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将一批不起诉的串通投标罪案件,经上海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移送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处理。案件涉及工程招标项目30余个,企业60余家。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依法对涉案企业和相关责任人予以行政处罚,处以罚款,对其中3年内发生2次及以上串通投标行为的近一半涉案企业,并处取消其一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目前已发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听证告知书。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要求,全市工程招投标监管部门要应用大数据技术进一步提升招投标智慧监管效能,针对围标串标精准打击、持续发力、行刑联动、严查严处,久久为功,营造一流的公平、公正法制化营商环境。
此前,2019年7月至8月,上海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建设工程领域围标串标、转包、挂靠、出借资质等顽症专项整治检查。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牵头上海市发改委、公安、财政、审计、国资管理、市场监管等关联部门,共同建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管和联动处置机制,并建立健全围标串标行为的信用惩戒机制,以从根本上杜绝围标串标行为。在此次专项行动中,重点检查四大方面问题:是否存在组织实施恶意竞标、围标串标、虚假投标等违法活动的情形;是否存在以威胁、利诱等手段强迫他人参与或退出投标,以及强迫他人中标后放弃中标或转包的情形;是否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寻衅滋事、恶意投诉,或以投诉、信访、举报相威胁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是否存在转包、挂靠、出借资质等违法行为。
上海市把制度创新作为筑牢“防火墙”的重中之重。招投标过程中采取严格投标人代表要求和投标保证制度,规范招标人集体决策机制,完善施工评标办法,优化投标资格设置等举措;招投标执法中采取现场执法与市场执法联动,升级围标串标甄别系统软件,对拒不承认违法行为的投标人从重从严处罚等举措,多维度打击围标串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