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绿色建造与高质量发展
2019-06-21 15:37:53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王铁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

中国建造已然被广泛认同,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百姓。

中国建造从本质上就是中国建设(既包括城市房屋、市政基础设施,也包括各类基础设施)。

建造即建设,有基本建设、建筑产业、建筑业不同的提法,现在看来,能被行业内外均广泛接受的就是中国建造。

从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来分析,它是指全领域(即广义基本建设)、全过程(即包括设计、施工等)、全产业链(即包括基本建设所涉及到的所有相关产业链条方面)的全面转型升级,即“三全”。

所谓绿色建造,实质就是建筑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问题,无论是建造出来的房屋或基础设施,还是整个建造过程,都要在全面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既然绿色建造就是建筑产业全面转型升级问题,那么就要系统地回答怎样改革、怎样转型、怎样跨越这三个基本问题。

关于转型升级问题

以绿色发展为主线,全面深入地推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被动式建筑发展等,以及推广绿色施工、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等实践。

绿色发展的核心在于低碳,低碳经济揭示了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质,需要我们正确把握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方向,同时要有引领世界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方向的自信。

关于装配式建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认真回答两个深刻问题,即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装配式建筑和如何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问题。我国现有的传统技术虽然对城乡建设快速发展贡献很大,但弊端亦十分突出:一是粗放式,钢材、水泥浪费严重;二是用水量过大;三是工地脏、乱、差,往往是城市可吸入颗粒物的重要污染源;四是质量通病严重,开裂渗漏问题突出;五是劳动力成本飙升,招工难管理难质量控制难(这一条恰恰是最本质的)。这表明传统技术已非改不可了。经过近10年的艰苦努力,我国装配式建筑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很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归纳起来大致有3种模式:一是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建筑(PC),适合于量大面广的多层、小高层办公、住宅建筑。二是钢结构预制装配式建筑,适合于高层超高层办公、宾馆建筑,部分应用到住宅建筑。三是全钢结构预制装配式建筑,适合于高层超高层办公、宾馆、公寓建筑,完全替代传统技术,更加节能、节钢、节混凝土、节水,部品化率可达80~90%。以上我们分析了3种装配式模式,就是要说明,此装配式非彼装配式,对此要有全面辩证思维。城市人民政府应如何将政策落地,上海市引领了发展方向,上海市政府规定2016年起外环线以内新建民用建筑应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外环线以外不少于50%,并逐年增加。概括上海市政府的主要作用就是倒逼机制+鼓励和示范。上海市之所以引领全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其成功经验就是真明白、真想干、真会干。根本原因是,市委市政府决策领导有把发展装配式建筑这件大事做好的坚定意志。敦煌文博会主场馆成为工厂装配式发展的经典范例,中建总公司仅用8个月的时间就又好又省又快的建成了,实现结构、机电设备、装饰装修全装配化,装配化率达到91.92%,创造了新的“敦煌奇迹”。作为建筑业企业需要回答好四个问题:一是要不要发展装配式建筑,二是发展什么样的装配式建筑,三是以哪个城市为重点发展装配式建筑,四是怎样更好地发展装配式建筑。装配式进一步的发展还应关注三个结合,即装配式+BIM,装配式+EPC,装配式+超低能耗被动式,下一步要关注装配式+智慧建造。

关于科技跨越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设数字中国。要建设数字中国,就要建设数字城市,基础在于建设数字建筑,建设本身应当实现数字建筑业(包括项目、企业、行业管理)。宏观是数字中国,中观是数字城市(或智慧城市),微观则是数字建筑(或智能建筑、智慧建筑)和数字建筑业(或智能建造、智慧建造)。

行业里已经有了一些新的动态,如中国尊项目,业主仅仅投资了1000万元的BIM经费,只占中国尊总投资额的约万分之四,就发现了11000多个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所节省的投资和创造的价值超过2亿元,缩短工期超过6个月。周大福项目,在设计院的配合下,施工方与设计方共同从设计阶段开始建模,这样BIM就从设计到施工、运维全部打通,创造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和全产业链的应用价值。北京亚投行项目,在主体结构施工中率先引入无人建造、智能建造的概念。已有行业专家拟将北斗卫星定位技术与项目施工过程相结合,实现毫米级定位,以此实现数字孪生。有些城市已经开展关于智慧城市管理的试点示范研究,我们认为其核心还在于基于BIM的数字建筑或数字建造技术集成应用的实践。另外,集中采购与大数据平台的融合将会彻底改变建筑业企业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模式。

推广应用BIM技术中,突出的问题是我们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IM基础平台,目前市场上规模较大、应用比较成熟的BIM基础平台,都掌握在国外软件商手中。这会引发三方面严重问题,必须要从国家战略的层面加以解决,一是对国家信息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二是无法实现BIM技术应用价值的最大化,三是制约我国建筑业企业及建筑软件商创新引领能力的提高。中国建筑业协会组织协调4位院士会同中建、建研院等单位专家,给中央领导同志呈报关于启动中国智能建造2035的建议,中央领导同志为此作出重要批示。广联达负有特殊使命,它是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BIM软件、BIM平台、三维图形平台、三维图形引擎的科技型企业,要学习华为,加快解决“卡脖子”问题、安全问题、设计-施工-运维BIM应用贯通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国际竞争新优势也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

综上,我认为绿色建造与高质量发展应当是建筑产业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科技跨越的主脉。

(作者为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住房城乡建设部原总工程师、办公厅主任兼新闻发言人,曾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