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做幸福路上的“守护人”
2020-10-28 09:55:48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赵向东 申衍莹

“党的政策真好,姬书记真好。要不是这样,俺们娘儿俩现在不知道会是啥样。”在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武王街道北孔庄村,提起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驻村第一书记姬莉,有一户贫困家庭总是赞不绝口。

户主杨小雨今年58岁,视力残疾一级(双目失明),与82岁的老母亲张达英相依为命。由于年事已高,张达英行动极其不便,生活无法自理,需要有人随时照顾。

之前,张达英一直全心照料着杨小雨;而今,变成了杨小雨照顾年迈的母亲。娘儿俩除了土地流转有些收入,剩下几乎全靠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救济金度日。

来到杨小雨家时,姬莉看到了这样一幕场景:正屋三间、东屋两间,虽不属危房,但白灰完全脱落,墙壁黄土斑驳;窗户为老旧木格式,窗棂残缺不全,一块塑料布遮住大大小小的窟窿;院子未经硬化,坑坑洼洼,杂草丛生,由于刚刚下过雨,褐黄色的地面满是泥泞,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夯土院墙脆弱得好像一推就会倒掉似的。推开房门,屋内光线昏暗,没有一组像样的家具,到处乱糟糟的。在一个小隔间里,张达英躺在窄木头床上昏睡着。杨小雨在屋子里小心踱步,生怕撞到什么。

怎么帮扶这家人?姬莉意识到,改善居住条件是杨小雨一家最迫切之需。她立刻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领导汇报情况,召集两位村干部,围绕杨小雨一家实情共同想办法、找方案。

他们确定,首先硬化院内地面,为杨小雨创造安全的活动环境。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领导以及姬莉等人努力下,透水砖、盲道砖、水泥、沙子等建筑材料被一车车地拉来。村“两委”干部随即安排施工人员进场,实施地面硬化。考虑到杨小雨日常生活需要,姬莉特意叮嘱施工人员,在通往厕所和大门口的方向加铺盲道。

盲人的生活有很多特点,比如:室内物品摆放不能随意改变,必经通道不能堆放杂物,常用的生活用品要放在随手可及之处……杨小雨有些耳背,必须大声说话才能听到。每回交流,姬莉都要加大嗓门。定期在杨小雨家打扫卫生时,对于屋内物品的摆放,姬莉常常先用手机拍照,以确保物品最后准确归位。

夏天的窗纱、冬天的棉帘、雨天的房顶、雪天的清扫、换季的衣服……甚至跟小商贩约好定期来家里了解生活所需、如何送货上门,姬莉事无巨细地为杨小雨一家操着心,从一点一滴开始,尽最大努力解决困难。

夏天,最让姬莉揪心。每次风雨过后,姬莉总要到杨小雨家转一圈,看看房子有什么破损。一次暴雨后,姬莉发现他家门楼出现裂缝,便马上联系村干部查验情况,同时告诉杨小雨不要出门。

在征得同意后,姬莉迅速找来村干部,合力推倒门楼,排除险情。随即,她抓紧联系专业施工队伍,重建了新的门楼。

交流中,姬莉发现杨小雨经常到屋后晾晒衣服被褥,要走过一条杂草丛生、坑洼不平的土路。尽管距离不长,但姬莉感到,路上一去一回,磕磕绊绊对他来说也有不少危险。

姬莉马上联系区残联,请对方现场查勘,申请了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改造项目。她又与村“两委”干部以及附近群众一起动手清理了土路上的杂草,平整了地面,协调车辆运送施工用水。最终,在施工人员与众人共同努力下,杨小雨家门前近百平方米的土路得到了硬化。

这下,杨小雨的基本生活空间有了保障——安全、畅通、无阻。

给杨小雨一家帮过多少忙,姬莉早已记不得。但是,“贫困户的事无小事”“不让一户贫困户在脱贫路上‘掉队’”,这些信念却始终深深印刻在她的脑海中。

“带着感情去扶贫,才能让扶贫更有温情。”这是姬莉留在扶贫日记上的话。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