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小空间有大作为——虹口区城管执法局推进社区工作室工作纪实
2019-12-11 16:04:38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作者:丁艳彬 李二虎 石晓洁

城管社区工作室是市城管执法局的工作要求,也是落实虹口区委“实施社区综合执法”部署的具体举措。近年来,虹口区城管执法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全区建立205个城管社区工作室,实现了虹口区城管社区工作室全覆盖。同时,根据区情、社情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和手段,突出“小空间、大作为”,注重执法和服务实效,社区工作室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图片1.png

机制创新“一加一” 激活城市最小细胞

作为上海人口密度最大、区域面积最小、老旧住宅小区最集中的中心城区之一,虹口区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面临更多的挑战。近年来,为及时回应市民关切,及时解决群众关注的小区违法搭建、破坏承重结构等问题,虹口城管执法局通过不断实践摸索,在硬件设施先天不足的前提下,着力在探索机制创新和提升执法实效等软实力上下功夫,致力于将城管社区工作室打造成为执法工作的“第一阵地”和为民服务的“第一窗口”,逐步形成了城管社区工作室的“1+1”工作模式,打通了城管执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纵横推进“两条线”虹口区现有205个居委,目前已实现“一居委一工作室”服务网络体系的全覆盖。社区作为城市治理最小的细胞,是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所在。作为社区综合执法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城管社区工作室是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枢纽。虹口的城管社区工作以“两条线”的形式同步推进:“1”条线是区城管执法局→街道城管中队→网格片区→城管社区工作室→城管队员形成城管日常开展执法工作的工作体系;另“1”条线是街道办事处→社区管理办→网格片区→居委→城管社区工作室→城管队员,这是在社区综合执法机制探索中形成的新工作体系,该体系有助于加强街道层面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有效开展社区综合治理。“1+1”工作模式以城管社区工作室为关键节点,不仅纵向上实现了执法任务处置的高效和规范,更强化了城管中队、派出所、居委、业委及物业“五位一体”社区治理力量的合作与互动。

图片2.png

标准配置“六个一”。虽然虹口老旧小区集中,很多社区连居委会的办公条件都很有限,但为了给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新的活力,让城管进一步深度融入社区,为社区的安定有序提供执法保障,充分激活城市管理的最小细胞,街道及居委都在现有办公条件的基础上,竭尽全力为城管社区工作室提供“一名执法队员、一张办公桌、一个工作台卡、一个标识牌、一块联系牌匾、一份公示表”“六个一”标准配置,让城管社区工作室在居民区里定点安家,让联络员定时定点地为居民送上服务。

执法服务“心贴心” 当好社区最全管家

“城管进社区”是当前上海社会治理专业化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虹口城管执法局积极引导各街道中队深入社区、直面民意,通过提供城管执法保障支撑,积极引导居委、物业参与社区治理,多网协同、多方联动,通过从源头预防、化解隐患和矛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片区居民提供普法宣传服务,实现执法、服务两不误,做居民解民忧、通民情、连民心的“最全管家”。

直面难题顽症,诉件处置解民忧。小区内违法搭建、破坏承重结构、占绿毁绿都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社区工作室的成立扭转了以往一线队员碰到社区里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头大的困局。一方面作为执法队员的联络员与居民接触的多了,群众基础好了,大家都成了“熟人”,处理投诉纠纷多了许多理解与配合,少了许多隔阂与白眼;另一方面随着社区工作室为居民解决的急难愁问题越来越多,居民们自然把执法队员看成了能办实事的“自己人”,对执法队员的认可度也逐步提升。凉城中队在社区工作室在工作中针对各类事件问题采取“一笔一本二十条”工作法,第一时间记录居民诉求,并将社区工作中常用的二十条城管执法政策放在工作记录本中,以便及时详尽地向居民进行政策法规解读;对居民各类举报投诉违章问题及时处理、及时反馈。通过这样的工作方法让居民们感受到社区工作室所带来的更高效的城管工作效率,进一步拉近城管中队与居民们的距离,使城市管理问题可以被更早发现和解决。

强化联勤联动,巡查到位通民情。城管社区工作室作为虹口社区综合执法机制“大联动、小联勤”的枢纽,一方面主动协调沟通作用,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形成执法合力,快速高效开展综合执法整治,优化居住小区环境;另一方面延伸执法触角,通过社区内全天候巡查,建立起高效信息反馈制度,快速发现、快速处置新增违建,对居民区问题做到“可预防、早发现、多联动、速解决”,使社区工作室真正成为城管中队下沉执法力量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工作效率,减少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生与执法成本。川北中队在社区工作室中落实“3+1+1”推进法,“会诊”居住小区内出现的“疑难杂症”,由城管队员、居委会干部、职能部门各1人组成3人调查小组,实地了解情况后进行“会诊”,在1周内形成详细处理情况,1个月内开展随访反馈,确保“疑难杂症”得以根治。

图片3.png

紧贴实际需求,服务普法连民心。虹口城管进社区形式多样,一线队员走进社区成为“社区城管人”,不仅开展执法整治也解决群众合法诉求,不仅开展城管法律法规宣传也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建议,通过向群众发放便民服务卡、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公布24小时城管服务热线等方式,全天候受理市民群众诉求,及时受理、解决、反馈社区群众反映关注的问题,旨在为居民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今年以来,全区社区工作室开展法制宣社区工作室开展法制宣讲270余场(次),覆盖5600余人(次),其中生活垃圾分类宣讲2100余人(次)。各类投诉明显下降,小区居民的满意度也随之不断提升。广中中队的广灵居委是典型的“老破小”居住区,联络员主动与居民沟通,充分解答居民经常遇到的切身利益问题,引导居民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并搭建了线上微信热线及针对老年人的电话平台,提供普法宣传服务。“社区管家”不仅规范做好份内事履行执法职责,还利用业余时间集合各种资源完成许多职责之外的居民关切的份外事,只为百姓由内而发的满意感。

智慧城管“实打实”发挥执法最大效能

虹口城管社区工作室紧紧依托“智慧城管”系统,一方面充分运用网上勤务、网上办案、网上诉处等功能模块实现了社区工作、勤务执法、投诉管理等24小时的全天候痕迹化管理,指导各街道中队在社区工作室设置签到点,联络员根据要求通过“智慧城管”系统开展投诉处置及执法办案等工作,有效提升城管执法的规范性与合法性,也有效提升了百姓对城管执法工作的了解度与信赖度;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全区205个居委“一居一档”数据库,全面排摸居住小区内存在的各类违法行为,为社区工作室进一步发挥社区治理能效,综合提升小区治理能力,实现住宅小区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精细治理“点对点”,展现城区最佳面貌

虹口城管执法局扎实推进社区工作室建设,在发挥城管社区工作室“宣传教育、管理协调、防违控违、便民服务”四大功能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今年以来,通过城管社区工作室平台累计发现并处理居住小区内居改非、占绿毁绿、占用物业公共空间和五乱等各类违章问题3900余个,特别是群众反映突出的乱张贴900余处、擅自占用公共空间堆物400余处,协助居委清理僵尸车1000余辆,居住小区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市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也明显提升。在2018年度市级第三方测评中,虹口区城管执法局位列小区治理市区第三;在市城管执法局组织的第三方城管执法社会满意度测评中已连续18个月蝉联市区第一。近年来,市民群众的来电来访数量逐年下降,市民满意率、实际解决率由原来长期处于30%左右,现一举提升至65%以上。此外,凉城中队梦湖苑居委城管社区工作室、广中中队广灵居委城管社区工作室荣获2019年度“全市首批50佳城管执法社区工作室”称号。

虹口区城管执法局将围绕完善勤务体系、办案能力体系、评价考核体系、党建体系、文化体系、管理体系、创新体系和保障体系这“八大治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城管系统的治理能力;通过创造包括街区治理标准、执法精细化标准、现场执法标准、装备标准、勤务制度标准和队伍建设标准在内的六方面“虹口城管标准”,全面打响虹口城管精细品牌、党建品牌、信息化品牌、综合执法品牌等“四大品牌”,进一步提升虹口城管形象。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