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走群众路线 建长效机制——山东聊城打造农村改厕规范升级新样板
2020-07-28 14:14:02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作者:姜贤俊

按照省、市安排部署,山东省聊城市高新区实行“标准化管理、智能化运行、科学化处理、全程化跟踪、规范化提升”的“五化”新机制,打造“自动化、花园式”的新站点,创建“移动式无害化处理,资源就地闭合利用”的新模式,投入2200多万元,提前一年完成全区21907户改厕任务,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0%以上。2019年8月29日全市改厕后续管护现场会在高新区召开,先后有河北等地的一些县市、区、县到高新区学习改厕经验;2019年11月21日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督查调研组在现场调研时给予了充分肯定。聊城高新区结合实际、不断创新,以扎实的举措打造了农村改厕规范升级新样板。

谋划工作真心,落实工作耐心,改厕成功赢民心

改厕初期,面对繁杂的改造工程,高新区有条不紊、按部就班,从“群众认可不认可、方便不方便、满意不满意”出发,赶赴先进地区学经验,深入基层一线搞调研,站在改厕前线攻难关,三年内顺利完成改厕任务。

(一)尊重群众意见,算好经济账,为改厕做好保障。2016年农村旱厕改造启动后,高新区按照“三个十”原则开展调研,即每个乡镇至少选取三个村,每个村按照村民收入水平分类抽样10户,上门调研改造场所,听取群众意见,制定改厕工作计划,为改厕做好政策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带领镇村干部,多方考察厕具制造企业,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研究鲁西平原农村院落情况,分析农村家庭收入水平,对改厕补贴进行了细致测算。经反复论证,最终确定每户在省市各补助300元的基础上,高新区再补贴400元,每户总共补贴1000元,基本覆盖改造成本,为改厕工作的顺利进行筑牢了财政保障。

(二)试点先行先试,打好第一枪,让改厕有章可循。将韩集镇后姜村作为高新区改厕试点第一村,抓住“由点及面、村委带头”的关键,成立区、镇、村三级工作专班。专班虚心听取村“两委”意见,在先行改完20户的基础上,通过村“两委”的带头示范,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改厕工程。区、镇、村三级联动,各自发挥方案制定、组织协调、执行落实的作用。由区镇村三级监督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改造,1个月内完成全村100多户厕所改造。在完成改厕后,后姜村继续扩大战果,把改厕充分融入到村内“四改两通环卫一体化”设施建设中,陆续利用扶持政策对基础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在后姜村从省定贫困村向山东省第二批美丽村居“梦幻后姜”的蝶变中,这场“厕所革命”成为关键一招。

(三)攻坚疑难问题,搞好全覆盖,使改厕服务民生。虽然后姜村改厕试点顺利完成,但问题依然存在。针对安装不到位、地面硬导致人工作业难、厕具埋深不够、群众使用不规范、零部件毁坏等问题,高新区坚持“问题就是着力点、解决问题就是推动工作”的理念,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进行改厕施工培训,规范施工流程,选用小型机械施工,强化施工督导和验收;健全改厕台账,明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抓指导、镇村抓监管的责任体系。另一方面,改厕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每户都会遇到不同问题。针对这个难题,高新区以极大的耐心,组织人员摸清农户实际,调试储水桶位置和深度、踩踏板高度以及出水量,方便老人、儿童及冬季使用;加强使用管护知识的普及,教授群众规范使用方法,提高厕具使用寿命和便捷度。这一贴心举动,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

着眼长期效果,关心群众诉求,变废为宝成现实

三分建、七分管,长效管护的好效果才会考验出公共服务的真水平。高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本着“便民惠民利民,不给群众添负担”的原则,以“三年”为一个“疗程”,先后投入1500万元对改厕后管护问题进行常态化“诊治”,为全区两万余户改厕家庭提供了“全覆盖、全链条、全天候”服务。

(一)宣传培训为先导。采用便民服务卡、宣传海报、广播、网络等多种途径,动员各镇、村组建宣讲小分队,邀请第三方企业,进村入户、集中培训,让老百姓充分了解后续管护服务内容和制度,帮助群众掌握厕具正确使用方法和日常管护办法。让群众与政府主导的管护工作达成共识,减少随意倾倒、厕具损坏问题,激发群众配合工作的自觉性。实现“政府出资保障,第三方运营服务,百姓监督受益”的动态监管、长期服务、规范提升的目标。

(二)移动处理为实招。面对村庄布点多,建设污水处理厂难度大的现实困难,高新区配备一套由18辆小型三轮吸粪车、一辆大型抽吸车、一辆无害化作业车组成的一体化移动式抽吸处理系统,覆盖全区农村厕所。专业吸粪车直接驶入村镇巷道,为农户抽取粪污,然后运送到镇级处理站,由“移动式无害化处理车”进行无害化处理。移动式处理车,可24小时连续自动作业,有效降低粪污COD和氨氮含量,通过脱水处理变粪渣为粪饼有机肥;液体可达直排污水处理厂的标准,或用以浇灌苗木果树。通过这种方式,用最小的成本、最便捷的手段实现了粪污的资源化利用。

(三)绿色站点为堡垒。作为“户收集—村转运—镇管理—区监督”中的重要一环,按照“自动化、花园式”的理念和标准,各镇选取合适位置,规划建设了粪污无害化收集处理站点,为抽吸处理车辆、作业工人提供了“根据地”。这不仅提高了第三方服务公司的作业质量,而且杜绝了粪污抽运处理过程中出现的二次污染和乱倾乱倒等现象,探索出粪污“移动式无害化处理,资源就地闭合利用”的有效模式。

用好科技手段,创新工作思维,厕所管护有新招

科技手段不仅改变的是工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改变政务服务的思维。高新区作为高新技术集聚区,在改厕工作中也使用了高科技的“杀手锏”,产生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为改厕管护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科创动力。

(一)智慧平台,遥控式操作。高新区借助科技优势,引入上市企业先进技术、设备,在城中区建设了“智能化后续管护互联网+大数据”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在收储设备上安装监控定位系统,全程监控行动轨迹,实现对入户抽吸过程的可视化监管,避免随意倾倒现象。借助平台打破时空界限,在城区指挥中心,即可感知几十公里之外农户家中粪污处理情况,轻松解决了厕具维修慢、粪污排放难和处理难等顽疾。

(二)智能运行,链条化作业。借助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形成了区镇村“三位一体、共建共管”的联动机制。农户只要扫描二维码点击报抽或报修,平台就对48小时内接收的信息进行分析,制定最优路线,派出车队上门抽取。抽取完后,根据平台大脑对大型抽吸车、镇级处理站负荷的分析,自动指挥抽吸车队将粪污送至大型抽吸车或镇级处理站,最后由“一体化作业车”完成粪污分离无害化处理。实现“农户即时在线报抽、报修,第三方上门服务”协同运行的目标。

(三)智联数据,标准化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系统管理平台中沉淀了大量报抽、报修数据,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抽吸周期、易损部件、维修时段、车辆运行、粪污处理效能等环节的规律。在此技术的辅助下,进一步加强作业人员培训的精确度,进一步提高管护服务的标准度。通过信息系统实时更新改厕台账、智能化监管,有效链接线下管护队伍和监督电话,确保“厕所满了有人抽,粪污处理有人管,厕具坏了有人修”。

经过近几年的创新探索和积累总结,聊城高新区形成了成熟的“五化”运行机制,在改厕长效管护、改善人居环境、改进群众工作、大数据智慧政务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把“小”厕所的改造升级,做成了涵义丰富的“大”文章。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