的场院里,盖两层小楼。工程全包出去,3间两层小楼一共花了10万多元,但母亲却觉得这钱花得值,因为“脸上有光”。

这下,家里的居住环境的的确确宽敞了,但母亲的心里却并不轻松。因为,刚参加工作的小弟,在城里还没有房子。母亲觉得,这居无定所的日子过得不踏实,便于2014年花了80万元,为小弟在城里买了一套三居室。看着电梯上楼、大半个城市尽收眼底的大房子,母亲笑着说:“能在城里住上这样宽敞明亮的房子,这在当年,想都不敢想啊。”

“一辈子置了4次房,从自备料到半包,再到全包,到最后只掏钱就能住进大房子,虽然一次比一次花的钱多,但是一次也比一次住得舒适。如果不是有这样的好国家、好时代,我们的居住条件也不会有这样的改善。”70多岁的母亲感慨万千。

70年2.jpg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