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依托生态优势凸显山地特色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黔东美镇
2019-09-06 09:56:30来源:中国建设报

铜仁市市长 陈少荣

铜仁市紧扣贵州省委关于铜仁“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发展定位,按照“旅游景观型、绿色产业型、商贸集散型、工矿园区型、交通枢纽型、移民安置型”的发展布局和“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发展思路,大力建设特色山城。近年来,铜仁示范小城镇由2013年10个增加到2019年44个,实现城镇扩容158.13平方公里,新增城镇人口11.45万人,15个小城镇入选全国重点镇,铜仁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

注重顶层设计

科学谋篇布局

2014年,铜仁市成立乡镇规划管理委员会并实体化运行,各乡镇规划委员会按照一张图纸描绘、一把尺子测量、一个思路推进、一套方案考核,建立了市级统筹、县级主抓、乡镇落实的工作机制,创新高校订单培养村镇建设管理人员,保障小城镇项目规划建设质量。坚持以规划引领小城镇建设,一体化编制村镇建设总体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先后编制了《铜仁“十三五”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黔东城镇组群发展规划》、《乌江经济走廊城镇群发展规划》等一批全局性、指导性规划,实现全市村镇建设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五规融合”,真正做到“一张图纸管全盘”。先后制定出台了《铜仁市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方案》、《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决定》等系列政策文件,对全市示范小城镇建设工作进行了周密谋划,明确了示范小城镇建设方向、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有效确保全市小城镇建设一体推进。先后建成了黔东工业经济带城镇群、乌江流域特色产业小城镇群、梵净山环线旅游小城镇带等小城镇组群,小城镇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注重城市品位

推动特色发展

铜仁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文化多彩、民族聚居,有条件做出精致特色的小城镇。一是推动景城融合。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依山傍水、随山就势,让小城镇与自然风光相得益彰。比如,江口县充分依托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景区梵净山,重点打造了云舍、寨沙侗寨等一批风景名胜小镇。二是推动文化融合。铜仁历史悠久、民族多元、文化多彩,生态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在铜仁交融浸润、交相辉映。在小城镇建设上,充分挖掘人文、历史和民族特色,融入村镇规划、建筑设计和景观打造中,形成独一无二的建筑符号和产业文化,留住历史记忆、保护历史文脉、彰显民族特色,塑造小城镇个性魅力。

注重基础设施

完善城镇功能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建设什么”的思路,围绕“六通八有”和“六个中心”,主动谋划实施项目,不断提升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切实把小城镇落后的基础设施完善起来,把久缺的服务功能健全起来,把薄弱的承载能力强化起来,为生产要素流动、产业和人口聚集创造条件。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记其功”的原则,深入实施“8+X”项目建设,整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行动计划项目、扶贫开发、农村危房改造、退耕还林还草、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整治、财政“一事一议”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项目和资金,统筹用于示范镇建设,保障小城镇建设的项目和资金来源。近年来,我市累计实施28类“8+X”项目1248个,完成投资391.9亿元,建成城镇道路达342.24公里。

注重产城互动

壮大经济实力

始终坚持因地制宜,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宜商则商”的原则,注重强化产业支撑,让小城镇美且富,群众不仅生活舒适还能致富。紧紧依托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着力打造“梵净山珍·健康养生”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推进农工一体、农旅一体化融合发展。如万山区万山镇充分利用矿山遗址,建设朱砂古镇,大力发展旅游业,实现了资源枯竭型城镇成功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全市示范小城镇财政总收入达到70.4亿元,新增市场主体4202家,企业实交税金29.26亿元;累计引进招商引资项目402个,到位资金291.68亿元。

注重环境提升

打造生态美镇

生态是铜仁最好的优势、最大的潜力、最亮的底色。铜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守住山青、天蓝、水清、地洁底线,按照“集约、绿色、低碳”要求,大力实施“六绿(绿道、绿水、绿城、绿园、绿景、绿村)”工程,增加城市绿地和公共空间。截至2018年年底,建成城市公园12个、市民休闲空间87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8.16%,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1.62平方米。

全面推进生活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机制,创新实施“垃圾兑换超市”治理模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由2016年的75.97%提升到2018年的81.43%;其中,江口县太平镇快场村“垃圾兑换超市”入选2019年“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及展览”贵州馆展示内容。

注重精细管理

提升管理水平

在抓好小城镇建设的同时,充分抓好小城镇管理。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城乡体制改革,探索实行市直管镇、权力下放、计划单列、干部高配等改革,建立“1+N”联动发展模式,推进小部制改革,推动城乡、村镇联动发展。以“五城联创”为抓手,实施小城镇“网格化”管理,加强环境保护、市容市貌、卫生秩序管理,管理精准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