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创新体制机制 实现政府工程高质量发展
2020-09-25 10:32:44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冯路佳

2020年对于深圳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既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深圳,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强。40年来,从滨海渔村到“创新之城”,一批批建设者用令人瞩目的“深圳速度”,见证了一段从无到有的传奇历程。

改革是深圳的“根”,创新是深圳的“魂”。敢闯敢试、勇为人先成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基因。2002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负责除水务和交通外的市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在全国率先推行政府工程集中管理模式。这一创新举措,充分体现了政府工程集中管理模式的优势,基本实现了政府工程管理的规模化和专业化。

“2019年,我们制定了《政府工程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5年)》,提出了4大举措、20条措施,为政府工程高质量发展绘制了‘路线图’‘时间表’,列出了‘任务清单’。”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署长乔恒利表示。近年来,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着力推进政府工程投资决策、工程建设、运行维护全生命周期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努力创造一流,打造精品,提高建设效率和效益,实现政府工程高质量发展。

创新建管模式提速高质量发展

作为由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负责建设、深圳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重要民生工程——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一期项目是深圳市新型建管模式的生动体现。

从空中俯瞰,该项目“苑中有园,园中有院”,一连串“凹”形体量互相错动,形成连续、动态的半围合空间结构。“我们希望带给公众一座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医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设计师刘瑞平表示,“我们将3000床住院体量进行分解,以降低建筑尺度,并两两组合以提高医疗效率,互相错动以退让出距离并围合成空间,最终形成了由4组‘凹’字形单元组成的连续动态的空间结构。深圳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因此采用挑檐、遮阳、架空等手法,沿建筑内部设计数道风之走廊,形成多层次的生态环境,减少医院后期运营的能耗。”

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一期项目根据其特点,采取了专业性和权威性相结合的招标方式,这在深圳并不是个例。一些重大项目如深圳音乐学院、深圳金融文化中心等,还会开展设计方案国际竞赛。“随着高质量发展的稳步推进,全面提升政府公共工程设计品质已成必然。为了建设符合社会和市民发展需求的医院项目,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加强前期规划,管控设计变更,吸引国内外优秀设计资源参与政府工程。”乔恒利说。

“深圳市建工集团将把中医院光明院区一期项目建造成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高品质医院、国内中医院项目建设标杆工程,力争将其打造为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项目。”深圳市建工集团相关负责人以该项目为例,分享了企业质量管控体系和项目工程质量创优经验。据了解,深圳市建工集团具有丰富的医院类项目施工经验,近年来相继打造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2项医院类鲁班奖。作为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而来的企业,该集团充分发挥“军人血统,国企基因,民营机制”的优势,坚守质量至上不动摇、咬定科技引领不放松。在工程质量保障上,该集团通过“四化管理”“四个禁止”,从根本上保障项目管控到底、工程质量不失控。目前,该集团坚持开展科技创新,在专利、工法、科技成果方面处于区域领先地位,向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方向发力,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当前,在“双区驱动”重大战略机遇下,深圳各政府工程通过系列改革创新,质量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中医院光明院区一期项目也并非个例。近年来,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致力于打造“建设单位管控,监理咨询服务,总承包组织实施,第三方巡查单位实测实量、评价考核、专家抽查”的建设管理格局,取得了显著成效。解决因参与方过多带来的工程管理“碎片化”问题,变传统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为项目内部人员之间的协调联动,降低信息和资源壁垒,使得组织更为高效,提高建设单位的管控力和影响力。

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在中医院光明院区一期项目现场,一个“抹灰机器人”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它不仅可以行走自如、自动切换墙面,还可以达到亚毫米级的定位精度,并获取BIM(建筑信息模型)信息优化施工结果。“我们建立了智能指挥中心,打造智慧工地。”该项目负责人表示,除了抹灰机器人,项目还采用了实测实量机器人、装配式高效制冷机房、PM530系统等智能化技术手段。这些技术手段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质量、有效保障了施工安全。以PM530系统为例,它是复杂施工环境下多塔吊协同作业碰撞报警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塔机之间的运行状态,对塔机的危险状态进行预先报警提示,帮助塔吊操作员避免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的严重甚至致命性事故。

此外,BIM技术在辅助图纸会审、工程量统计、全程建模维护、管线综合设计和场地布置模拟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BIM技术已经逐步深入到包括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等各个方面,提供可视化参考依据,有效协助了现场施工,成为提升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竞争力。”该项目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深圳市积极探索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大力推行绿色建筑以及BIM技术应用,率先发布《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政府公共工程BIM应用实施纲要》及配套的指引和标准,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全专业推行应用BIM技术。目前,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正在探索建立纵向贯穿政府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横向聚焦投资、进度、安全、质量管理的BIM应用体系。

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2019年4月24日,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一期项目临时党支部成立。党支部直属党员16名,分别来自参建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总承包单位及所属劳务班组。

“党支部充分发挥了服务功能,促进项目生产经营并引领项目文化建设。”项目主任、党支部副书记程建辉表示,项目党支部发挥优势,配合项目监督好现场安全、思想教育等工作,并协调对外关系,健全群团组织。此外,项目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头雁”作用、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心聚力、加强联动、同向发力,加强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不断提高工作成效。

近年来,深圳市建筑工务署重点打造“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飘在工地上”特色党建品牌,以重点工程项目为依托,由工务署项目派出人员以及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负责人员中的党员干部组建临时党支部,加强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目前已经建立30个临时党支部、8个临时党小组,管理党员613人,基本实现了在建项目的全覆盖,有力地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和功能优化。此外,工务署积极开展“党建+质量安全”活动,两年来共开展活动110余次,进一步强化了对质量安全、工期进度的管控,各项目攻坚克难的意识明显增强,敢于担当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刚过了40岁生日的深圳特区正值盛年,它包容开放、兼收并蓄,一直在创新中发展、在坚守中前行。尽管风口更迭、世事流转,深圳一直在迎接属于自己的新时代。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