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24字工作法”让生活垃圾分类在县域落地生根
2020-09-04 14:36:11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陈勇 颜军 郑涛

山东省滕州市作为山东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城乡生活垃圾日均产量900余吨。

gaojy0925.jpg

在垃圾分类推进方面,该市坚持因地制宜、先行先试,紧紧围绕宣传、分类、处理、运行四个关键环节,创新实施“广宣传、全覆盖”“分得清、标准明”“善处理、尽其用”“常态管、长效抓”的“24字工作法”,打造分类收运闭环管理体系,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水平,促进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让生活垃圾分类在县域落地生根。

“广宣传、全覆盖”

提升认同感参与度

垃圾分类是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滕州市从培养群众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入手,开展深入调查和广泛宣传,扎实做好垃圾分类的第一步。

深入开展随机抽样调查。滕州市发放调查问卷8万余份,调查人群覆盖机关单位、学校医院等。

持续开展“五进式”宣传活动。通过报纸、电视等平台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方式和标准,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家庭、进商场,开展面对面、零距离宣传。累计开展“开学第一课——垃圾分类进校园”等各类宣传活动200余(批)次,发放《垃圾分类倡议书》《垃圾分类小常识》等宣传资料15万份,形成强大的宣传态势,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创新开展体验式主题宣传。以枣庄市级环境教育基地、滕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体验培训场馆为载体,依托垃圾分类体验馆、垃圾分类科普主题公园,打造“室内+户外”立体式宣传,搭建垃圾分类互动体验式平台,让市民群众在互动体验中感受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全流程,提升认同感。目前,已接纳群众约30余万人次,市民知晓率、参与度不断提高。

“分得清、标准明”

促进分类转运标准化规范化

滕州市按照“大分类、细分流”“先试点、再推广”的原则,规范运转,稳步推进。

统一标准。学习借鉴先进地市垃圾分类收运模式,结合本地区生活垃圾实际,制定出台《滕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滕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将生活垃圾按“四分法”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4大类,分别对应蓝色、红色、绿色、灰色四种不同颜色,为启动实施垃圾分类提供了标准依据。

配齐设施。滕州市将垃圾分类工作列入年度政府工作“20件惠民实事”,逐年加大资金投入,累计列支专项资金6000余万元、配备各类分类容器4万余个、设置公共收集点400余处、投放垃圾分类智能设施16套、购置配备垃圾分类收运车辆60余辆,逐步配齐垃圾分类设施设备。

试点先行。结合前期创建完成的39处垃圾分类示范点,在城区75条主次干道门市商铺进行专线收运试点。

“善处理、尽其用”

推动无害化资源化

垃圾分类处置、利用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滕州市在垃圾分类的终端处理上,广开渠道、精准实施,推动分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对于可回收物,依托再生资源公司进行资源回收处置;餐厨垃圾,采取政府特许经营模式,实行统一密闭收运、集中处置;其他垃圾,使用机械式炉排垃圾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理,确保达到无害化、减量化;有害垃圾,统一收运后,交由具有资质的综合性危废终端处置服务商进行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大件垃圾,由大件垃圾处理中心对废旧家具等大件垃圾进行拆解粉碎和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对建筑垃圾进行加工处理,制造建筑骨料,广泛应用于制砖、路面铺设等,实现资源化利用。

“常态管、长效抓”

形成科学长效管理机制

推行垃圾分类,以“开端分类清、中端转运快、末端处理强”为目标,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

建立常态化服务队伍,成立全市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和垃圾分类管理中心,指导全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负责垃圾分类工作的督导调度、业务指导。建立专业化运行平台,按照“统一收运车辆、统一人员着装、统一技能培训、统一分类标识”的标准,抽调专人专车,组建分类收运专线,实行“登记、建档、入户、宣传、指导、收运”6同步的“N+1”垃圾分类收运体系。

建立长效督查机制,实行定期调度督导制度,健全部门管理监督协作机制,及时通报情况,分析问题,加强督促指导;利用报纸、电视、政府门户网站等平台,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提升社会公众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知及参与水平。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