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江苏扬州:以改革创新助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2019-12-12 14:09:33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扬州市副市长 何金发

扬州是江苏省“建筑强市”,下辖的邗江区、江都区、高邮市均被省政府命名为“建筑强县”。 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高度关注建筑业发展,已连续八年将春节上班后的第一天确定为“建筑日”,第一个召开的会议就是建筑业发展大会,会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到会作动员部署。市政府每隔两年将建筑业完成情况纳入县(市、区)目标考核,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表彰奖励。

扬州建筑业一直遵循外向型发展之路,在全国首创“工棚大学”、在深圳创造了5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在汶川抗震救灾中英勇善战,扬州“建筑铁军”在全国声名远扬。如今,建筑业已经成为了扬州的基本产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

■ 扬州经济发展的“顶梁柱”

扬州建筑业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 壮大、腾飞四个阶段,2018年扬州建筑业完成产值位列全国前五强。建筑业增加值830亿元,相当于扬州市全市GDP的16%,是扬州市的重要税源产业。作为基本产业,建筑业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有利于为扬州市的发展作更大贡献。

扬州建筑业的企业实力十分雄厚。目前,扬州有建筑业企业1871家,其中特级企业11家、一级总承包企业73家、一级专业企业139家,龙头企业占比约10%。扬州建筑业市场覆盖全国300多个大中城市。2018年市外产值达2780多亿元。国外市场集中在东南亚、中东、非洲国家。

在创新创优方面,扬州建筑业也频频实现突破。扬州建筑业累计荣获鲁班奖50项、国家优质工程奖53项、詹天佑奖4项、各类国家专业奖项80项、各类省级优质工程1500多项。扬州市现有3家院士工作站、5家研究生工作站、1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随着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扬州建筑业也逐步告别“一把瓦刀走天下”的传统时代。2016年,扬州荣获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称号,已累计创建国家级示范基地1个、省级示范基地13个、建筑产业化企业23家。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每年规划装配式建筑面积达200万平方米,项目预制装配率将达到50%以上。

与此同时,扬州建筑业也人才济济。全市建筑业企业拥有一、 二级建造师23517名,拥有各类技术经济管理人员9万人,各类安全员、质检员等专业人员人数超过5万。扬州市建筑业企业吸纳本地农民工数约23万,每年累计为农民创收133亿元。

■ 聚焦龙头企业壮大企业规模

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帮助企业资质升级、品牌提升和规模壮大。

一是推动企业资质升级。资质是展示企业形象和实力的重要方面,扬州市政府每年都制定全市建筑业资质升级培育计划,建立全市建筑业企业培育梯队,全面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特级资质企业从2013年的3家,攀升至目前的11家。

二是实施品牌兴企战略。在现代经济中,品牌是战略性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扬州市政府鼓励建筑业企业以争创鲁班奖、国优工程为己任,持续不断创优夺牌,打造企业的自主品牌,以品牌凝聚人心、聚集资源、推动发展。近5年来全市建筑业企业获鲁班奖11项、国优工程30项、詹天佑奖3项。

三是着力提升规模质态。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以现有的超百亿元特大型企业为载体,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强强联合、资产重组、并购等方式,在全市加快形成一批产业规模大、融资能力强、有较高知名度的大企业和大集团。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65家,过200亿元的2家;在建的29层以上高层建筑达到1871幢,年度利税总额上升到280亿元,全市特、一级企业完成产值占总产值的74%。

■ 聚焦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市场是企业的生命线,扬州建筑业总产值中的74%来自于外部市场,对外依存度高。

国际市场方面,市政府鼓励企业探索利用股份合作、项目合作等方式,组织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实体共同参与国际承包工程,通过参与对外援助项目、与央企合作、借船出海等途径,不断扩展新的国际市场。同时,市政府充分利用自身的建造能力、资本实力,进行全球布局,努力形成技术、资金、设备、管理、标准和劳动力的联动输出。

国内市场方面,市政府连续13年在外地市场召开建筑业推介会,帮助企业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联系、协调,服务企业走出去发展。市人大、市政协每年组织赴外地市场开展调研交流,帮助企业“做一个项目、建一个阵地、交一方朋友、树一面旗帜”。市外产值从2013年的1720亿元加速突破到2018年的2780亿元,目前共有百亿元以上规模市场8个,50亿元~100亿元以上规模市场17个。

■ 聚焦科技创新转变发展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强大推力。扬州市政府重视创新,多措并举推动发展。

以技术创新提升能力,积极推进建筑企业与科研单位、知名高校建立产学研联盟,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融通的建筑业技术创新体系。扬州市政府鼓励企业利用院士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加快各项专利、专有技术的开发。主动帮助企业与科研院所搭桥牵线,引导企业面向工程和市场需求,开发和推广应用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提高技术集成创新能力。

以管理创新促进转型。扬州市政府一直把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作为发展建筑业的主线贯穿始终,深化建筑业企业内部改革,着力构建股权结构多元、股东行为规范、内部约束有效、运行高效灵活的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市政府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运营智能化、商务电子化,不断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以标准创新抢占先机。扬州市政府鼓励企业紧密围绕各自主业,创造和吸收具有知识产权的专利、工法和技术成果,形成独有的技术优势和专业施工优势。扬州市政府支持一级以上资质企业要通过参与和争取引领行业标准、规程,创建省级以上工法、新技术示范工程、QC成果等方式,提升企业研究和创新能力,力求形成一批行业标准和专有技术。

■ 聚焦产业结构推动提质增效

扬州市政府始终坚持鼓励企业做专做精,着力改变以楼宇和住宅建筑为主的单一结构。首先,鼓励企业向高附加值领域拓展,包括鼓励企业大力发展钢结构、设备安装、装饰装潢、园林古建、建筑幕墙、防腐工程、环保等高技术含量的专业施工,积极拓展具有技术含量的道路、桥梁、隧道、港口等施工领域。鼓励企业主动顺应国家重点投资方向,以优势专业为主导,向高附加值的电子与智能化工程、地下管廊工程等专业承包方向拓展。

其次,鼓励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扬州市政府支持企业抓住国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提升扬州市建筑工程队伍在交通、水利、铁路、市政、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的施工能力。鼓励经营房地产开发、勘察设计、建材制造等上下游产业,积极向与建筑业相关联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拓展,提高建筑业企业产值利润率和经营质态。

最后,鼓励企业向综合运营管理变革。市政府引导大中型企业多元化经营,从过去的施工总承包,逐渐转向投资、设计、开发、施工、运营维护甚至部品部件的全产业链。

■ 聚焦装配式建筑推动规模化发展

自2017年12月1日起,扬州市作为全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市,新建项目全部采用“新三板”建造方式。2018年,扬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明确政府投资项目全部实行装配式建造,民资项目鼓励采用装配式建造。

土地公开招标拍卖时,在规划设计条件中明确预制装配率不得低于50%。项目内建筑100%采用装配式建造。落实容积率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实施装配式建造。

同时,坚持“分类引导、重点突破”,引导华江祥瑞公司、邗建集团、扬建集团等企业,建设一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在研发、设计、部品生产、施工、装饰装修、绿色建材、装备制造等环节打造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加快形成规模化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

■ 聚焦人才培养提升技能水平

扬州市政府始终坚持在做大做强的转型升级时期,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各类人才引领带动作用的发挥。每年财政对建设人才投入200多万元培训经费,培训人次1万以上。

扬州市政府注重增强顶层企业家领导力。大力开展建筑业企业中、高层管理、项目管理方面的实战培训和当前急需的装配式人才培训,重点学习国内外知名建筑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制度,努力打造一支有先进理念、有专业思维、有市场眼光、有经营管理才能的“四有”企业家队伍。

在提升中层管理者执行力方面,扬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建筑业中金融、科技、营销等复合型人才和年轻人才的培养,按工资总额的2%~2.5%提取教育培训经费计入成本。对于当前急需的BIM、装配式建筑、营改增、施工扬尘治理等政策性培训都纳入公益培训范围,每季度开设一期建筑业财税业务和法务公益讲堂。

在激发基层工人工作活力方面,扬州市政府建立了完善的建筑工人技能培训鉴定体系,鼓励校企联合培养,推行新型学徒制,不断加强建筑工人教育培训。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落实农民工的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险政策,形成稳定的新型建筑产业队伍,进一步增强了扬州建筑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