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土坯房一去不复返
2020-08-19 10:16:07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刘雨东

“某某村穿破鞋,地瓜蔓子当鞋带,地瓜叶子当糠菜……”这首童谣是对我的家乡昔日贫穷落后面貌的真实写照。那时候,家乡人深为童谣中的内容而感到羞愧,出门在外也极少提起。

我的家乡是位于胶东半岛的一个小山村。记忆中,那是一个贫穷落后、环境极度脏乱差的地方,家家茅草屋、户户补丁裤,一年到头锅里也难见到点油水。至今,我脑海中仍清晰地记得儿时吃过的野菜汤、地瓜面窝头和地瓜干。

生活过得如此艰苦,住房更不用说。家家住的是土坯房,一般都是3间,条件稍好一点的人家住上了4间,极少数的住5间。这种房子基本上都是用泥土和小麦秸秆做房顶,借助麦秸中间有空隙且不易腐烂的特性,雨水落在上面后自然沿坡面滑落,通过阻挡雨水,起到保护房子的作用。

这种房子,虽然冬暖夏凉,但麦秸经三五年日晒雨淋后,依旧会腐烂。如果不及时修补或更换,遇到大雨天气,屋里就漏成了“水帘洞”。在父亲的带领下,我们家展开了一场小小的“战斗”。父亲爬上屋顶,我和妹妹一人扶梯子、一人递塑料薄膜,母亲则忙着把和着麦秸的泥土装进水桶里递上去。尽管父亲是堵漏的“老把式”,但常常这边刚堵好,那边又开始出现“敌情”。屋里摆满了盆盆罐罐,母亲见炕上的被子湿了一大片,又折回屋里去忙活,一边接雨水、一边查漏点。一家人忙得狼狈不堪,累得气喘吁吁。这样的场景,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时,真希望能住上小楼房。

后来,村里人合力在村东头垒起两座土窑,将从山上采集来的石头放在里面烧石灰,灰渣还可制成石灰砖。这个时期建房,大多都是石头与石灰砖的结合物。但房顶的变化依然不大,依旧是用麦秸覆盖,条件稍微好一点的人家则将房顶的下半部分加上几层瓦,这已经算是最好的住房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我们这个小山村,村里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家有了自留地,开始做起了小买卖。村里有想法的人,开始在窑里烧砖,将泥砖坯放到窑里烧一段时间,黑黑的砖块就出来了。那时一窑仅能烧百十来块,加上大家不太懂技术,烧出来的砖块又黑又大,有的还变了形、裂了纹。因此,盖一座砖房子需要很长的时间。记得第一家砖瓦房上梁封顶时,全村的父老乡亲就像赶集一样去现场观看,不少邻村人也前来看“稀奇”,如过年一般热闹。

常言道:“富不富,看瓦屋。”20世纪90年代,农村生活条件有了更大的改观,家里的土坯房换成了全砖到顶的砖瓦房,红砖青瓦在绿树掩映下充满诗情画意。但乡亲们并不满足这些,想着法子要搞好住房建设,部分村民拆掉了瓦房、建起了平楼、装上了玻璃门窗,既漂亮又气派,土坯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我因常年在外工作,极少回老家。犹记得2000年,我惊喜地发现别墅式楼房在村里拔地而起,上下两层各四间,独户独院,高大气派,墙上贴着大理石或瓷砖,远远看去富丽堂皇。热情的乡亲拉着我进院子看了看,里面的装修设计完全可以与城里的楼房媲美。

从土坯房到砖瓦房,再到现在的楼房,一步步的跨越、一步步的跃升,无不彰显着农村面貌的蝶变。

再后来,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出台,村里的道路也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门前的土路,被硬实平整干净的水泥路替代,道路两侧种上了樱花树,装上了太阳能路灯。樱花盛开时,引得不少村民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在蜜蜂的嗡嗡声中,村民们穿着彩色衣裳在树下拍照留影,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通了路,交通就方便了。以前,村民都是踩着泥泞走很远的路到村东头的马路边去候车。前几年,公交车直接开到村里,每天两班,很方便。再后来,家家户户靠着种大棚蔬菜、搞养殖发家致富,买上了小汽车,出行越来越便捷。

不仅如此,家家户户还接上了自来水、净化水,用上了水冲式厕所,就连高铁也从村子经过。现在住着宽敞了,出行方便了,村民的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高,“精准扶贫”让村民们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变……

夜晚,沿着新修建的水泥路遛弯时,碰上了好几位正在录短视频的大叔和大婶。明亮的路灯下,在音响、耳麦和专业话筒等专业设备的支持下,他们或唱或说,还伴有恰到好处的动作,引来不少观众围观。

远处,万家灯火的乡村是那样迷人。望着那一排排彰显着乡村变化的二层小楼,我在想,虽然还有一些人暂时没有住上如此别致的楼房,但是我坚信,这一天不会太远了。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