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特别策划《金婚》】王育才、赵红:漫长的婚礼
2019-12-20 13:28:04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作者:新闻中心新媒体

“缘分,缘分。这是基础!”谈起爱情,王育才和赵红老人异口同声地说。

王育才和妻子赵红都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退休干部。他们在1958年相识,在1961年结婚,至今已经共同走过了58年。

两位老人原籍都在辽宁省大连市,又都在很小的时候来到北京生活和学习。她外向开朗,而他成熟沉稳,奇妙的缘分,让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也正是从那一刻开始,他们的爱情,始终在路上。

爱情,是需要磨炼的,而磨炼,有时只在于一个选择。1958年,王育才与赵红刚刚相识三个月,就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最边远的地方去,投身当地的建设。于是,北大毕业的他告别了昔日燕园的湖光塔影,被分配到甘肃省农机学院,后又到华池县中学,成为了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

对理想的追求,是不拘泥于平凡的,可对于恋人来说,分离却是痛苦的。北京与甘肃相距1000多公里,在那个交通与通信不便的年代里,两个年轻人甚至要在分别一年半的时间里才能再见上一面。遥远的距离如同强风,随时可以熄灭爱情的火。此时,正在北京工作生活的赵红为了让年迈的准婆婆放心,毅然做出了她的选择——于1961年2月4日和王育才结婚。没有婚庆,没有婚礼,没有酒席。赵红说她与王育才的婚礼是“三无”——仅仅一张短暂相聚时的结婚照,就让两颗心突破了千山万水的阻隔。

“既然托付给了他,就要有信念,要有责任感,要接受考验,要忠于一个人。”赵红平静地说。

1965年,赵红做出了第二个选择——放弃在北京的优越生活和工作,不顾亲戚的劝阻,到甘肃华池县去当医生,因为丈夫体弱多病,需要她陪伴在他身边。甘肃华池县,那个当年地处偏远的小县城,就是他们共同工作生活了近16年的地方。

虽然同处一地,但因两人工作单位不同,还是要分开的。有时为了两三天的相聚,赵红往往需要“攒”出几天假,坐着拖拉机去看望王育才。可除了“分居又分居”的生活状态和来自大西北的寒冷与风沙,在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时代,连日常生活都充满了考验。“因为西北高原没有足够的水源,需要当地老乡用驴下山驮河沟里的水。没有洗漱洗澡的条件,因此家里卫生条件差。出诊只能住在土炕上,时不时就会招上一身虱子回来。这对医务人员更是考验。每天只有中午和傍晚两餐,缺少叶菜,那里缺水浇,只有土豆、洋白菜和小辣椒。”回忆起当年生活的情景,赵红依然历历在目。

除了生活中困难,在工作中也不乏考验。“那时住窑洞,夜里出诊要随叫随到。没有车,只有老乡牵来的驴。我不敢骑驴,就拉着驴,让来请我出诊的人坐上。”赵红边回忆着工作的经历,边说老区人民厚道,尊重医务工作者,叫他们“先生”。通过在边区十几年的工作,赵红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医务工作者,并帮助当地培养了一批赤脚医生和妇幼保健员。

在赵红对老区生活的“了如指掌”中,是夫妇二人与老区人民同甘共苦的16年,是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扎根在边远地区建设中坚守与奉献,也是在陪伴中所凝聚的托付与忠诚。

托付,这看似简单的词汇,有时却牵动着生命。王育才在学校工作,因为没有炉子,冬天只能通过炭火盆取暖。有一次,他一氧化碳中毒,瞳孔有些放大,是赵红把他从屋里拖了出来,给他做人工呼吸,打强心针等。

“他活过来了。”说到这里,赵红松了一口气,笑了。

“我觉得我一个人不能总在城市享福。”赵红看着身边的王育才说。这就是她心中对于爱情的信念。短短一句话,却深沉而庄严——爱,践行了承诺,履行了责任,寄托着两颗心中的千言万语,却把它们默默融入了为之奋斗的信仰。

其实风之于火,总是公平的:它吹灭那些微弱的火苗,却助长了强劲的火焰。

离开北京,是在果断抉择后踏上的漫漫长路,而回家的路,同样是充满艰辛的。经过拖拉机的颠簸后,再换乘大卡车,然后是“有篷”的汽车,直到西安乘坐火车。两个离开时风华正茂的青年,在1980年初回到北京时已经步入了中年。“我去的时候,是才结婚五年的媳妇,回来的时候,是一家五口了。”赵红感慨道。“孩子们跟我们吃苦了,同时也得到了锻炼。我们感到愧疚,也感到安慰。他们都通过刻苦自学,达到了大学水平,在社会上有了好的生存基础,也有了幸福美满的小家庭。”

“我们都经受住了考验。”

有些人会被生活磨平了棱角,而又有些人总在生活中不断燃起新的激情。王育才和赵红显然是后者,在回到北京后不久,他们便立刻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赵红到原建设部老干部局工作,从1980年到1998年,赵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进取,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又在医疗岗位上“奋战”了18个春秋。“他们有时开玩笑,叫我‘元老’。”赵红笑着说。她是来的最早的一批人,同志们总会这样开玩笑地称呼她。

“忆当年,老干部局刚组建的时候,只有一辆‘破上海车’,两个办公室,十几个工作人员。”用赵红的话说,是一人穿着两件“大褂”——一件“蓝大褂”,是为老干部们服务、帮忙干活时穿的;脱下“蓝大褂”,里面就是“白大褂”,那是在为病人看病开药时用的。“现在‘鸟枪换炮’,每个工作人员都有一台电脑。我觉得他们很幸运。”赵红感叹着。

工作环境的变迁,也是时代发展的缩影,但数十年对待工作的热忱,是如今也成为了退休老干部的赵红所从未改变的。“我非常爱自己的工作。”她说。是啊,从甘肃高原上一次次“牵着驴出诊”到回到北京身披“两件大褂”时的忙碌,再到看见年轻的力量、新的设备不断充实到岗位中时的欣慰,赵红所爱的,是理想中的事业,也是事业变迁里始终不变的身边人。

提起工作,内向的王育才马上进入了“工作状态”。“当时建设系统大量缺乏中级和高级技术人员,我就想怎么用比较短的时间,让中级和高级技术人员成长起来。”话语间,王育才仿佛又回到了教育岗位,关心的始终是年轻人的成长。“可以用常规的方法办大学、中专,另外也可以用现代的办法,利用电视课程,让干部们成长起来,成为建设系统的技术员,工程师。”时代在前进,王育才的“教案”也在与时俱进。通过与单位同事一起想办法、出点子,所推出的电视教学不仅让一批技术人员快速成长起来,也让更多年轻人通过电视了解并加入了行业。

生活和工作条件好了,可王育才总是“闲不住”的——1990年,时年56岁的他再次离开北京,接受组织安排去西北建工学院参加党委领导工作。又是近两年的两地分居,他们一个无怨无悔,担负起家庭的重担,另一个一直是“老师”,依然在路上。

“我们互相都看对了人。”

赵红说着,和身边的王育才相视一笑。他们骄傲地说,在58年的婚姻生活中,彼此是不存在矛盾的。“他内向,比较稳,我外向,但遇到棘手的问题,总要听听他的意见。”赵红说起了二人婚姻生活和睦的“秘诀”,而这“秘诀”被王育才总结成了八个字——“知足常乐,能忍自安。”“为什么要忍呢?因为家和万事兴。怎么家和呢?家里一个人有一种面貌,一种思想,一种情绪。不可能什么事大家都一致,有不同,那是很常规的。”王育才口中的生活,是“兼容并包”的哲学,而核心便是知足、包容与互补。

说到互补,赵红拿来了一个精致的手工摆件,上面是11只栩栩如生的天鹅。“这一对儿,是我们老两口,儿子家一对儿,大女儿家一对儿,小女儿家一对儿,还有他们的孩子......”每一只天鹅,代表着一个家人 ,赵红小心翼翼地指着一只只天鹅介绍着,而他们的“艺术生涯”,也在退休后开始了。废弃的药盒、面巾纸、小孩子玩剩下的橡皮泥......这些都是王育才和赵红的艺术素材。王育才善于构思,赵红善于制作,一个个手工摆件,一幅幅立体手工创意画,都在他们的合作中诞生了。美丽精巧的手工艺品装饰了二人的房间,也在各种展览中赢得了许多荣誉。

不过,每当有人来到他们家中,讨要那11只天鹅的摆件,都会被婉言谢绝。

“千万别拿走,这是我们一家子!”赵红捧着天鹅摆件,底座上是一个醒目的标题,“天鹅一家亲”。

在2019年10月1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离退休干部局举办了“牵手五十载,壮丽七十年”离退休干部金婚庆典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金婚逢大庆,王育才与赵红走上了红地毯,在庆典的祝福声中,以茶代酒,激动地喝了交杯酒,圆了他们渴望一场隆重婚礼的梦想。他们结婚时没有婚礼,但回首走过的路,58个春秋俨然交织成了一场漫长而恢弘的婚礼——有象牙塔中的浪漫,有分别时的泪水,有西北风沙里的坚守,有工作时的热忱与笑容,还有来自平静生活的诗情画意与从容。

“一生有你,我感到很幸福!”

“跟你同感!”

面对镜头,王育才与赵红面对彼此说出了酿造于岁月里的誓言。时光在那一刻悄然凝固,而灯光照亮了他们身旁大红中国结上的“福”字,以及墙上二人共作立体手工创意画上苍劲有力的书法诗句: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王育才和赵红老人的爱情,一直在路上,一刻不分离。这是属于他们的故事,属于建设者的故事。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