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才良模式:创新驱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2019-05-31 10:09:22来源:中国建设报

关于“精益建造”才良模式的思考

耿裕华

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南通四建名誉董事长

听取了“精益建造”才良模式的介绍,我很感动。江苏民营建筑企业可以下这么大决心来做如此大量的基础工作,令人钦佩。建筑施工要做成标准工艺很难,需要在前期研究中投入很多精力、考虑很多因素、耗费很多资源。而完成如此巨大的工作分解结构,更需要多年在施工第一线的“跌打滚爬”。经过与黄才良同志、多位专家的交流,结合30余年的施工企业管理经验,我谈一下对“精益建造”才良模式(以下简称才良模式)的思考。

一、才良模式符合精益建造的初心,是建筑业突破传统施工理念,进入智能建造的基础

建筑施工面广、量大,工序繁多,表面看粗大笨重,实则精细臻微。直接实施精细作业,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长期的磨合和反复试验。无论是成本控制,还是施工工艺,都难以满足精细作业的要求。传统建筑施工以施工面划分施工单元,运用人、材、机、资金等因素组织施工,实质上只是简化的精细作业。

才良模式打破了传统施工理念,以工作包作为施工工序划分的最小单元,划分了住宅施工的全部工序流程,遵循了现代制造业流水生产对精细作业的要求。每个工作包不仅标准要求明确,交底清楚,易于掌握,而且前后流程衔接有序,达到了精细作业对工序分割和流水转换的基本要求。通过不间断的工作流能够消除浪费;通过最小控制单元的标准操作,实施精品构件的过程监控;通过各专业工作包的协同交付,整天价值达到最大化。因此,才良模式符合精益建造的初心,即致力于实现建造全过程的浪费最小化、产品质量精品化、用户价值最大化。

二、工作包不仅是有人作业的最小单元,还是机器作业的最小单元

根据才良模式对施工工序的划分原则,确保每道施工工序,施工技术人员都有据可依,实则固化了技术工人在相应工序的操作和施工行为。随着劳动力的减少,未来施工现场将是机器人的世界。机器人模仿施工,实质上就是需要将人类的施工工艺流程化、程式化后转变为机器行为。才良模式每一个工作包的分解及其操作与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化无疑给我们未来固化机器行为、编制机器施工流程提供了参考。

三、通过工作包提高了整个施工现场的组织和管理,充分挖掘现场资源调配能力

实际施工中,需要将工作面和所有操作人员进行合理匹配。每一种材料的供应和使用、不同工种交叉、施工设备的高效利用等方面,都要形成合理流水。而工作包的出现,为我们解开如此繁缛的过程提供了参考。如混凝土浇筑,虽然短短五个字,包括了钢筋绑扎、支模、浇筑、振捣、养护、拆模等多道工序的多个流程。根据设计和业主要求,采用的模板体系也多种多样,不同模板体系的支模技术要求也不尽相同。每个工作包相当于解读每个技术细节,根据施工方案对多个工作包进行组合,就可形成施工流水,描述某一个结构件施工,需要哪些材料、采用何种模板体系、相应支模的流程和要求、混凝土振捣的技术要点、养护的方法和定期监测的要求、拆模的技术要求以及整个流程的耗时、人工等等。施工人员通过工作包就可以了解整个施工的流程和技术要点。才良模式通过工作包数据与执行计划的有效结合,有针对性地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管理,对当前施工企业的资源调配管理起到非常大的指导作用。

四、通过工作包可以评估差别化的施工效率,实现效率与绩效的统一

才良模式的工作包充分体现了才良集团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是工人绩效计算包。这个绩效计算包就是衡量工人绩效的参考。工人根据绩效去做,这是考核的基础,也是驱使工人主动参与管理的基础。对于其他建筑业企业,也可以参照自己的企业文化、工作效率与操作水平实施。

五、几点建议

一般施工,根据拥有的人、机、料、资金等因素制定项目施工方案。从产品角度完成施工,则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人、材、机、资金的配置,从需求的角度去制定施工方案。趋于目标和趋于计划是两个反方向。趋于计划,有目标,但不一定根据目标来排计划,根据自身拥有的资源,可能提前,也可能延迟。但趋于目标,则必须根据目标要求,确保每个时间节点必须按时完成。这样项目绩效考核更为科学、合理,工程包也更具有普适性。才良模式今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不断完善其工作包,将工作包中的时间、材料、人工、机械等,提取出来,与进度链接,形成整套体系。

(一)需在装饰、智能化方面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现有才良模式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住宅类,而现代建筑施工由主体、设备、装饰、智能化四大块组成。如模板工程按照类型分为木模板、钢模板、钢木组合模板、铝合金模板、塑料模板、大模板、爬模等。模板支撑系统又有扣件式钢管支撑、门式钢管支撑、工具式钢管支撑等系统,其施工工艺均有所不同,对工作包的全面性要求较高。目前住宅施工对装饰和智能化的要求相对较弱,但未来家庭对个性化的装饰和智能化设备的需求日渐提高。单凭现有住宅类的装饰、智能化经验撰写未来住宅施工的相关标准还不够全面,才良模式还需花精力补充相应的工作包。

(二)搭建开放性平台,让每个企业体验才良模式、丰富才良模式

工程千差万别,项目类型、业主喜好、自然人文条件、工人素质等等,差异化的环境使得相应的施工要求也有所不同。如果“才良模式”能够提供开放性的平台,让优秀建筑企业参与体验,在各自的特色工程案例中遵循才良模式,编制工作包。每个企业变成一个大的工艺应用包,根据需要应用模块,可使用其工作包的成熟经验指导施工。每个企业在应用过程中,可优化工作包,把各个企业在某一方面的特色在工作包里予以体现,“才良模式”的应用场景和功能则会更为全面。

(三)通过数据传递、共享工作包,为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提供各阶段的数据关联

根据精益建造理论,我们可在装配式构件生产环节预埋电子芯片或二维码这个工作包,电子信息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设备采集,实现设计、施工和运维的数据关联,形成整个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据流传递、共享,进而使绿色建造和装配式建造充分结合;才良模式可以和多方合作,共同开发,形成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管理模式,形成中国式的精益建造。

(四)在工作包中深度融合BIM技术内容

机电安装工程中,精准计算阀门、管接头等构件的数量很难。现阶段通过BIM机电管线综合深化,完全可以厘清所有构件的数量,但难以指导现场标准化施工,现场施工员尽管可以携带IPAD随时查看模型,却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指导施工。某种程度上,当施工经验出现盲区或现场判断出现错误时,仍然会造成停工、返工和材料浪费。才良模式的工作包能够提供建造全过程的数据,体现了BIM的本质,如果进一步融合施工BIM深化模型,相信现场技术工人不仅能够看懂模型,利用工作包评估现阶段的工作效果,还能够通过工作包分析下阶段的目标、工序和材料使用。这样,现场技术人员就可以直接、精准地制订阶段性施工方案并实现过程控制,从而消除浪费,提高劳动效率。未来,如果才良模式扩大应用至钢结构、装配式结构甚至大型综合性公共建筑时,工作包与BIM深化模型的融合,一样具有应用价值。

总之,我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借鉴才良模式,把精益建造理念全方位展现出来,并通过持之以恒的现场实践予以丰富。只有做起来、做得多,才会走得远。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