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关于规划建设泸东新城助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2019-07-08 16:26:14

■ 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杨林兴

成渝城市群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最好、实力最强的区域,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突破口。泸州是国家《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唯一的“双两百”大城市,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2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00平方公里,也是川渝滇黔接合部区域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南部中心城市,在成渝城市群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泸州规划建设泸东新城,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加快建设以人为中心、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理布局、主题突出、故事精彩、景色宜人的特色新城,有利于改变传统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打造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探索新时代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子;有利于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营造生态优先新优势;有利于加快次级城市发育、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破解“中部塌陷”瓶颈,推动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拓展全国经济增长新空间。

泸州.jpg

图片来源:泸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突出高点定位 鲜明发展导向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坚持用“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谋划新城建设,助推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为中西部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路径。

以“助力成渝城市群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为目标,建设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泸州作为川渝滇黔接合部区域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南部中心城市,抢抓渝昆高速铁路建设契机,在永川与泸州主城区之间规划建设泸东新城,将密切四川特别是川南经济区与重庆的空间联系,进一步强化与重庆的协作配套,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转移承接、生态环保协作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高质量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促进“成都-重庆”相向发展,为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供先行先试的示范样板。

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遵循,建设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鲜明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泸州是长江出川的最后一道关口,是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依托江河湖泊丰富多样的生态要素,规划建设泸东新城,将进一步疏解沿江城市功能,优化沿江城镇空间和产业布局,推动城市发展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有机结合,加快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综合彰显生态价值,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为成渝城市群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贡献力量。

以“一尊重五统筹”为指引,建设新时代“公园城市”的试验区。深刻把握人与城市、城市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关系,将公园城市理念贯穿泸东新城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打破行政边界阻隔,将泸州市泸县、合江县部分人口密集度较高、资源禀赋较好的地区统筹纳入泸东新城范围,推动产城在更大空间上融合,努力推动城市建设向以人为本、五位一体、品质提升和结构优化转型,打造“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

突出生态立城 筑牢绿色基底

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资源更好转化为生态资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构建“三生共融”的空间格局。坚持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宜居宜业,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加快形成“都市区+城镇组群+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城乡空间布局,努力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坚持顺应自然、随形就势,按组团式布局理念,以云锦组团为起步区,以太伏组团、百和组团、参宝组团为辅助区,统筹组团发展和景观建设,组团外构建生态湿地网络,组团内串联景观水体,建成内外相连、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之城。

筑牢“园城交融”的生态本底。借势自然山水禀赋,依托长江、大鹿溪河、龙溪河、玉龙湖、三星桥湖、艾大桥湖、云锦山、高洞温泉等“一江两河三湖多点”,着力打造“三大生态廊道”、“三大自然湿地”,形成蓝绿交织、疏密有度的生态体系。依托百年桂圆林、荔枝林等丰富森林资源,大力打造特色专类公园,形成“郊野生态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相结合的多层级、开放型、可达性、亲民性公园体系,实现“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以大尺度生态廊道作为有机分割,以城市绿道串连城市公园、生态湿地、小游园、微绿地,形成生态绿网,塑造城在绿中、道在林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城市形态,着力实现“城市就是公园,公园就是城市”。

建设“山水相依”的大美乡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变景观、农村变景区、农居变景点,努力探索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路径。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推进城乡山体、水体、棕地、绿地生态修复,推动生态重塑、景观重建、功能重构。坚持全域景区化、景观化,保持自然风光、田园风貌,着力描绘“开窗见田、推门见绿”的田园画卷,加快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川南美丽乡村。

突出以人为本 做优城市功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城市美学上突出“师法自然”、功能配置上体现“精明成长”、场景营造上彰显“价值多元”,着力增强城市承载力、吸引力和集聚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塑造多彩辉映的城市风貌。充分考虑城市天际线,统筹城市建筑簇群与山水脉络的呼应关系,让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塑造轮廓舒展、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水山城共融的城市空间形态。充分考虑建筑风貌,坚持中西合璧、以中为主、古今交融,强化单体建筑设计,精心布局体现“中国味”、融汇“时代风”、展现“国际范”的川渝特色建筑群落。充分考虑城市色彩,认真研究清新靓丽、和谐宜人的色彩体系,以林相、色相、季相有机结合串联城市组团,实现“四季有花、常年见绿”,构建多彩和谐统一的城市生态界面,让城市更有颜值。

构建复合多元的城市功能。凸显“公共、共享”的城市特征,根据人群活动半径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公共资源,加强与成都、重庆深度合作,引入优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统筹推进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组团之间快速通道和组团内慢行系统,构建便捷、安全、绿色、智能交通体系。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加快实现5G网络全覆盖,筑牢绿色智慧城市基础。依托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加快建设开放共享平台,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共同走好“一带一路”,着力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

营造舒适便捷的生活场景。结合区域主导产业特点、主要资源分布和主力人群需求,高标准建设区域教育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区域研发创新中心,探索打造国际社区。紧扣历史传承和文脉延续,将长江文化、酒文化、龙文化与城市建设有机融合,加强古镇、古村落、古建筑保护利用,高水平布局一批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大剧院,推动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融合。高质量建设“城市-组团-社区”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合理布置一批特色文化街区、高端生活性服务业、智能化生活场景,有机植入现代、时尚、创意元素,打造“15分钟服务圈”,让市民在公园中享受宜居、在服务中品味生活。

突出绿色发展 做强城市实力

坚持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立足与成都、重庆分工协作,强化产业选型,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城市能级。

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坚持农商文体旅融合发展的生态价值导向,推动生态与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强化与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打造优质水产、水稻育种基地,积极发展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抢抓城市消费升级契机,做优做精优质水稻、特色蔬菜、精品水果等特色高效农业,打造成渝城市群“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以“生态+”引领全域旅游建设,建设沿江景观长廊、温泉康养基地、文化创意中心等精美旅游带,串连重庆旅游精品线路,打造润肺、修身、养心的大美旅游目的地。

大力发展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深度对接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紧盯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发展前沿,主动参与国际国内高端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分工。大力发展设计、咨询、会展、电子商务等高端服务业,加快建设以服务型经济为主体的总部集聚发展基地,打造“城市会客厅”。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精准医疗、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打造5G和移动互联网、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和基因检测、3D打印等应用场景。吸引各类金融机构设立分行、结算中心、资产管理中心等区域性、功能性总部,推动国际交流、经贸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跨越。

着力构建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创新产业园区建设,坚持“一园一主业,园园有特色”,合理配置公共服务功能,着力将各园区打造成以人为本、主导产业十分鲜明的产业新城。强化企业协作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实体经济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重塑,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强化科技平台创新,加强与成都、重庆知名教育科研机构合作,做强原始创新能力和创新要素集聚功能,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创新,积极构建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着力打造成渝城市群创新高地。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