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全国人大代表吴晨:盘活工业资源 激发城市活力
2020-05-28 09:48:44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作者:​周丽

图片1.png

“随着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份额的下降,促进存量工业用地转型升级,改变工业用地用途进行二次开发、盘活工业资源已成为当今新型城镇化场景下,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对《中国建设报》记者表示。

据悉,致力于推动城市复兴,吴晨带来了《盘活工业资源 激发城市活力——推广城市复兴的首钢模式》的议案。

图片2_meitu_1.jpg

存量工业用地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在吴晨看来,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在快速发展,城市内部的产业结构和空间格局也在不断重构,伴随着城市内部新兴产业的崛起和传统产业的衰退,城市旧工业区作为城市内部演变最为剧烈的地域之一,面临着产业的转型与空间的更新。

事实上,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就已明确提出了要有效控制特大城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降低特大城市工业用地比例的要求。数据显示,至2019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60%。

“因此,为适应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趋势,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存量工业用地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在他看来,工业用地利用转型不仅可以丰富土地计划和土地利用转型的内涵,还对提高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的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在此趋势下,应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存量工业用地转型升级?

吴晨对《中国建设报》记者表示,随着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份额的下降,促进存量工业用地转型升级,改变工业用地用途,进行二次开发、盘活工业资源已成为当今新型城镇化场景下,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首钢模式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生动实践

据了解,随着产业升级的要求和当年北京市总体规划的修编,首钢于2010年底全部停产,实现了特大型钢铁企业的搬迁调整,并实施北京首钢工业区改造。

作为国家发改委首批试点项目,首钢探索了工业遗存再利用新模式,改造后的新首钢在国家层面成为助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平台和纽带,并成功推动国家层面城区老工业区重大政策的出台,成为全国老工业区改造的先行示范,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的生动实践。

吴晨对《中国建设报》记者表示,在市级层面,首钢工业区的改造还支撑了北京产业格局升级,成为北京西部复兴与转型发展的核心引擎。“不仅开创了北京市存量工业遗存织补修复新路径,提供城市由增量扩张性发展转向存量内涵式发展的新范例,更是落实北京城市战略定位和北京新总规的战略抉择。”他说。

那么,首钢工业区改造的案例与存量工业用地转型升级又存在哪些关系?

在吴晨看来,首钢模式可作为盘活工业资源、激发城市活力的具有借鉴意义的城市复兴成功案例。

他具体分析道,10年来,新首钢地区“四个复兴”成效显著,冬奥组委入驻及一系列国际、国内重大活动的举办,已在大型工业遗存保护与复兴领域产生重大的国际影响力。新首钢地区城市复兴新地标建设,促进了新首钢地区及北京西部地区经济、环境、活力的整体提升,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在当前全国面临产业转型和存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推广首钢模式,对我国老工业区更新改造及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和现实意义。

八大举措破解推广难题

那么该如何借鉴首钢模式?操作层面应怎样进行?对此,吴晨建议:

首先,应基于城市复兴理论,建立全面系统的工业用地可持续发展框架。具体来看,城市复兴理论作为新时期解决城镇化问题的重要模式方法,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并广泛实践,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模式,为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及相关政策的确立发挥作用。同时,构建可持续发展体系。在盘活工业资源中提出了“以人为本、城市修补、绿色生态、智慧城市”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文化复兴、产业复兴、生态复兴、活力复兴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第二,组建多学科、多专业科学共同体,创建多目标整合的工作模式。组建多学科、多专业科学共同体。在工业资源的再利用中持续开展规划研究及专项设计,形成产学研探索机制。从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维度,推广“战略研究—风貌管控—多规合一—精准设计—组织建设—高效运维”的路径,搭建全面转型的技术创新平台和协调管理平台,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创建多目标整合的工作模式。

第三,推广工业遗存保护与新建建筑融合的方法模式,推进试点工作。总结首钢工业资源风貌特色塑造成功方法,建立“建筑颜值”评价体系(包含“素颜值”、“棕颜值”和“绿颜值”),并可进行量化评估。运用“织补城市”理念,从保存城市风貌的角度,实现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的管控。

第四,推广工业遗存保护、改造、利用的全过程综合技术集成。吴晨表示,工业遗存转化及综合改造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科门类众多,通过系统化的梳理,按照“遗存检测→价值评估→精准设计→结构加固→生态改造→绿色施工→运营管理”的逻辑框架开展相关试点项目实践。

第五,组织编制建设实施导则,吸引国际人才入驻,激发棕地活力。参照首钢模式,从项目实践中凝练出建设导则及指标体系,努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人业结合,积极吸引区域重点发展的体育、科技、文化等人才落户,探索开启人才引领老工业区转型的新时代发展之路。

第六,全国印发《城市复兴的首钢模式建设实施指南》。编制并印发《城市复兴的首钢模式建设实施指南》,全国各地借鉴学习新首钢园区建设经验,结合指南,以各地需求为导向,引导各地工业用地二次利用,激发城市活力。

第七,面向全国推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地考察学习模式。吴晨建议,将首钢作为全国工业遗产改造更新示范区,面向全国工业遗产相关负责人员,全面展示新首钢园区的建设成果。组织培训人员结合园区场景、利用视频多媒体、VR等科技进行讲解,使参观者从多角度,多维度了解首钢园区的相关做法和创新经验。同时搭建线上学习平台,实现数据共享,线上线下同步学习。

第八,组织专题讲座,实现新首钢园区建设经验的深入解读。组织专题讲座,面向全国专题分享新首钢园区建设经验。为更深入地解读新首钢园区建设经验,针对不同专题内容组织相关讲座,进一步阐述“四个复兴“的实施路径,在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全面解读。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