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小事情”蕴含“大进步”——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南京经验”
2019-11-25 14:27:21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龚后雨

10月31日下午,在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莫愁湖街道江东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召开了江东门社区电梯增设议事会。来自天顺苑小区、康怡花园等20多位住户代表、物业服务企业代表、业委会代表、电梯厂家代表、社区干部等齐聚一堂,会议室里坐得满满当当。大家就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十分热烈。

“这样的议事会,我们已经召开了无数次,今天的会议最和谐,大家笑容最多、意见最统一,居民们已经享受到加装电梯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了。”江东门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来荒告诉记者。

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老旧小区数量多、分布广。随着我国老龄化不断加剧,养老和适老化改造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加装电梯逐渐成为解决老年人出行问题的现实需要。南京市在全国较早探索加装电梯工作。2013年,南京市推出加装电梯暂行办法,但由于条件苛刻等原因,3年间仅加装了3部。对此有人感叹:“装一部电梯比建一栋房子都难。”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不仅群众呼声高,而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多。为破解这个难题,南京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2016年11月,出台了新版《南京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经过3年多的不懈努力,南京市完成了从制定整套政策、试点归纳经验到破解各种难题、全面推进加装等一系列工作,向全市人民交出了满意答卷。

“人心都是肉长的”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统一楼上楼下居民之间的意见是第一道难关。虽然一楼、二楼居民没有乘坐电梯的需求,但是施工过程对他们的生活难免会带来影响。如何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是关键。

《实施办法》按照国家、省条例的规定,充分挖掘法律法规的要义,明确“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即可加装电梯,切实降低了业主统一意见的难度。市、区、街、社区设立各级加装电梯推进小组,反复细致做群众工作,搭建居民议事平台,以民主促民生,有效处理群众矛盾。

只要工作用心、用情,就一定会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天顺苑9号楼102室的住户,在该单元开始加装电梯时表示不同意,态度很坚决。虽然新的政策规定,只要全单元三分之二的住户同意就行,但实际操作中,为防止矛盾激化,工作人员尽量协调好所有住户的意见。

为此,市房产局、区房产局、街道、社区等各方工作人员,业委会成员多次登门协调,该户始终没有松口。最后,单元3楼以上业主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反复做协调工作,通过众筹资金对一楼进行适度补偿。万万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该住户把钱交还到业委会,让工作人员退回给大家。她说:“昨晚一夜没睡踏实,远亲不如近邻,邻居的钱不能要。”原来,她家曾到顶楼安装热水器,遭到顶层居民阻碍,她这次就想出这口气。“人心都是肉长的。看到这么多热心人为加装电梯的事忙活,邻居们真心实意地考虑到了我的感受,我觉得自己也不能太小气。”

天顺苑小区建于1998年,小区常住有580余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小区居民人数的30%以上,人口老龄化加剧,但小区建造之初没有配建电梯,居民出行很不方便。如今,天顺苑小区14个单元已经装了12部电梯,2部已签了协议,实现了小区电梯加装的全覆盖。

“有的住户开始不同意,甚至提出苛刻要求,我们的业委会、楼栋长、党员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不厌其烦,一趟趟往他家跑,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我们社区低楼层业主没有一户提出需要额外补偿,靠的就是我们社区工作者的两条腿和一张嘴,打好‘邻里好,赛金宝’的‘感情牌’。”张来荒说。

变“政府包办”为“共同缔造”

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副局长兰文平告诉记者,南京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一直坚持共同缔造的理念,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立了市区街三级工作网络并延伸到社区,设立各级推进小组,专人专岗专责,及时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消除顾虑;建立居民协调机制,搭建居民议事平台,动员发挥好业主的主体责任,明确政府部门在职责范围内提供优质服务和政策保障,有序宣传加装电梯的成功案例,宣传热心人、好政策、好平台、好服务,共同形成了加装电梯的良好氛围,推动加装电梯工作高质量快速发展。

“业主主导、政府搭台、专业辅导、市场运作”,兰文平用这16个字总结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南京经验”。

为了体现业主主导,南京市在每个准备加装电梯的单元都要推举一名“牵头人”,负责协调邻里关系,办理相关手续。

徐先生是秦淮区江宁路35号小区加装电梯牵头人。在整整5年时间里,徐先生进出居民家中做协调工作不下800次,参加业委会开会协调108次。特别是当业委会开到第50次的时候,11位成员中有9位因意见不统一选择了退出。但是徐先生依然选择了坚持,继续挨家挨户做协调工作。由于老伴儿刚刚去世,徐先生只能抱着小孙子一家一家跑,楼下的邻居们被感动了,由排斥到理解再到支持,最终形成了统一意见。

“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领导,房产局牵头财政、规划、建设、质监、人防、消防等部门,业主、街道、业委会、物业公司、施工企业、电梯厂家、管线单位等加装电梯涉及的方方面面,上上下下共同发力、环环相扣,才会形成今天南京市加装电梯平稳有序的良好局面。”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物业管理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政府搭台后,不是不管不问,而是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解决“疑难杂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过程中,地下管线移改是影响施工进度的“拦路虎”。水、电、气、电视、电话、宽带……一个电梯基坑最长能拖一年才完成。为打通“肠梗阻”,设在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的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与各区、各管线单位反复协商,“仅管线迁移协调会我们就开了100多次。”出台了《关于明确增设电梯有关管线迁移事项通知》,破解了管线迁移工作沟通难、申办难、费用结算难等问题,形成了“1+11”的政策体系,装梯效率大大提升。

南京市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过程中,还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天顺苑13号102室的居民、72岁老党员周长法告诉记者:“我家住在一楼,加装电梯施工要几个月,多少会对我们生活产生一点影响,但加装电梯是党和政府为我们老百姓做的一件实事好事,我必须协助政府把好事办好,共产党员不能当钉子户。”

多替老百姓想一想

南京市物业服务指导中心工程科负责人介绍说,南京市规定,主城六区内2000年之前建成的非商品住宅,7层加装电梯,完成安装后每部一次性补贴20万元,6层18万元,5层16万元,4层14万元,为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给老百姓办实事,政府拿出了真金白银。

该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加装一部电梯,各种费用下来大约需要50万元左右,除去政府补贴,除去一二楼住户,三楼以上住房要分摊剩余的全部费用,大家根据所在楼层受益程度分摊不同数目的费用,住在顶层的住户最高要一次性拿出10万元,这对于不少并不富裕的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为此,南京市又试点了租赁电梯模式:居民按年缴纳租金,租满15年即可获得电梯产权。2018年8月,第一台租赁电梯在玄武区樱铁村社区完工,6楼居民的年租金为4500元,3楼每年租金仅为2400元。同时,玄武区还创新设立第三方资金管理平台,为每部电梯的建设者开设公共资金专有账户,每一个增梯项目分步骤验收通过以后,经业主签字确认,由银行直接支付给建设单位,避免了诸多潜在风险。

多替老百姓想一想,办法就比困难多。记者了解到,为了给加装电梯的居民减轻经济压力,南京市多管齐下。《实施办法》规定,市民可提取住房公积金和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用于加装电梯。同时,区、街道也多方筹集资金,在老旧小区整治时统筹考虑加装电梯可能需要的管网线路迁移事项,预先作出工程处理,大大降低了群众加装电梯的支出和额外费用。

截至今年10月25日,南京市累计有2427部电梯签订书面协议,2138部通过规划部门初审,1436部已办理规划审批手续,1214部已办理施工许可,完工866部,在全国领先。

“对城市建设而言,加装电梯是小事情,但对城市文明而言,加装电梯却是大进步。”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局长郭宏定表示,加装电梯过程中,群众矛盾多,涉及部门广,协调难度大。基层工作人员走千家入万户,积极协调处理相关矛盾,化解群众多年积怨,促使邻里关系更加和谐。工程实施难,难不过赢得人心,加装电梯过程锻炼了基层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密切了社区与群众的关系,提高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同时,加装电梯工作提升了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推动了创建文明和谐社区进程,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长治久安具有积极而深远的重要作用。

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冯秋婷写下了这样的评价:南京市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过程中,精准施策、精心组织、精细管理,定位准、政策好、工作实,围绕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地方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放心、暖心、顺心、动心、安心、省心、宽心的南京模式,成体系、可复制,让曾经艰难的台阶变成了畅通的幸福电梯,树立了南京标杆,值得借鉴推广。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