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我和我的祖国|从“食不果腹”到“食求健康”
2019-04-30 11:07:18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谢宗磊

衣食住行皆是人之必需,而岁月留给我的印记尤以食为重。

我的家乡在豫西南一个依山傍水的乡村,虽无江南水乡之秀美、天府之国之富饶,更无桃花园中的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但田可种稻、地可收麦,五谷杂粮皆可种植,吃饱饭应不算奢望!

然而,在上世纪50年代未、60年代初,我们村不足200人,却家家缺粮、户户断炊,尤其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村子周边的榆树皮、棉花叶等一切能充饥的东西都被乡亲们当成了食物。

我出生于1964年。小时候,还没到下课时间,小伙伴们就会觉得饥饿难熬,盼着早点儿放学回家。我的父亲是国家工作人员,每月有些许工资补贴家用;我母亲一人可以挣些工分,还能与我们姊妹三人一起分到4个人的口粮,每年每人大约可以分到七八十斤左右的小麦和二三十斤左右的杂粮,其余则只能以红薯、红薯干为食充饥。那时,我奶奶瘫痪在床,治病需要一些开销,乡邻亲戚之间的来往也是不可省却的,所以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而我的堂兄弟们因为家庭人口多,全靠挣工分吃饭,日子过得比我们家还艰难。

穷归穷,小时候也有3件高兴事:一是过冬至。小伙伴们都会早早到村边的竹竿园里偷偷伐根竹子,削个竹插,用来吃饺子,一年吃一次,很有仪式感。二是过春节。总算从年头盼到了年尾,一般人家终于可以吃一次肉了。不过大人、小孩的肚子都不“争气”,一吃肉就闹肚子。现在想来,可能还是因为那时常年吃不到肉导致肠胃消化不了吧。三是来客人。家里生活再贫苦,来客人也要改善一下生活,清水煮的红薯疙瘩改成稀米粥,稀米粥改成蒸米饭,黑窝窝头改成花卷或白馍,平时难得一吃的炒鸡蛋之类的美食,大凡会做给客人们吃。这时,小孩子们一般都能沾一沾客人的光,因为大人们担心孩子因为吃不到好吃的会哭闹,所以总会悄悄地往孩子们的碗里夹些菜并安慰一番后,把孩子们支到院子外面去吃。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饭吃的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但肉、禽、蛋、蔬菜等农副产品依然稀缺。

1981年,我们举家搬迁到了父亲工作的县城生活。当时,几毛钱可以买一编织袋的菠菜,我们还是买不起,常常把菜贩子丢弃的菜叶等捡回家食用。看到父母的艰辛、体味生活的不易,在我心中产生了去当兵的想法。于是,我背着父母悄悄地参加了征兵体检,并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

当年10月,我参军入伍。刚到部队时,我们的伙食标准是每天1.08元,餐餐主食有馒头或米饭、包子、饺子等,副食有土豆、白菜、萝卜等。偶尔改善伙食,还可以吃上鸡蛋、羊肉等,生活比在家要好得多,比全国很多地方的生活条件也好得多。正因为如此,与我同年入伍的一个战友,一顿晚餐一口气吃了12个拳头大小的猪肉白菜包子,结果酿成了胃切除的严重后果。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1984年7月,我首次回家探亲。家乡的生活条件已经有了明显改善,农村家家有余粮,城里户户不愁吃。我第一次在家里吃上母亲做的蒸面条等食物。这些可是我当兵前想都不敢想的。

后来,我自己有了小家,又有了儿子,虽然经济上不算宽裕,但岳母与我们生活在一起,每天都变着花样儿地调剂饮食,今天包饺子,明天蒸包子,时不时还要炖上一锅排骨,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如今,儿子已经结婚、工作,生活也无须我们操心,我和妻子已经有条件生活得更好,偶尔吃顿大餐也不是什么难事儿了。然而,现在对于吃,我们与绝大多数家庭一样,开始重视合理膳食、荦素搭配和营养均衡了,甘厚肥腻之物已经尽量少食或不食了。

从食不果腹到食之随欲,再到食求健康,我和我的家人与全国人民一样感同身受。我们经常感慨:我们有幸生活在了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生活最富裕、最体面的时期!

食之进步,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祖国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又岂能以食之变化而概之!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