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打造生态环境长廊 建设山水宜居城市
2019-08-19 10:15:50来源:中国建设报

吉林市市长 刘 非

吉林市是中国惟一省、市同名的城市,其中城区人口200万。近年来,吉林市立足“旅游文化名城、新型产业基地、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和“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市文化传承,积极开展城市双修,中心城区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县域发展各具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松花江水系贯穿吉林省、黑龙江省,是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生态景观发展的基础,形成了独特的历史走廊、民族走廊、产业走廊、生态走廊。松花江在吉林市呈反S形穿城而过,造就了沿江带状发展的城市形态,松花江沿岸也是吉林市“北部整合、中部优化、南部彰显”空间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此,吉林市政府规划实施了松花江百里生态长廊项目,集河道防洪、堤路延展、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于一体,计划总投资140亿元,通过项目建设改善松花江沿岸整体生态环境,提升沿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坚持高起点规划,打造城市生态脊梁

依据松花江在城区走势,结合两岸地形地貌特征,规划实施了“五岸一廊”,凸显分区特色,充分展示城市底蕴和全新的城市品质。

一是打造栖居水岸。通过滨江生态岸线的改造、地形的重塑、植被的营建,使其成为生物的生态栖息地和迁徙廊道。

二是打造活力水岸。组织开展丰富的节日活动及体育赛事,将滨江两岸打造成为激活城市表情的阳光活力客厅。

三是打造慢行水岸。沿江建设慢行系统40公里,让市民在运动健康的同时,感受松花江的诗情美景和回归自然的惬意。

四是打造智慧水岸。在滨江景观中,将智慧融入景观体验,建设音乐喷泉、亲水平台等设施,实现景观的交互变化。

五是打造雾凇长廊。科学合理设置观赏区,让市民及游客充分观赏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的吉林雾凇,感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场景。

坚持高品质建设,彰显城市诗意山水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划,通过“各区筹一块、市里投一块、向上争一块”,强化资金保障,分步推进实施。

梯次推进,建设三级慢行系统。一级系统是堤顶的市政道路,对松江路、滨江路进行路面改造提升,完善两侧彩色沥青自行车道17.7公里。二级系统是打通和提升既有的江堤二层马道,实现了中心城区沿江两岸慢行系统的全覆盖。三级系统是滩地内的亲水人行步道,建成木栈道25.8公里,相继建成7个亲水平台和3个亲水长廊。

树立人与自然共生理念,打造沿江清水绿带。吉林市对松花江两岸堤下的滩涂进行绿化美化景观改造,形成了约30公里绿化景观带,总面积244万平方米,建成17个游园、广场,总面积5.3万平方米。经过持续改造提升,如今的清水绿带融山水、绿化、亮化、游人为一体,静谧和谐,疏朗流畅,已经成为吉林市的优质品牌工程。

树立大局意识,高站位实施生态环保攻坚战役效果明显。累计对全市130余个污水吐口全部进行截流改造,每日减少排污12.5万吨。排水吐口截流工作极大改善了松花江吉林市城区段的水质情况,保证了下游省市饮水安全。

坚持高水平共享,提升城市人文品质

松花江百里生态长廊的建设实施,不仅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以绿为主、以江为特色和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城市发展理念,同时促进松花江沿岸整体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景观和品质不断提升,达到了天蓝、水清、地绿、人和的景观效果,为市民营造了又一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景色怡人、亲近自然的休闲空间。

在推进松花江百里生态长廊建设的同时,对吉林市老工业基地形成的旧城区及棚户区实施全面改造和整治,积极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沟通对接,争取到160亿元棚改融资贷款支持,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15万套(户),约50万低收入住房困难人口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吉林市充分发挥了山水禀赋生态优势,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突出以山为脊、以水为魂、以文为脉特色,继续推进松花江百里生态长廊项目建设,使其成为国内有吸引力的景观名片。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