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创新“互联网+”监管机制 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2020-01-09 10:22:50来源:中国建设报

近年来,福建省积极推进监管方式改革创新,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采用“互联网+”监管方式,推进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管理效能,有效落实质量安全责任。

建立统一平台实现全程在线管控

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主线,建立福建省统一的工程项目建设监管系统、建设工程检测管理信息系统、重大危险源和工程质量远程监控系统的“三网系统”,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在建项目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平台,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信息数据支撑。通过对在建工地的在线监管、检测和对预拌混凝土企业的在线监测,实现了对重大危险源的智能防控、精准监管和对结构工程质量的精细化管理。福建省各级监管部门全过程的监督检查执法、企业对隐患的自查自纠等都要在系统上操作留痕,做到全程受监,责任可追溯。

规范监督检查推行“双随机一公开”

推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标准化、信息化、规范化、公开化,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第一,监管工作标准化。实施工程质量安全量化监管,制定福建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动态监管办法》,将涉及结构安全、重要使用功能以及危大工程等突出质量安全问题量化成420条记分条款,其中,房屋建筑工程记分点179条,市政工程记分点241条,对工程项目进行动态考核记分。出台福建省《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标准》,规范监管流程,细化检查标准。“谁来查、查什么、怎么查、几时查、查几次、问题如何处理”等都交由标准来定,解决了监督检查随意性的问题。

第二,监管手段信息化。依托项目监管平台开发“双随机日常监管”子系统,包括“检查人员库”“检查对象库”“双随机管理库”三个模块。省、市、县各级监管部门开展检查,检查人员均从人员库中随机选派,检查对象从在建项目库实时自动生成。项目的检查记录、责令改正通知、违规记分告知等均在系统上操作生成、实时送达,做到线上抽取、过程留痕、结果公开、责任追溯。

第三,监管方式规范化。每季度根据在建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制定监督检查事项清单、监管记分评价事项清单,根据事项清单,随机组成监督组,对工程项目进行监督执法检查。监督机构一方面对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监督负总责,对现场抽查抽测发现的问题发出责令改正通知单、违规事实记分告知单;另一方面,跟踪督促责任主体整改反馈和组织现场复查,负责过程闭环管理,承担单次监督检查直接责任,避免了一个工程从头到尾都由一个监督组说了算的问题,减少监督人员寻租空间。

第四,监管工作公开化。将“公开”原则贯穿项目监管全过程,做到检查对象、检查人员、检查过程、检查结果和成果应用“五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2016年7月正式启用“双随机”监管系统以来,福建省各级监管部门已经随机抽取检查人员约24.4万人次。随机抽查项目1.56万个,累计开展“双随机”检查约9.36万次。目前,各级监管部门每季度对所有在建项目全覆盖监管记分评价至少一次。“双随机”的实施,有效解决监督检查越位、缺位、错位和监管任性、监督扰民、监督不作为等问题,使监管更加透明、公平、有效。

应用大数据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第一,运用大数据加强建材质量监管。在福建省所有建材检测机构的检测设备和混凝土搅拌站的下料平台上安装了监测传感器,利用检测管理系统,自动采集检测机构力学实验数据和检(试)验报告,重点是影响主体结构安全的基桩静载试验数据以及钢筋、水泥检测报告。发现不合格的,系统向项目监督机构自动推送信息,督促跟踪追查,并向工信、市场等部门通报。2019年,福建省自动采集钢筋原材和水泥检测报告的不合格比例分别比2015年同期下降了74.2%和90.4%。

第二,运用大数据强化行业日常监管。对责任主体质量安全日常管理情况采取动态违规记分方式,进行量化信用评价。2019年以来,福建省对责任主体累计记分65.03万分,发出15972份整改通知书。各级监管部门可定期归集系统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对责任主体、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实施差异化精准监管;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模板支架及外脚手架、建筑起重机械等质量安全隐患占比高以及动态违规记分值较高的分部分项工程,开展专项整治;对预警多的检测机构和预拌混凝土企业开展飞行检查。实施远程视频监控,福建省所有较大规模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均安装远程监控设备,并试行远程视频巡查制度,重点巡查高大模板、深基坑、建筑起重机械、外脚手架、高处作业等。巡查人员从企业专家库中随机抽取。

第三,运用大数据规范安全标准化考评。将施工企业日常安全管理情况,包括责令停工、违规记分、安全处罚、事故查处等情况,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依据。考评主体通过系统自动归集考评周期内与考评有关的信息资料,出具考评结果,推送给考评对象并向社会公布。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考评结果和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挂钩。简化改进省级标准化优良项目管理,依据动态监管系统,项目安全动态考核记分值由低至高自动排序,排序靠前的直接确定为省级标准化优良项目。

第四,运用大数据实施奖优罚劣。将碎片化的数据经过整理分析后,用于衡量企业履行质量安全管理职责情况,作为企业信用评价的主要内容,并将信用评价成果与招投标挂钩,让企业今天的行为决定明天的市场。目前,福建省施工企业项目现场质量安全文明占信用综合评价的比重为45%,企业季度信用得分占评标总分的10%。实施差异化监管,将存在较多隐患、信用差的责任主体列入“质量安全黑名单”,限制承接业务,做到“一处受罚,处处受限”。2015年以来,福建省共有142家企业和394名责任人被列入省级“质量安全黑名单”。自实施以来,企业质量安全意识、诚信意识、法人管项目的意识不断提升,“诚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市场导向逐渐在业界形成共识、产生共鸣。

第五,运用大数据推动监督队伍建设。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日常动态监管和评价情况作为其履行监督职责的重要依据,每季度归集系统监管执法数据,对监督机构和人员进行量化考核与通报。对不按标准监督执法的人员予以通报批评、约谈、限制从事监督执法工作等处理,确保监督工作质量。福建省118家监督机构、1502名持证监督人员被纳入系统并接受自动量化考核。同时,为防止监督人员脱岗离岗,保障监督机构执法能力,建立“监督机构及人员考核子系统”,对持证监督人员日常监管工作进行实时监测。2018年度共发现233名持证监督员未在岗履职,对经督促仍未整改到位的22名监督员予以撤销监督资格。

下一步,福建省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有关决策部署,进一步夯实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完善诚信约束机制,全面落实“双随机”监管制度,深化应用“互联网+”监管技术,进一步提升福建省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