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城市笔记(三)邯郸:“你提我改共商”助力历史文化名城更宜居
2019-11-03 12:05:37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作者:高洋洋

timg1.jpg

提起位于河北省南端、太行山东麓的历史文化名城邯郸,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成语“邯郸学步”,其实还有很多家喻户晓的成语和典故,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黄粱美梦”“毛遂自荐”等,都与邯郸有关,这座城市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

资料显示,截至目前,邯郸已有3100年的建城史,且从未更名,足见其历史文化之悠久。不过,与灿烂的历史文化不相协调的是,近年来邯郸多了一个不太“光彩”的称号——“十大污染城市”。为尽快改变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今年2月出台的《邯郸市中心城区宜居城市建设规划》提出,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摘掉“十大污染城市”的帽子,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初步建设成为生活舒适、环境优美、功能完善、人民群众具有幸福感的宜居城市,成为国家和省宜居城市建设的先进城市和示范城市。

宜居城市建设不止是政府部门的事,离不开社会各界及老百姓的共同参与。“建设健康、宜居、美丽家园,事关我们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我们要主动维护城镇容貌、环境卫生和城乡秩序……”上述3年行动计划出台不久,生活在邯郸城里的市民便收到这样一份关于共建、共享健康宜居家园的倡议书,号召市民们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身边的人,共同营造人人参与宜居城市建设、人人监督的良好氛围。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如今漫步在邯郸市区街头,中心城区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丛台区推出的“鲜花扮城”活动,已经让栽满了薔薇等攀沿植物的透视围栏遍布辖区内老旧小区、学校、机关、主城区内主次干道及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立体绿化,在提升居民生活环境的舒适度上立竿见影,干净、整洁、美丽不说,还能让市民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绿色。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临街“破墙建店”私搭乱建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城市规划,侵蚀了公共资源,损害了城区形象和生态环境。为彻底根治此类城市顽疾,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从今年3月开始,丛台区结合“双违”和城市广告牌匾整治工作,举全区之力,开展了一系列攻坚整治行动,为广大居民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创造了条件。

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与丛台区相邻的邯山区则采取了拆除违章建筑等措施,城市环境、面貌也得到明显改善。按照“全域拆违、分区作战、集中攻坚、分步推进”的工作思路,邯山区通过坚持全员发动,仅用了7天便清零了东环路南延两侧5万平方米违建。

令人意外的是,在上述拆违完成后,社区的居民们纷纷顺势清理了积存垃圾以及房屋外立面有碍观瞻的搭建物,很快改变了老旧小区垃圾满地、异味扑鼻、广告满墙和环境杂乱等状况。“我们怎么也想不到,以前这些垃圾成堆的地方,还能变成现在这样的花园和健身广场。”在小区健身的张大妈这样说。

除了绿化与拆除违章建筑,老旧小区改造更是与百姓的生活紧密相关。2018年底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指出,要抓好包括老旧小区改造在内的7件民生实事,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据此,邯郸在宜居城市建设规划中明确,制定老旧小区修补改造规划,修补城市功能,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社区景观环境,重点推动“美丽街区”建设。

为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一直倡导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针对市民们提出的各种意见,当地政府部门一直都非常重视,老旧小区改造现如今已由当初的“我改你看观望”变成了“你提我改共商”。近段时间以来正在推进的丛台区中华街道第一批老旧小区改造,小花池、慢跑道、知识风景墙等新的景观、设施,让人眼前一亮。“小区改造前私自圈地种菜养殖、车辆占道停放、垃圾随意倾倒等现象时有发生,改造后的环境与之前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市民张先生表示。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