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思政课教师需提升“亲和力”
2020-01-02 11:15:54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王寿斌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是立德树人、凝心聚魂的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被反复强调,只有“针对性”较强的思政课才最有效果,而要让思政课更有“针对性”,则必须从全面提升“亲和力”入手。所以说,提升“亲和力”是增强思政课有效性、针对性的根本举措和最佳切入点。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组织者、主导者与合作者,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最终取决于教师,因此教师的“亲和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主动聚焦学生,让学生有获得感。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课程内容越是离学生近、离现实近、离生活近,越能得到学生的青睐,融于其间的思政道理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所以,思政课教师必须积极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期待,主动回应他们在学习、生活、就业甚至情感方面遇到的各种困惑,努力帮助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才能让学生有较强的获得感,从而使思政课具有较强的亲和力。

二是积极交流真挚情感,让学生有亲近感。“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思政课天生具有较强的政治性,与普通学生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而其与生俱来的严肃性,又往往会给学生一种距离感;思政课还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学生的接受能力有一定距离;而且思政课内容广、变化快,又在客观上增加了学习和讲授的难度。这些都决定了思政课不容易讲得好、不容易被接受。所以,要让学生能够自觉自愿地走进思政课堂、心甘情愿接受老师的宣讲,思政课老师必须发自内心地、真心实意地爱学生,主动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生活,以真挚的情感交流为纽带,拉近心与心的距离,消除心理上的畏惧与抵触,最终“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是全面展示个人魅力,让学生有崇拜感。教师个人魅力是影响思政课亲和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思政课教师除了要具备人格魅力和综合素养外,单从教育教学的角度看,思政课教师还要具有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教学能力和魅力,能把严肃的问题通俗地说,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地说,把深奥的问题浅显地说,把纯理论的问题生活化地说,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此外,思政课教师如果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博闻广识,讲课时又激情四射、幽默风趣,则更能让学生产生崇拜感,进而提升学生上课、听课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实效性。

四是精心设计深层互动,让学生有参与感。对于任何一门课程来说,单向灌输和照本宣科都是教学大忌。思政课既要重视知识传授,又要致力于价值观的塑造和理想信念的确立,具有更高的政治要求和更为艰巨的任务,因而更不能墨守成规、生搬硬套。要讲好思政课,教师还要善于把思政课从学科体系向教材体系转换,再进一步向教学体系转换,最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来提升学生的参与感。这里的“互动”不只是老师按部就班地生硬提问和学生敷衍了事地随口回答,而是基于精心设计的深层次互动。它既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包括学生与网络、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各类媒体的互动;既包括课堂上即时的研讨辩论,更包括课前的专题调研、采访、整理和课堂上的汇报展示及答辩;既包括课堂上的师生角色互换模拟,更包括聚焦某一话题的嘉宾访谈等。多种多样的课堂互动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始终兴趣盎然、热情参与,教学效果自然大大提高。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