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以劳模带动团队 以创新惠泽行业——江苏聚力打造劳模创新工作室
2020-03-30 16:07:21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徐为军 王 璇


04.jpg

苏宪新劳模创新工作室内景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充分发挥劳模在科技创新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自2014年以来,江苏省建设工会工作委员会进一步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规范深入开展。2018年,江苏省委组织部和省总工会在全省实施劳模创新工作室党支部“双创双提升”行动,即创建劳模党支部、创建党员先锋岗,提升政治素质、提升业务技能。江苏省建设工会迅速响应,积极落实,发挥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的制度优势,有效形成了党工业务“一盘棋”的引领效应。目前,江苏培育出一批创新能力较强、创新成果突出、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既发挥了党员和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又助推了企业科技创新。

“建筑创客”筑就高品质建筑

——苏宪新劳模创新工作室

南京上坊保障房项目的6-05栋楼建筑高度45米,15层,整体结构预制率达65.44%,整体装配率达到81.31%。项目采用全预制装配式结构,时为全国首栋高层全预制装配建筑,更是当时已竣工的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中预制率最高、建筑部品集成度最高的建筑,先后荣膺 2015年建筑施工最高奖项“鲁班奖”和2016年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

面对技术挑战,工程建造伊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项目生产经理苏宪新挑选了一批技术骨干成立了创新工作室,积极致力于推动全预制装配式综合施工技术的创新。这群痴迷建筑技术的梦想家给自己起了个响亮的称号——“建筑创客”。目前,苏宪新劳模创新工作室共有12人,汇集了一批有一定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员工。

苏宪新劳模创新工作室把开展管理创新、方法创新、服务创新和业务创新作为主要任务,将先进管理经验、方法和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措施。通过“传帮带”放大劳模品牌效应,培养出更多的先进人才和管理能手,造就学习能力强、创新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项目管理团队。2016年4月,苏宪新创新工作室被评为江苏省劳动(先进)示范工作室,同年6月被江苏省总工会评为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以技术创新攻克难关

——淮安首个劳模创新工作室

从卫民创新工作室是淮安市首个“劳模创新工作室”,该工作室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淮安市劳动模范从卫民为核心,集聚了淮安市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和淮阴工学院等淮安建筑行业管理部门和高校建筑专业的中青年骨干,该工作室开展的混凝土预制拼装多用塔机基础研究与应用等8项成果获得了市级以上鉴定,6项成果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获国家专利20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编制了国家行业规程和国家工法。

据了解,国内外使用的塔式起重机,大多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每使用一次,就要浇捣一次,造成资源和经济的极大浪费。使用之后如果拆除,建筑垃圾会污染周围环境、占用耕地,如果埋在地下,又会对未来的城市建设造成污染和安全隐患。对此,从卫民提出了“将塔机基础合理分块,由工厂化流水线生产,现场模块化安装,重复使用”的创新思路,并领衔研发了“混凝土预制拼装多用塔机基础”,克服了传统塔基基础的缺陷。该技术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入全国建设行业科技推广项目,目前已在全国200多个地级市得到应用,每年可为国家节省基建投资1亿元以上,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施工图审查数字化系统也是从卫民创新工作室的重要研究成果。此前,由淮安市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处自主研发的“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信息系统”已成功上线运行,赢得了全国首列“施工图审查信息直通车”的美誉。

为进一步创新,2013年,从卫民和工作室成员提出“基于云技术的数字化审图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课题,2015年完成了整个系统的测试。该项目进一步提高了审图效率,缩短了审图时间,实现了在线跟踪、一次报审、多部门并联审查及全过程数字化服务,最大程度利企便民,也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能。项目中电子签章技术的应用,保证了施工图的真实安全,同时实现了施工图防篡改功能,杜绝了阴阳图纸。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