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中华水塔现祯祥——青海省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纪实
2020-08-19 10:07:47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朱燕敏

人人都希望住有所居。住房安全有保障不仅是老百姓生活美满、安居乐业的基础,承载着憧憬与希望,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是党中央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困难所实施的一项重大惠民政策。

青海省是三江之源,被誉为中华水塔。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深入学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中住房安全有保障这一目标,优先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4类重点对象危旧房改造,同时将一般户危旧房改造纳入省级财政补助范围,有力保障了农牧民住房安全。

“十三五”以来,在农牧民危旧房改造政策支持下,全省约80万名农村贫困群众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实现了“住有所居”。雪域高原展现出“困者安其居、居者乐其业、业者兴其村”的新农村面貌,农牧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又迈进了重要一步。

加强组织领导

全力推进脱贫攻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是重中之重,已经进入倒计时,决不能犹豫懈怠,发起总攻在此一举。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始终从讲政治的高度谋划部署行业扶贫工作,将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全力推进。凡涉及这项工作的重大问题,均提交厅党组会及厅务会研究审议决定。2016年以来,厅党组会、厅务会、专题会、现场观摩会等多次举办,集中研究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焦点、难点问题,总结有益经验,分析研判形势,逐级传导压力,层层夯实责任。厅党政主要领导聚焦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主动安排、靠前指挥、一线督战,为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和行业扶贫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财政、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技术标准和制度措施,强化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分别指导各地做好危旧房改造对象精准识别、危旧房等级鉴定、技术指导、质量安全和资金筹措等工作。

2020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总体部署,制定印发《2020年全省农牧民危旧房改造巩固提升工作方案》和《青海省农牧民危旧房改造脱贫攻坚“补针点睛”专项行动方案》,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全面“完成任务”和“资料交账”查漏补缺,持续开展农牧民危旧房改造“回头看”大排查,扎实落实问题整改,进一步巩固农牧民危旧房改造成效。

精准锁定对象

确保改造不漏一户

在海拔超过4400米的果洛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果洛州”)达日县,有一支被当地农牧民称为“大山里的共产党员”危旧房改造工作队。他们用心、用力、用情将党的声音传到基层,将党的好政策落到实处。这支由主管副县长昂秀带领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监理单位专业人员以及各乡(镇)长与村干部组成的队伍,牢记党中央精准扶贫的要求,克服工作人员少、经费紧张、服务半径大、高寒缺氧等困难,以“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作风,对全县9乡1镇农牧民住房逐村逐户全覆盖开展房屋安全等级鉴定工作,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详细掌握全县农牧民房屋安全等级情况,及时对住房安全不达标的农牧民危旧房实施改造。

从漫天飞雪到花开花谢,春去秋来,工作队历时近半年时间,终于完成了全县农牧民房屋安全等级鉴定工作,确保脱贫攻坚“清零”任务按时完成。

青海省地域辽阔,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13。尤其是青南牧区地广人稀,农牧民居住分散,项目施工期短,危旧房改造实施难度较大。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把住房安全各项措施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到人。为精准锁定改造对象,各地结合客观实际,采取多种方式推进住房安全等级鉴定实施——有技术力量的自己组建团队;有资金保证的聘请第三方机构;无技术无资金的借力当地建筑施工监理队伍……从河湟谷地到三江源区,从农区到牧区,逐镇、逐村、逐户精准识别,全省确保房屋现状清、对象底子明,危旧房改造“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今年年初以来,青海省坚持“五级书记抓扶贫”工作机制,按照“鉴定安全、改造安全、保障安全”三种类型,再次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状况逐村逐户现场核验,做到核验一户、登记一户,全省14.54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了住房安全有保障。

实施分档补助

有效防止建房返贫

实施危旧房改造,建设资金从哪里来?会不会出现因建房返贫的情况?这些是农牧民群众最关注也是最担心的问题。

“一开始说危旧房改造时,我还很担心呢。本来家里经济状况就紧张,盖房不光是钱难借,有了外债的日子就更难了。后来,听说县里根据实际情况分类,我这种建档立卡贫困户且无自筹能力建房的农户,每户一次性补助资金45000元。自己不用花钱就能盖新房,好政策真是惠及到我们身上了!”2018年年底,通过危旧房改造政策住进新房的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向化藏族乡达隆村贫困户李生军正式脱贫。在各项政策帮助下,他家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青海省将农牧民群众“不因建房返贫”作为危旧房改造重要底线,依据改造对象贫困程度、房屋危险程度和改造方式,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和一般户执行不同资金的补助政策。同时,通过整合援建资金、扶贫资金、地方配套资金等,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房补助标准普遍提高到每户3.5万元以上。

2017年,西宁市湟中县(现湟中区)对全县265户无建房能力的特困户,由村“两委”组织施工队伍完成建房任务,由各地政府兜底解决住房安全问题。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通过扶贫融资贷款和各级配套资金,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补助资金每户5.5万元,实现了群众“零自筹”解决住房安全问题。

2018年至2019年,青海省积极落实行业扶贫“补短板”资金,全省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补助标准提高到农区每户5万元、牧区每户6万元,全面保证了这一群体危旧房改造任务的落实。从制定分档补助标准、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补助资金,到保障深度贫困地区资金筹措、兜底解决无能力建房户补助资金,一系列政策不仅有效减轻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资金筹措压力,更避免了因建房举债返贫现象的发生。

强化技术服务

协同高效推进任务

农牧民危旧房改造工作专业性强、内容繁杂,基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工作人员少、技术力量不足。乡镇一级村镇建设机构普遍不健全,从事农牧民危旧房改造工作的人员多为兼职或大学生志愿者,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参差不齐。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农牧民危旧房改造顺利推进和实施成效。

为切实解决基层工作的实际困难和技术难题,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加大帮扶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农牧民危旧房改造政策业务培训。针对果洛州提出彩钢房技术鉴定工作存在困难,及时组织省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专家,赴久治县举办彩钢房住房安全鉴定及维修加固培训班,通过入户现场示范教学、现场技术指导,有效帮助基层解决因专业人员缺乏、技术力量薄弱导致彩钢房鉴定工作推进缓慢的实际困难。

创新工作方法,加强行业内部协同作战,整合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精兵强将,抽调全省已脱贫摘帽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业务骨干,分为9个工作小组赴果洛州、玉树藏族自治州各县开展帮扶和指导工作,教政策、教方法,帮助两州有针对性地补齐农牧民危旧房改造“短板”,协同推动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扶贫“清零”工作,确保脱贫攻坚路上不让任何一个地区掉队。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和“补针点睛”专项行动,全厅8名厅级干部和41名处级干部连续三个月深入乡镇、进村入户,分片包抓督办帮扶,举全厅之力推动农牧民危旧房改造查漏补缺和巩固提升工作落实落细,为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奠定坚实基础。

注重实施成效

住房品质不断提高

2019年夏,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向化藏族乡达隆村村民靳成良喜迁新居。阳光透过玻璃,照进瓷砖铺设的走廊。屋里亮堂又干净,跟一年前那座D级危房相比,无异于天壤之别。

“要不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哪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孤身一人的靳成良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通过农牧民危旧房改造项目,享受到4.5万元建房补助资金。乡政府和村“两委”考虑到其无能力修建,便帮忙联系了建筑工匠,由靳成良与之协商并签订承建合同,盖好了3间大瓦房。

通过实施农牧民危旧房改造,过去随处可见低矮、破旧、无安全保障的土平房、危险房,如今都变成了宽敞结实的砖木房、砖混房,贫困群众住房安全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农牧民群众的安全意识逐步增强,在新建住房时自觉采取增设上下圈梁、构造柱等抗震措施,房屋抗震性能不断提高,住房质量显著提升。

2016年以来,青海省实现了在较强地震中住房零倒塌和人员零死亡的抗震设防目标,与2010年玉树地震农牧民住房严重损毁造成巨大损失形成鲜明对比,农牧民危旧房改造经受住了全面检验。

与此同时,改造后的农牧民住房由满足基本居住条件,逐步向完善给排水、供暖、供气设施以及配套建设厨房、卫生间、洗澡间等宜居方向发展。围护结构保温层、被动式太阳能暖廊等节能设计逐步普及,人均居住面积由2010年年底的22.24平方米提高到2019年年底的39平方米,住房品质和使用功能得到同步提升。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