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韧性城市和一体化设计——新冠肺炎疫情下对城市建设的思考
2020-02-28 10:28:33    作者:张祺 张帆

timg12.jpg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中国乃至全球的诸多城市重新审视起危机状态下的公民健康与福祉、城市规划与建设、应急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城市韧性话题也随之回到大家的讨论中。

近年来,城镇化浪潮下的人口流动和聚集,极大增加了城市公共卫生安全风险。面对“新冠病毒”“SARS”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一个城市的应对表现,从侧面反映出其物理空间布局是否合理、管理治理是否科学有效、社会协调是否灵活。如何让城市在应对突发性灾难时有成套的执行预案,有充分的应对措施,且事后能迅速恢复活力,是城市韧性建设需要关注的重点。

结合实践,我们认为,城市韧性是一座城市里的个人、社区和系统在经历各种慢性压力和急性冲击下,存续、适应和成长的能力,主要包含7个特质,即反思力、灵活性、稳健性、冗余性、适应性、包容性与协同性。韧性城市的基本框架包含健康与福祉、经济与社会、基础设施与环境、城市领导力与策略4大维度。

众所周知,城市是由多个复杂系统耦合而成的超级系统,高速发展的交通和互联网使得系统内和系统间的连接更为广泛、复杂。因此,基于城市韧性的设计不仅要关注城市子系统各自的运行,更要关注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城市应立足突发事件的影响预期、承受突发事件的能力、突发事件后恢复能力、从突发事件中学习并进步的能力等,来设计并加强城市系统整体的平衡恢复能力。

就实践而言,城市韧性的建立是号召我们所有人通力合作和跨越各自边界一起工作的过程,需要通过融入所有专业设计和工程领域的考量,对所有设计方向进行统筹考虑、有效整合。此外韧性城市还强调规划技术、建设标准等物质层面和社会管治、民众参与等社会层面的结合,以全面增强城市系统的结构适应性,从而长期提升城市整体的系统韧性。韧性城市建设为应对城市危机、保障城市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成为今后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需要说明的是,韧性城市涉及面广,其系统构建需要由单一灾害分析向多灾种耦合评估转变,由单一专业、单一部门孤军作战向多专业、多部门、全社会力量协同作战转变。韧性城市的规划实施除传统城市规划设计、交通、能源、水环境等基础设施相关主力团队外,城市战略、产业经济、建筑等相关专业,尤其是公共卫生、医疗健康等跨学科领域的专业参与,不可或缺。

现行的城市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主要针对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救援,侧重于灾后的恢复和建设。城市韧性的构建则更具系统性、长效性,是在充分尊重城市系统演变规律前提下的战略部署与策略应对,由被动的应急响应转变为主动的规划调控。韧性城市策略涵盖长期宏观战略指引、近中期行动计划以及具体工程实施方案的全过程调控。由此一来,当城市面对突发事件时,才能做到:事前有所准备、事初有效减轻、事中有力控制、事后迅速恢复。

在参与制定韧性城市策略的项目中,我们采用了涵盖战略、规划、行动方案和工程项目的综合性方案。在整体战略与规划方案引领下,通过韧性城市行动工具对落实韧性城市发展战略提出的具体保障措施、行动方案和计划等进行评估,明确近期准备开展的行动措施,以定量化、可视化的分析方式对项目的韧性程度进行排序,帮助城市实现资金和管理资源的精准化投入,切实保障战略与规划目标的落实,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全过程的把控。

高铁与信息时代背景下,城市的流动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新冠疫情突发,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高频次、复杂化的人口流动成为制约城市应急管控的瓶颈。基于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信息化手段,构建城市神经网络传感系统,以精准捕捉人流等城市信息,接入信息互联、数据共享的多种智慧城市监测管理平台,对城市多维空间尺度的疫情风险进行实时监测、趋势分析与研判等应用,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高效且精准的辅助支撑。

韧性城市建设是提升公共安全感的重要方法,但传统韧性城市更多面向洪水、干旱、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领域,对于传染病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研究和策略应对相对不足。《中国城市公共安全感调查报告(2019)》指出,除城市自然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传统层面,公共卫生安全、社会保障安全也是构建公共安全感的重要指标。伴随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公共卫生安全视角下的健康城市建设将成为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敦促我们要从埋头建设尽快转型到前瞻的、综合的、立体的、多专业整合的城市建设模式中来。

(作者单位系英国Arup(奥雅纳)城市创新中心)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