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应对流行性疫病的城市环境理念漫谈
2020-04-07 10:25:48来源:中国建设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引发了一场关于如何让城市环境更安全、更健康、更具韧性的广泛讨论。作为持续关注并实践城市环境规划设计的建筑师应当意识到:城市环境的每一次“升级”,与公共卫生意识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这要求我们,一方面需要以专业的视角观察城市在特殊时期暴露出来的短板和问题;另一方面更需要在反思现状的基础上,主动思考如何完善中微观城市环境相关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机制。

回顾过去:公共卫生需求是城市环境升级的驱动力

回溯历史,公共卫生一直是城市发展和演进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因而与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息息相关。

16世纪,为了避免重蹈之前火灾和鼠疫的覆辙,英国在伦敦的重建计划中就倡导用宽阔的街道取代弯曲的小巷。19世纪,英国议会于184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法案》,在供水排污、垃圾处理、住房建设等问题上均明确了政府的责任和义务。这一事件标志着西方社会公共卫生意识新的觉醒,也是促进近代城市规划理念发展的加速器。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在现代城市管理中的优势日益凸显。2016年,新加坡制定了“寨卡地图”与病媒控制计划,利用全方位、多渠道的监控系统生成疫情数据,从而实现针对较高疾病传播风险地区的联防联控。

上述案例不禁让我们自问: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的城市环境还存在哪些不足?让我们将目光瞄准寻常百姓的生活圈,看一看城市中微观尺度下的应对流行性疫病的环境理念。

关注当下:疫情催生公共环境新需求与行业标准再认识

生活环境应更健康、安全、实用、生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每个家庭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减少外出频次与时间,大家的生活节奏慢了下来,有机会关注并反思目前的居住环境品质。据相关调查,近半数受访业主萌生了换房想法。更好的自然通风、采光条件,成为大家选房时首要考虑的因素。不仅是室内空间,公共环境也面临类似的问题。

由于很多大型公共建筑可开启窗扇的面积有限,室内空气流通几乎全部依赖中央空调系统。当人员过于密集或通风设备疏于清洁保养时,会给疫病的传播埋下隐患。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健康住宅指南”(Housingand health guidelines)中的评价指标,健康住宅每天日照时间需要不少于3小时,其标准高于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中住宅日照时间多于等于2小时(或1小时),在我国即便是在医院、疗养院等需要充足日照的建筑空间,日照时长要求也仅为不少于2小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卫生环境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这要求我们在考虑设施布局时,一方面要以提升百姓生活的便利性为出发点,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关注不同层级中公共服务设施密度和品质,加强专业监管,确保卫生安全。

街角公园绿地是大家放松心情的好去处,绿色植物不仅能带给我们好心情,搭配得当还能起到杀菌除虫的功效。比如雪松等含有大量芳香油的树种,除了能净化空气,还有极强的杀菌能力,可防止病原体传播;茉莉花等花卉不仅清香,还可以抑制空气中的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生长。

交通出行方式与组织管控仍是关键。常规的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往往存在乘客密度高、流量大的特点,特殊时期下可能成为疫病感染、传播的重灾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面对随之而来的复工潮,我们有没有更积极的应对措施呢?

步行、自行车等非机动出行方式,因户外空气流通性最强,接触距离可控,使其成为了短途出行首选。在通勤距离较远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私家车出行,形成移动的自我防护空间。联想和滴滴曾上线过的巴士定制业务,通过出行平台为企业定制专属班车,每辆班车的载客量在10~30人,在特殊时期,相较于病毒在大范围人群中交叉感染的高风险概率,不失为一个相对可控的出行解决方案。

为了有效控制人流,目前许多社区采取仅保留一个出入口的封闭管理方式。然而在疫情防控期间,火灾、地震等灾害性事件偶发,二者之间虽没有必然关系,但我们却不能忽略灾害叠加时,临时管理措施下突发事件能力的交通应急预案。因此,对外联系的管控点尽可能选择设置在通行能力强、与消防等特殊功能通道关系最密切的出入口处,以确保救援力量能够在第一时间顺利施救。

社区实行封闭管理,往往采用临时性的施工围挡、栏杆阻断道路或出入口,道路标识系统缺乏应对灾害等特殊事件能力的短板就暴露出来,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了麻烦。路况的变化不仅要实现线上同步更新,更要在线下设置统一、规范的临时交通标识,并对特殊路段重点设置应急标识和设施。

人本智慧设施的推广与普及迎来机遇。疫情防控期间,由于社区的封闭管理,快递人员只能在社区门口集中“摆摊发件”。快递人员一呼百应,大家蜂拥而至,反倒增加了新冠肺炎接触感染的风险。让人欣喜的是,目前几大物流公司已经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实行了更先进的分拣、配送方式:通过增设末端门店、包裹驿站、快递柜等“零接触”空间,实现快递货物的外投内取。

不仅是物流方式,设施布局也可引入大数据技术等先进技术,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局部交通组织特征,据此优化智能快递柜的点位和数量;增设智能消毒设施,减少病毒物品传播途径;规划机器人行驶路线以及智能感应设施,更快更好将物品送达。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城市公共设施缺乏人性化细节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给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带来了难度。其实,类似人性化细节缺失的问题在城市中比较普遍,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无障碍化应该作为衡量空间质量优劣的一项重要参考。

展望未来:“过往为师”是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理念源泉

向过往学习,是人类最古老、最本能的习惯。从专业角度我们试着梳理了若干城市中微观环境相关的设计理念。

疫情防控期间,湖北省武汉市火神山医院仅用10天就建成并投入使用,我们在再次惊叹“中国速度”之余,是否也应该反思:如果有这样一座大型公共建筑,能够快速转换为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临时场所,是否就能再多争取一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宝贵时间?站在应对危及公共安全的突发性事件的角度,规划设计应考虑一定程度的适应性,要考虑“平战结合”“平灾结合”“平疫结合”等。

社区要有“弹性”,在追求场所环境品质的同时,也要适当兼顾非常时期的非常效用。如设置比例充足的蓝绿开放空间,平时是群众休闲健身的好去处;疫情防控期间,则是群众舒缓身心的减压区,或是灾害发生时挽救生命的避灾场地。

建筑要“灵活”,区位重要的公共建筑,内部空间布局应具备必要的通用性。高密度居住区的配套设施,尤其是大空间建筑,应具备应急医疗、收容、仓储等功能转换的可能性。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和洪山体育馆等大型公共建筑经过简单改造,迅速转换为方舱医院,集中收治了大量新冠肺炎患者,短时间内有效缓解了武汉市的抗疫压力,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与启示。

传统的城市结构多是单中心的同心圆结构,城市发展建设就像“摊大饼”,直接导致职能的单向集中、交通的单向流动等大城市“通病”。相应的,去中心化的网状结构具有双向性或多向性的先天优势,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应更加注重由社区层面自下而上的逻辑秩序。

新时代,城市工作要回归其价值本源,即城市为人而存在。过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多是为了经济繁荣谋划产业、为了形象彰显高筑广厦、为了汽车飞驰拓宽道路、为了疏导雨洪筑堤砌坝……人的安全、健康等基本需求被轻视。为了追求效率和效益,我们过分关注城市的密度、高度和速度,而忽视了城市的温度、风度和韧度,忽视了其作为人的生活家园的基本属性。假如我们一直生活在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垃圾围城等问题纠缠下的城市中,又何谈美好生活、美丽城市呢?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的速度、规模、成就有目共睹。不管是刚进城的人,还是已经在城里的人,其生活方式、固有习惯、思想意识都要及时“更新升级”。面对像新冠肺炎疫情这样威胁公共安全的事件,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冷静与宽容,不慌张、不盲从、不任性,做好城市人、文明人、现代人。编审:周勇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建筑设计所所长 作者:李慧宁、孙书同、葛钰、杨婧、夏骥、鲁坤、房亮、申彬利、刘吉源、王冶)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