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以务实作风回应群众期待
2020-10-28 09:55:33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陈晓龙

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收官阶段。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保持对人民群众新期待的积极回应,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是未来一个时期加强并改进政府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如何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继续锐意进取、主动作为,让广大农村群众产生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笔者认为,广大基层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必须以务实的工作作风,把群众需求刻在心里、真抓实干,才能确保群众的期待真正得到回应。

以务实的作风了解群众“想什么”。只有“心”走到群众中去,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赢得群众真诚的掌声。要了解群众“想什么”,就要“察实情”,认清脱贫之后的群众生产生活现状、实际困难和新需求,多听群众的呼声、诉求声。在工作中,对涉及群众利益的事,要一件一件去了解;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要设身处地去感受,既要思想保持活跃,又要与群众保持一致。

以务实的作风走访群众“要什么”。在基层工作中,极少干部走访不够深入,不仅背离了工作初衷、损害了党群亲密关系,更无益于摘帽后农村发展的长久之计。要了解群众“要什么”,就要继续保持脱贫攻坚工作中不畏艰苦、直至最前线的做法,朝着群众所期所盼呼声急的方向,到群众矛盾最突出、工作最薄弱、发展最不平衡的地方去,把情况摸清楚,把症结分析透,才能彻底了解群众最迫切的需求。

以务实的作风明白自己“干什么”。工作要务实、要“干实事”,就必须有全心全意、竭尽全力的决心,必须有敢想、敢干、敢担当的精神。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中央所提“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疫情防控、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新形势下,扎实做好农村新兴市场培育,打造新型经济产业链条,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组织与转移,实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回应广大农村群众的期待,是广大基层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的职责使命。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需,唯有以务实的作风,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为群众谋福利”中,才能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实现与乡村振兴最有效衔接,交出一份有温度、有质量的民生答卷,不负百姓、不负时代的万千期待。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