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打造公共空间 激发社区活力——改造与提升并重的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探索
2019-12-10 16:27:36    作者:景泉

白底.jpg

当前,我国城市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城市内大量老旧小区在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社区建设、文化特色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形成了矛盾,影响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专业设计研究院院长景泉介绍了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的相关理念和观点。

公共空间成老旧小区改造重心

破解这一难题,需要规划师和设计师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进程中,规划师和设计师应时刻关注居民的空间需求和体验,关注居民的生活品质。

为深入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北京市政府2018年制定了《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2018~2020年)》,提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施的“六治七补三规范”。在物质空间改造方面,除了直接对楼体的改造,其他改造都需要依托小区的公共区域进行,因此不难看出,公共空间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而在社区中,与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对居民满意度水平影响最大、居民所反映的问题与诉求更为强烈的物质实体也多为公共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11月2日对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考察时指出,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扩大公共空间,让老百姓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

以公共空间为实践载体,一方面能够实现对老旧小区的物质空间改造;另一方面由于公共空间所面向的使用者十分广泛,对公共空间的改造不仅能影响更多居民,还能激发群众的建设热情,真正实现“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公共空间改造面临的突出问题

2019年8月,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城市设计处的引领下,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与各合作团队紧密配合,以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天通苑地区(以下简称“回天地区”)为对象开展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改造设计,在设计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公共空间改造设计策略及设计方法进行了总结。

回天地区的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试点小区包括回龙观镇北郊农场家属院小区、北京农学院家属院小区以及东小口镇回南家园小区,然而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老旧小区普遍存在公共空间数量少、功能单一、设施缺失破旧甚至被杂物占用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满足当地居民的公共空间需求,规划师和设计师从问题导向出发,采用物质空间设计改造手法介入。

为了解居民需求,团队首先从调研入手。在回收的2284份有效问卷中,超过三分之一的被调查居民认为公共空间质量显著影响日常生活品质,其重要程度仅次于物业管理和基础教育设施对生活品质的影响。此外,回天地区居民对公共空间的利用方式较为多样,无论是在广场等大中型公共空间还是小微绿地等小型公共空间,散步都是其第一选择(76.5%和67.1%);在大中型公共空间,锻炼(60.8%)、跑步(36.0 %)、打球(30.2%)等体育运动较为常见;在小型公共空间,居民更偏好静态活动,如聊天(42.1%)、读书(38.3%)。

回天地区在公共空间方面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空间资源的极度缺乏,认为活动场地不充足甚至完全不够的被调查者占比达到了84.3%,并且这一现状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居留意愿,因为公共空间影响生活质量而有搬离意愿的居民比例也远高于选择其他选项的居民。

此外,回天地区现存的少量活动空间也大多存在设施陈旧与环境杂乱(52.1%)、缺乏人性化设计(39.1%)、缺乏适宜特定人群的设计(39.0%)等问题。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功能的单一化现状使居民无法充分利用公共空间,进而形成了在公共空间堆放杂物、晾晒衣物等非正规性用法。这不仅浪费空间资源、影响其他居民的正常使用与观感体验,而且造成了诸多安全隐患。

公共空间改造升级有妙招

老旧小区往往为非封闭式管理,小区内外的空间联通性较高。针对居民集中反映的活动场地极度稀缺、活动空间品质不高的问题,我们认为不仅要挖潜小区内部的空间资源,而且应当结合周边公共区域,提升对居民的公共空间供给。

第一,考虑到居民的实际需求,我们提出利用零散地块、闲置地、边角地和拆违腾退资源,实施“留白增绿”,大力挖掘潜在公共空间。同时,根据腾退空间周边用地性质、空间规模、环境氛围及周围居民需求等要素,因地制宜对现有小微绿地的功能与组合形式进行多元化与灵活性的探索,避免功能趋同,增加居民对公共空间使用的选择性。例如,把自有用房、防护绿地等单一功能的公共空间改造为公共活动室或开放绿地空间;在现状难以接近的滨水空间设置滨水平台、台阶等亲水设施,增强岸线亲水互动性,形成具有独特休闲体验的场所,为居民提供活动与交流交往的空间,这些都是探索对空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

第二,空间资源的稀缺属性促使我们将视线向社区外拓展。我们尝试通过在不同空间的分类界面设置交互空间、鼓励周边单位附属空间与老旧小区联动利用、鼓励各小区之间活动空间共享和分时利用等空间设计手法和社会行为,引导社区与社会的公共区域形成联动。

为提倡公共空间开放共享,我们提出以下策略:鼓励公共服务设施的附属室外空间全面开放,并建议取消公共服务设施附属室外空间与外部的硬质隔离,实现室外空间24小时对公众开放;将公共服务设施节点附属、周边的闲置或低使用率空间改造为公园、小微绿地、广场等具备实际使用功能的活动空间。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以慢行体系串联公共空间,提高公共空间的可达性。

第三,在老旧小区的改造过程中,还可以结合空间资源的纵向挖潜。例如:进行小微空间立体化建设,利用营造微地形、增添构筑物等手段,增加公共空间景观界面总面积,加强视觉冲击力,提升交互感和参与感;综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植入社区生活的公共服务要素,为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不同方面提供服务,这同样能够切实回应居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

第四,为了提高公共空间的安全性、舒适性、美观性,创造安全便利、舒适宜人、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我们提出以下具体策略。首先,在休憩设施方面,提供足够的驻足停留空间,安排合理的座椅、亭廊等基础休憩设施;鼓励休憩设施的多元化、多功能化与艺术化设计;鼓励休憩设施与花池、宣传栏、台阶及其他设施的结合。其次,在植物种植方面,我们提出公共空间绿视率宜大于30%,尽量达到50%,并将绿视率指标纳入公共空间设计标准及评价体系;考虑乔灌草合理搭配,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搭配种植,营造季相变化;同时考虑到近年来北京市居民广泛反映的换季植物过敏情况,建议避免使用易引发过敏的树种、花卉品种。最后,在基础服务设施方面,建议公共空间内部或周围300米范围内应设有公共厕所,或在该范围的公共建筑首层有对外开放的厕所;并要求公共空间具备符合规范的垃圾箱、路灯等基础便民设施。

第五,通过公共艺术的植入与新形式探索,建构当代城市多元的公共文化、拓展公共空间的更多可能、提升城市社区的公共活力。如在城市家具设置时,将传统形式与新媒介技术结合,使公共设施对使用者的行为动作产生视觉或触觉的反馈,激发社区居民的空间利用热情,加强人与空间的互动;探索公共艺术的夜间使用模式,在更多时段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激发社区活力。

第六,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城市空间是为人民服务的,需要结合居民(及其他潜在使用人群)特性(年龄层、职业等),合理安排布局与功能,兼顾不同人群的需求。以老旧小区中占据较大比例的老年居民为例,我们对受访居民中60岁以上群体的问卷进行了单独统计,发现公共空间缺乏无障碍设施、遮阴棚等人性化设计是老年居民最关注的问题,有56.6%的老年受访居民对此表示了不满。

针对这一突出矛盾,我们首先在布局和功能上对老年人的需求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首先,应依托小区和公园,在其内部设置小型老年人活动场地,同时在菜市场、集市等便民商业设施场所为老人提供休憩停留场所;其次,以广场空间、休憩空间及健身器械为主,将老年人的活动场与儿童活动空间相结合,满足片区内老人和儿童的日常活动需求;最后,通过无障碍街区道路系统设计、公共服务设施无障碍连接设计、社区出入口、休憩区、信息系统、停车位、公共卫生间等方面的人性化通用设计,为老年人群的日常活动需求提供支持与保障。

以公共空间入手切入老旧小区改造,使居民既得“里子”又有“面子”,既提升了生活质量,又改善了社会交往。这不仅促进了人居环境的和谐发展,而且使社区成为城市活力激发的基本单元。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