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绿色建造共筑美丽家园
2020-05-08 10:12:57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冯路佳

水系综合整治、污水处理厂、“城市双修”、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筑人用绿色诠释着中国建造,用绿色点亮美丽中国。

点亮“雄安绿”

作为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雄安新区生态底色,中建二局承建的雄安新区“千年秀林”正和“华北明珠”白洋淀一起成为雄安新区城市组团和板块之间的重要生态缓冲区。

据项目经理王艳革介绍,他带领团队于2019年春天来到项目,主要是因为春季黄金移植时间很短,错过这一时间段就会大大影响苗木成活率,这就要求他们在4个月的时间内完成5900余亩、30万株苗木的种植任务。此外,还要单独给13万余株苗木定位“找家”,这相当于平均每小时要种下104棵树。

然而,苗木栽种结束只是第一步,之后长达4年的养护期才最考验毅力,只有在4次验收结束后保证苗木成活率达到95%,才算真正实现完美履约。“近6000亩林地,光靠我们双腿跑是吃不消的,费时费力不说,效果还不好。”技术部经理詹桢说。2020年春天,詹桢开始带领项目管理人员尝试用“5G+无人机+VR(虚拟现实技术)”开展护林、防火和巡查等工作。通过把5G、VR等技术集中于无人航拍机上,项目管理人员就可以操控无人机对项目标段内苗景兼用林区、反季节栽植区、控根器栽植区、半地下栽植区和果园区等多种功能区近6000亩林地进行实时动态监管、随看随查。“最快三分钟到达指定苗木处,不给森林隐患留‘活口’。”詹桢说,这种方法既节省了人工巡查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又实现了对林地的高效监控,还可以用于观察长势不好的苗木,为其及时提供专业帮助。

沙漠治理迈入机械化时代

荒漠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的国家。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甘肃建投”)以工程和生物治沙相结合的新模式,对沙漠治理进行了积极探索,并自主研发制造出世界首台多功能立体固沙车和牵引式单项固沙机,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据了解,多功能立体固沙车拥有1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已于2014年7月开始沙漠治理作业。多功能立体固沙车可以实现机械化铺设草方格,其速度为一台车1小时铺设5亩草方格,插草深度15厘米,草沙障高度30厘米。与人工相比,多功能立体固沙车的速度是人工的50倍,可从根本上解决荒漠化速度快于人工治沙速度的难题,不仅降低成本、使作业更加规范,而且比人工固沙质量更高、效果更好。

近年来,多功能立体固沙车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民勤县及古浪县进行机械作业,已有效治理5000多亩沙漠,其治沙基地也被列为全国荒漠化防治(机械治沙工程)试验示范基地。固沙只是沙漠治理的第一步,固沙稳沙达到一定程度后,还要种植一些适宜沙漠环境生长的植物,使此区域的植被和生态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恢复。2015年,甘肃建投治沙团队种植完成梭梭、花棒、柠条等各类沙生植物8万多株。通过种植培育,沙生植物长势良好,同时随着草沙障内沙子被固定住后,一些野生植物也随之长了出来,一两年前治理过的沙丘现在已经大变样。

在固沙的前提下,甘肃建投进一步丰富生物多样性,保护沿沙区及绿洲的农田,使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沙漠日光温室、设施农业、旱作农业、光伏与风力发电以及生态旅游等产业,将“专业防沙、机械治沙、科学用沙”的模式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绿色通道”。

打造“绿色公路”

作为重庆市唯一一条被交通运输部列为创建“绿色公路”的示范项目,中铁十五局集团潼荣高速总承包指挥部树立“原始的就是最美的、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的环保精神,大力践行“施工中最小程度的破坏、施工后最大限度的恢复”的治理理念,切实推行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制定环保计划,编制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组织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培训和考核,积极推广环境保护的先进工艺和方法。对施工中产生的废气废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扬尘和水土流失等设立专人负责,从源头减少污染源。

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该项目注重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坚持“零弃方”,表土集中堆放,路基边坡逐级开挖、逐级防护,拌和站租用工业园场地,便道结合地方需求采用合建、改扩建、新建等方式,同时在拌和站和预制梁场设三级沉淀池,生产污水和洗车水需经过三级沉淀后循环利用,力求最大限度节约耕地、节约水资源、减少绿地破坏。该项目坚持“环保、实用、节约”的原则,致力于把梁场修建在成型的路基上,所有管线一律入地暗埋,周边同步植树植草进行绿化,不仅节约了耕地和水资源,更力争让走进梁场的人们犹如置身大自然之中。

一抹抹绿意覆盖了黄沙,一片片林草改变着生态环境……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大自然的底色。在建设人身体力行的绿色实践下,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越来越好,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也越来越美。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