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六十五载创辉煌 一路芳华一路歌——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尚春明讲述65年发展历程
2019-12-18 09:24:13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刘 苏

1954年,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时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以下简称“建工社”)在新中国飘扬的红旗下诞生。65载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建工社用一本本优秀图书,见证了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昂首奋进的铿锵步伐,记录了大国建设进程中人人安居的如歌岁月,亲历了建设人意气风发的壮丽年华,谱写了一曲创业、改革、发展的豪迈诗篇。

踏着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全面发展的铿锵节拍,建工社迎来了成立65周年纪念日。建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尚春明介绍了建工社65年来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微信截图_20191218092334.jpg

出版精品 六十五年初心不改

在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建工社始终坚持以出版精品图书奉献人民为初心,以弘扬建筑文化、传播建设科技为使命,与时代同步,根植于科技大发展、文化大繁荣这片沃土,坚持开拓创新,累计为社会和行业奉献了近4万种图书,不遗余力地促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文化繁荣和发展。

牢记责任使命,服务行业发展。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直属的国家级建筑专业科技出版社,建工社一直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心工作、服务于建设行业发展需要为己任,始终追踪建设事业发展动态。根据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建设重点、技术水平、政策要求,及时策划出版建筑精品力作,为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及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专业知识服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后,配合会议明确要求的城市工作指导思想、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建工社编制了‘围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与部中心工作图书选题及出版规划’;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围绕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相关的任务与目标,编制‘围绕学习十九大报告选题计划’,积极策划《海绵城市》《装配式建筑》《新时代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丛书》等一大批行业各界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与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相关图书。”关键历史节点,都有建工出版人耕耘的身影。建工社由此成为我国建筑出版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了建筑行业出版国家队和主力军作用。

追求质量,打造精品。65年来,建工社始终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策划出版《梁思成全集》《中国人居史》《中国古建筑大系》《建筑设计资料集》《建筑施工手册》《室内设计资料集》等一系列专业理论著作、应用技术图书、各级各类教材以及标准规范等出版物。一大批出版物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项,《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国古建筑丛书》分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和图书奖提名奖;《中国人居史》和《装饰材料纵横》分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和电子出版物提名奖;《圆明园造园艺术探微》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提名奖;《梁思成全集》等5套图书入选“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为推动建筑业科技进步、繁荣建筑出版事业,培养建筑专业人才贡献了力量。“至今,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在内的很多作者和专家,都会感叹一句:我们都是看着建工社出版的书成长起来的。”尚春明表示,每次听到这句话都感到非常欣慰,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这也是他的心里话。一批又一批著名专家学者、两院院士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现已汇聚成为建工社核心的作者队伍,以精益求精的投入和努力,创作出版大量优秀出版物。

从1993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原新闻出版总署表彰为全国首批“优秀图书出版单位”,到2009年在首次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中被评为“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再到连续4届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建工社赢得了广泛赞誉,成为广大读者心中闪亮的建筑出版品牌。

转企改制 守正创新增活力

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发生着深刻变化,出版企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挑战、新问题。“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住房和城乡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断更新,老牌出版企业转型任务艰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高速融合,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传统出版市场竞争日益严峻;出版市场盗版频出、图书单品种利润降低、实体书店经营困难等问题,严重冲击正版图书市场。一系列因素相互交织,出版业整体业绩增长缓慢,出版企业发展遭遇瓶颈,建工社也不例外。

文化事业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共鸣,才能具有旺盛生命力。建工社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发展的眼光敏锐把握出版业发展大势。2016年4月,建工社完成了党委、纪委换届。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以改革创新为主线,结合实际制定举措,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工作。2018年,按照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部署要求,以及《中央文化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在部党组的领导下,建工社稳步推进公司制改制工作。2019年7月,建工社完成公司制改制,实现从国有企业向现代公司制转变。这也标志着建工社向全面构建现代企业制度迈出了重要一步。

坚持改革,解决重点突出问题。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社会不断推向前进。“为了找准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社党委换届之初,通过征文的形式发动社内职工建言献策,了解并及时解决职工关心的紧迫问题。”建工社适时采取多项针对性措施,激发干部职工创业干事热情与责任感。实行调度会机制,在社内统筹调动各部门力量,形成合力,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深化考核分配机制改革,将部门任务目标与年终考核分配进行挂钩,制定“编辑部效益工资考核分配办法”“图书中心(教材分社)年度目标责任书中任务指标分解办法”,推动教材板块、标准板块、营销板块改革方案落地实施,理顺机构、人员、资源及考核等方面的关系。严厉打击侵权盗版,出台系列侵权打击办法,实时监控销售网络,周密布局、精准施策。3年来共计查获盗版印刷厂10个、库房33个;查缴盗版图书54万册,码洋2934万元;关闭电商店铺112家,删除链接13600余条,净化图书出版市场。

探索新的营销机制,建立现代营销体系,线上线下统筹发展。线下——扶持作为代理连锁系统成员的实体书店的转型升级,帮助实体书店实现从销售商向服务商的角色转换;线上——探索适合自身融合发展的道路,创新传统发行渠道,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整合延伸产业链,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的现代营销体系。“这种做法不仅回款及时,而且有效避免了图书积压浪费。”经过多年探索,建工社已初步形成了以传统代理连锁系统、新华书店、馆配及直销渠道为线下营销主体,以中国建筑出版在线、官网、官方微信及微店、官方旗舰店以及众多加盟网店为线上营销主体的“网·店一体化”的现代营销体系雏形。

尚春明说,一些制约出版社进步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转企改制发展过程中被逐步打破。现代公司制管理架构下的建工社在发展中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

积极探索 勇立潮头敢作为

“山高人为峰”,每一个企业总有站在“山顶”观察和思考的人。站位高,所以看得远;思考深,所以看得准。谈起建工社转型发展中的新思维和新探索,尚春明表示:“出版社的未来出路是数字出版”,“出版新时代要体现出版新思维”,“出版社的转型发展是传统出版商向知识服务商转型”。建工社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大胆进行探索实践,推动出版社向知识服务转型、智库服务转型。

创新融合发展模式,加快产业模式转型。建工社确定以融合发展实验室和研究院智库为创新模式和顶层设计机构,以科技标准实验室和数字公司为具体实施落地机构开展数字转型工作,大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被授予“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获批“国家出版融合发展(建工)重点实验室”和“新闻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现在开局不错。”,尚春明信心满满地表示,为了配合集团化发展战略和数字化出版转型战略,建工社还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建知(北京)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不断探索产品形态、运营建设和盈利模式。建知(北京)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开发了“建工社微课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知识服务网”等多种数字产品,并获得优秀创新项目、数字出版创新作品等多项荣誉。

搭建知识库集群,助推高质量转型发展。建工社以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行业级平台、大数据平台为技术支撑,对外加强在建筑专业垂直领域的拓展,对内进行智能编校排和按需印刷等生产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推动阅读服务、知识服务、知识付费、知识分享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建工社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型知识库集群,包括设计、结构、施工、标准等近10个知识库,全天候为建设行业用户提供全面专业的知识服务。设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创新发展基金,每年投入不少于500万元研究经费,用于出版融合发展相关重大难题和建筑领域重大课题等智库项目研究。

搭建十余个专业方向的智库专家库,创新研究机制,积极开展智库活动与研究,促进政府机构、专家学者、业内人士的交流与互动。目前建工社编印出版了《智库简报》系列产品,包括《智库讲堂》《智库书摘》《产业观察》等,内参《智库简报》受到了主管部门、专家学者及行业高管的广泛关注。

“不拘泥于出版纸质读物,通过盘活社内丰富的知识信息与技术手段,满足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提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这是出版人肩上的社会责任,也是建工社自身谋发展、求突破的需要。”建工社用新思维构建新生态,在内容创新、市场创新、模式创新等全面创新上下功夫,努力构建出版新生态,也为其他传统出版单位转型升级做出了表率。

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把方向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无论传统出版单位还是现代出版企业,必须将党的建设作为出版事业健康发展的根与魂,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建工社党委始终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切实做到“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明确将党建工作写入建工社章程,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做好重要板块改革、重大项目实施、公司制改制等改革发展重大课题的谋划部署。党中央出台重要文件,部党组召开重要会议后,社党委都第一时间传达学习、认真贯彻,确保政令畅通、落地见效。注重加强思想建设,认真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专题活动,不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开展对《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等文件的专题学习,不断丰富学习教育载体。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党建工作机制。目前建工社及下属印刷厂党员总数达360多人,其中在职党员约220人。社内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部门,均成立党支部。建工社现有下属在职支部23个、老干部支部1个以及下属印刷厂党委1个。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每个支部配备统一的“三会一课”记录本,定期对“三会一课”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健全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机制,实现日常考评与年度考评相结合、全覆盖。社党委先后制定或修订了《党委工作制度》《纪委工作制度》《党支部工作细则》等多项党建工作制度,形成了党委书记负总责、其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党务部门推动、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促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带动各部门职工出色完成任务。

严明纪律规矩,加强作风建设。社党委注重强化日常教育管理,定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通过召开党委会、中层干部会、警示教育大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廉洁自律。要求全社党员干部切实以案明纪、举一反三。注重强化监督执纪,对党员干部中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开展提醒谈话和廉政教育,运用好“四种形态”,及时调查处理违规问题,避免重大违规事故发生。

建工社通过加强党的领导为社内改革发展固根立魂,不仅彰显了国有文化企业的光荣传统,而且发挥了国有文化企业的独特优势。65年来,培养了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水平一流的专业出版队伍。几代建工人一畦一垄耕耘、一枝一叶呵护,将无数个春夏秋冬化作近4万种出版物的繁茂书林,绘制了一幅建设领域出版文化发展的壮丽画卷。

六十五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展望未来,风光无限,豪情满怀。建工社将坚持以“三个服务”为己任,加强选题策划,抓好主题出版,不断为读者、为社会奉献优秀出版物。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传播建设科技与理论知识、培养建筑专业人才,为促进新时代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面对未来,建工社将继承优良传统,坚守初心,逐梦前行,携手所有建工人谱写新时代企业发展崭新篇章。”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