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探寻基层社区治理新动能
2019-05-29 11:05:36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林松

在城镇化进程中,加强社区治理、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治国理政的重大课题,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的重大挑战。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提升组织能力,把基层党组织作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使基层社区治理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

转变思维 化解社区矛盾

城市发展经验形形色色,抓好基层党建的底色始终不变。社区治理千头万绪,抓住基层党建红线就能理出头绪;社区治理千难万难,抓住党建引领的“牛鼻子”就不难。

面对“正反两个金字塔”的社区治理困惑,必须克服要人、要钱、要编制的“等靠要”心理依赖,通过党建引领、借势发力,实现干部从善管向善治的角色转型。党建引领下的治理和服务,无疑是街道社区的主责主业。要从目标考核着手,为街道社区减负,削减招商引资、经济发展等考核权重,增加服务、富民、稳定、环境等民生指标权重,让街道社区干部心无旁骛抓“主业”,像绣花一样把群众工作的针眼扎实扎密。以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豫新街道为例,在区委、区政府支持下,豫新街道调整优化内设机构,从过去“向上对口”转为“向下对应”,设立了社会治理办、就业创业保障办、社区服务中心等亲民性工作机构。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让干部们逐渐认识到,善治型政府必须由“划桨”转向“掌舵”,善于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共建共治。坚持党建搭台、组织牵线,创新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机制,推动辖区内机关、学校、企业等参与社区共建,并注重从能人、善人、热心人中选举社区带头人,让“对手”越来越少、“帮手”越来越多。

面对复杂难解的社区治理新答卷,必须摒弃孰对孰错的“判断题”思维,善于在党建统揽的“多选题”中找到最优解。在人口集中、利益多元、“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城市社区,社区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涉大事小情往往具有“两难”甚至“多难”特点,出现“大多数”与“极少数”利益群体博弈的情况。例如,老百姓赞成和拥护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程,但具体改什么、怎么改,往往会有不同声音:有车一族强烈要求增加车位,无车居民呼吁不能毁绿;小区要绿化,但有人更要阳光;道路可以拓宽,但不能在自家阳台下面……决策众口难调极大地考验着干部的智慧和耐力。若简单推行“少数服从多数”,结果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出现“1%否决99%”的现象。理解与支持源于沟通参与,作为“小巷总理”,必须恪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赢得大多数只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少数人的合理关切同样需要尊重。社区治理在决策上绝不能简单一刀切,执行上也不能单纯短平快,必须善于统筹群体和个体利益,探索多渠道沟通、全方位参与、全过程监督的政民互动机制,找到民意的最大公约数,让治理过程充满民生温度,城市发展才更有质量。

面对难点痛点交织的社区治理困境,必须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误区,善于在系统化思维中实现“一把钥匙开多把锁”。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就要加强系统思维和法治思维,实现综合施策。各类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矛盾相互交织,这些都牵扯诸多部门精力、牵动社会各方神经,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城市管理若以严重影响公共交通为由,执意取缔“占道经营”,有的即使规划了便民疏导点,但因片面强调公益性而选址偏僻,导致小生意者因生存权利受损而抱怨政府不近人情,加剧对立情绪,甚至还被其他市民抱怨生活不便。再比如,近年来社区为居民的服务需求支出不断上升,却常常因“囊中羞涩”而陷入有心服务无力办事的窘境。以创新思维破解城市治理难题,必须强化解决问题的成本意识,绝不能按下葫芦起了瓢,以产生若干个新问题为代价去解决一个小问题;必须强化“心中有党、心中有民”理念,以系统化思维探寻问题之间的内在肌理,加强条条联手、条块联动,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多措并举 共创发展氛围

近年来,豫新街道坚持问题导向,以党社联建为统揽,不断强化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联系、服务、引领等功能,持续推进基层党建网与社会治理网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深化社区治理、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支部建在小区,推行“三位一体”。全面推行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业委会充分履职、物业公司优化服务的“三位一体”治理模式。小区设立党支部,公开选派机关干部、大学生村官、社工充实到支部一线。选举以党员为骨干的红色业委会,推行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强化属地党组织对小区物业管理的话语权,设立物业考核奖补资金,收取物业公司履约保证金。通过动态考核激励,将三股力量拧成一股绳。对小问题“键对键”快速回应,各小区建立以支部书记为群主的业主微信群,做到“支部接单—三位一体办单—晒图回单”,打造居民家门口的“问政平台”。对大问题“面对面”协商解决,每周在社区党组织主导下,把老旧小区改造、违章搭建、噪音扰民等较为突出的矛盾变为议题,邀请各方共同参与,做到社区治理大家谈。通过“三位一体”,画出“同心圆”,调动居民参与热情,街道网络问政量同比下降近四成,让党支部有了存在感,让业委会、物业公司有了新形象。

党旗飘到楼栋,激活“红色细胞”。各小区设立党员先锋岗、干部监督台和物业监督台,居住在街道辖区内的3000多名党员和干部做到形象上墙、单位公开,围绕带头维护小区管理、带头缴纳物业费、带头传播正能量,接受全体居民监督。将物业公司的履约合同、服务范围和收支情况全部公开,接受全体居民评议。推选以党员为主体的楼栋长(单元长),协助支部工作,化解邻里纠纷。大力宣传表彰邻里守望“好楼长”、社区治理“好党员”,组建一批善于为党分忧的“夕阳红”调解室、“和事佬”工作室和“余热堂”等志愿服务组织,将大量信访矛盾吸附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共建融入日常,唱响“双结双联”。依托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平台,54个小区与69家区直部门常态化开展组织结对、党群结亲、联手共建、联动服务等活动,每年排出小区的问题清单、居民的需求清单,主动对接机关单位的资源清单,形成共建项目清单。重点打造“四点半课堂”、居家养老、党员爱心基金等惠民项目,办成了一大批过去依靠社区力量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实事,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

岗位设到家门口,打造“创业客厅”。服务是最好的治理,富民惠民的资源就在身边。街道与城管等部门联手,围绕居民的消费资源,按照“政策激活市场、市场带动商贩”的思路,引入社会专业力量,成功盘活了闲置多年的便民疏导点,解决就业480人,日均接待消费4000人次,因势利导地归并了业态较差的地摊市场。由于精准切入了城市治理矛盾点,使得商贩有岗位、城市有面子、社区有票子,居民消费则有了更好的去处,系列难题变成了城市亮点。

聚焦党建富民,依托小区“两房”服务阵地,建设“创业客厅”。建成对外直达浙江义乌、对内连通各小区创业点的创业服务体系,由小区支部书记担当项目“经纪人”,带动低收入群体就业1800余人,人均月增收1500元,让生活在城市中“有床位、无岗位”的人们找到就业机会。深挖城市发展红利,创新社区集体资产公司化运作模式,相继建成美食街区、街景店车、家政服务、文化传媒等创业项目,推动社区发展由房东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型,推动社区干部由管理型向经营型转变。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