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徐志虎:新冠肺炎疫情下对城管执法工作的思考
2020-04-27 14:32:43来源:中国建设报

wuq04138.jpg

徐志虎 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是对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城管执法工作如何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健全体制机制、创新模式方法、提升执法能力,更好地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各级城管执法部门面临的紧迫而又现实的重大课题。

要完善城管执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机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城管迅速启动城管执法Ⅰ级响应机制,强化街面管控,筑牢社区防线,严守输入通道,全力维护疫情防控社会秩序。截至4月13日,全市城管执法系统累计出动36.4万余人次,检查沿街商户、商务楼宇等重点区域及周边道路479.4万余处,发放健康防护、复工复产提示单118.2万余份;出动7.5人次,深入1.3万余个小区开展防控宣传、排查登记和居家隔离服务等工作;出动7900余人次参与入沪口岸、道口和交通枢纽的疫情联防联控,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应当看到,随着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的深化,关系不断理顺、机制不断健全,城管执法能力显著提升,并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践中得到了检验。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特别是承担突发事件任务与履行城管执法主责、服务服从大局与严格规范标准之间方面还有矛盾。执法力量下沉后,城管执法队伍日益成为基层街镇倚重的行政执法力量。按照防疫工作属地化为主的要求,疫情防控工作的任务多由属地区、街镇布置安排,通常都会扩大城管部门职责边界,承担更多的应急任务。市、区两级城管执法部门要设立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性机构,制定疫情防控政策措施,为基层执行“非城管任务”和处理特殊案件提供指导意见,制定执法规范,同时要督查约束可能存在的“权力滥用”,防止简单粗暴、“野蛮执法”。疫情防控过程中,各级城管执法部门不仅要履行城市管理的法定职能,还要配合地方政府、卫生、交通管理等部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必须进一步完善与相关部门的执法协调机制,建立高效快捷的协助通道,有效整合执法资源,发挥各部门专业特长,提升整体应对水平。

要提升城管执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能力

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城市管理工作要遵循“人民利益至上”原则,服从抗击疫情需要和地方政府的工作安排。上海城管在城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机制后,立即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安排城管执法人员参加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配合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公安交管及社区等相关部门、单位参与道口值守、巡查防控和协助社区进行疫情排查和信息登记等工作。有些工作的确超出了基层城管执法队员日常工作的职责范围,需要城管执法人员迅速熟悉疫情防控执法相关法律法规,学习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让社会运行进入“非常态”,城管执法面临新的任务和突发情况,如何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行政应急权力的有效、正确行使,如何在积极采取各种行政应急措施的同时,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的权利,需要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兼顾与统筹。城管执法工作面广、量大,管理服务对象复杂。面对突发重大疫情,要充分考虑到法律的刚性和疫情的特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宽严相济开展执法工作。对制造销售黑心棉口罩、非法销售活禽等严重影响疫情防控安全的违法行为,要依法予以坚决果断打击,从快从严办理;对一般轻微违法行为且及时消除后果的,可从轻或免予处罚;对因管控措施引发群众不满抵触情绪以及民生问题引发的其他矛盾,要切实做好化解工作,充分考虑执法对象的感受和执法实际效果,开展人性化执法、柔性执法,化解民忧、纾解民困,避免矛盾的升级和转化,争取最大的社会效果。

要创新城管执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手段方法

疫情防控对城市管理提出新挑战,特殊时期、特殊状态,传统的管理方式、执法手段难以适应,被动、直接、单一的执法检查模式不再有效,这也给城市管理执法创新提出新课题、带来新契机。面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任务,必须创新执法模式、执法手段、执法标准,适应形势变化和任务需求,为疫情防控、城市治理、民生保障、助推复工复产等贡献城管力量,体现城管作为。

要基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大力推进“智慧城管”建设,通过现代城管执法流程再造和科技含量手段注入,提升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效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上海“智慧城管”对接全市的“一网统管”、“雪亮工程”等平台数据,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使疫情防控工作更加精准、高效。开发运用“城管防疫通APP”,扫码录入店铺人员信息,动态掌握商户开业、经营人员健康状态以及防疫措施落实情况,市民群众也可通过个人移动终端足不出户办理部分城管执法事项,大大提升了街面疫情防控管理实效。

防疫时期的特殊环境,还催生了“非现场”执法的实践应用。依托现代科技手段,对违法行为实施多角度、全方位视频取证,减少现场执法冲突和人为因素,实现“零口供”办案,降低执法人力成本,减少办案风险,提升办案效率。同时,城管执法要顺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要求,调整执法标准,实行审慎包容监管。要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措施,适度减少执法检查频次,营造更加宽松便利的营商环境。要积极走访企业,宣讲政府惠企政策措施,听取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全力纾忧解困;要积极推进落实各项帮扶措施,打通企业复工复产堵点难点,支持各类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复市,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要推进城管执法深度融入城市管理、社会治理体系

城管执法是城市管理的有机单元,城市管理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城管执法更要融入城市管理、社会治理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城管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

城市管理是一个复合系统,城管执法作为其中一部分,必须嵌入城市管理大系统才能更好发挥作用。疫情防控前期,我们按照全市疫情防控总体部署,全力做好街面环境整治和疫情防控。当前阶段,外防输入风险持续增大,口岸已成为上海疫情防控“主战场”,我们有序安排城管执法队员增援机场口岸防疫一线,做好入境人员信息核查、护送转运、防疫宣传等工作,严防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城管执法系统已经成为城市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过程中的重要力量。

社区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单元,本身就应该是城管执法的重点领域。这次的疫情防控,社区更是最基础的防线。上海城管自2016年起全面推行“城管进社区”工作,在各居(村)委会都设立城管社区工作室,构建了覆盖全市的城管执法服务社区、服务市民的网络。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遍布全市的5950个城管社区工作室,成为城管联系服务社区以及做好防控宣传、排查登记和居家隔离服务等工作的“前沿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阶段,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要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相关的政策需要社区来落实,要发挥城管社区工作室的作用,深入社区,与社区居委会、小区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等社区基层组织合力,共同形成社区管理服务的网络,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城管执法只有更深度地融入社会治理的体系,才能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出事件,更加有效地处置各类难题顽症,也才能更好地市民群众服务,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执法实效。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