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 技术与文化赋能高品质住宅建设
2021-01-13 10:02:41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作者:刘知己

新的建筑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改变着中国城市的容貌,同时,人们对美好居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但在现实生活中,因住宅设计建造不合理影响购房者幸福感的话题一再被提及、讨论。在此背景下,如何使住宅设计符合现代购房者日益变化的生活习惯,成为亟待解决的行业难题。绿色、创新、蕴含文化内核、具有地域性和时代性、能为城市结构带来附加价值,并最终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建筑模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技术赋能

让房地产业回归人文关怀初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王蒙徽撰写的《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解读文章中指出,提升住房品质,完善住房建设标准规范,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提高住房设计和建造水平,建设功能完善、绿色宜居、健康安全的高品质住房,不断改善人民群众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

新时代,新要求。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下,在节约能源资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现实需要中,以住房为主的建筑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如何积极回应时代要求,如何通过技术赋能,推动住宅在功能、绿色、健康方面的品质提升,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中的一道必答题。

从客观来看,技术层面目前存在两大难点需要突破:一是新旧动能转换下,传统低技术营造是否适应住宅全生命周期;二是差异化的互联网思维下,居住建筑的空间非适宜性更易暴露。

因此,营造技术的主动创新成为解决以上难题的重要手段。只有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民居”营造技术,才有资格追求建造过程与结果中的精神意义,才能使整个住区及其每一套房子更快走向真正的“独立”,真正意义上具备自主更新、自主迭代的实力,而不被成本、建造周期和市场趋势所绑架和决定。

中国有“构木为巢”的上古神话,西方圣经中有建造“巴比塔”的传说。古往今来,空间的建造过程,始终是人类生产生活中凝结复杂技术集成与智慧结晶的一项重要社会活动,而建造结果则体现着人类通用技术的应用集成及精神追求。

中国古代的建造活动同样体现了物质形态之外的精神追求。如成书于北宋的《营造法式》主要编撰目的就是规定当时宫殿、寺庙、官署等官式建筑的规范标准。书中约定的“材份制”主要是“官本位”的衡量标准,为民居在建造的技术体系和标准设置了物理上限。

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的结合,诞生了房地产业,使普通人有了通过“购买”获得坚固居所的机会。这是人本主义思想给社会行为带来的巨大进步。勒·柯布西耶有句名言,“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在当时是歌颂现代住宅的高效、舒适化与便捷,用来比喻现代住宅,一如彼时给群众生活带来巨大方便的机器,是普通人的“好帮手”和能力延伸,使其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现代住宅的设计与建造,开始有了更多积极的社会学意义。

改革开放之后,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点燃了全社会的建造激情,迅速补齐了历史短板:从1996年至2016年的20年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住房的自有率从不足5%提高到85%以上,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突破36平方米。解决短缺之后,住宅作为“家”的精神属性开始回归。

与此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进一步激化着房地产业的“金融证券化”倾向,使周期极短、利益极大成为房地产业建造行为的指导原则,房子变成入场参与金融数字游戏的筹码,高负债与高周转变成同业竞争的制胜法宝。

与之相伴的是对于环境资源和能源的粗放消耗。据统计,我国城市建筑的平均寿命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只有30年~40年,一个建筑平均100年内需要建造和拆毁2~3次,经历2~3个生命周期。同时由于大量交付的是毛坯房,二次装修造成的资源、能源的重复浪费触目惊心:一套毛坯住宅的生命周期内,平均隔墙拆改率95%、电路改造率80%、水管改造率68%。

还算不上住宅的无差异毛坯房,成为漠视人性与困顿的代名词,让房地产业失去了人文关怀的初心。三四线城市在房价不高、溢价不足的宏观背景下,更使普通住宅理直气壮地背离先进技术,更不必说去主动探究技术建造过程与结果的精神意义。唯有通过技术赋能,回归民居精神的人本属性,才能使住宅不再囿于这一困局,成为更有意义的创新产品。

传统施工建造方式下的住宅一旦完成建造流程交付,其使用空间的形式就被固定下来,无法灵活适应,住房质量和居住品质也很难随着时代进步而提高。为此,2012年、2015年,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同部分头部房企与日本日中建筑住宅产业协议会合作,先后分两批启动中国百年住宅示范项目建设,并由中国建筑科技集团牵头进行了相关技术体系的研发与设计。目前,这些研发成果已在包括珑翠园项目在内的全国近百个新建项目中应用推广。

现在,一系列可以延长住宅使用寿命的技术措施已成为珑翠园项目打造“健康百年”目标的核心技术支撑体系。主要有:功能灵活可变与户型全周期可生长、同层不降板排水的承重结构骨架体系设备管线分离、延长主体结构寿命措施、健康环保建材、内装系统与部品部件的装配式建造策略、减隔震技术以及全寿命定期维护维修等。

在户型全周期可生长方面,珑翠园项目强调建筑、结构、设备的三位一体整体考虑与精细化设计,给变化留有空间。采用同层不降板排水措施,提高厨卫空间的灵活可变适应性。通过结构优化,最大限度解放内部空间,实现全寿命周期内功能自由变化。在延长主体结构耐久年限方面,项目建设中主动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水泥用量不少于320公斤/立方米,将钢筋保护层厚度增加40%(不同构件分别增加6毫米~15毫米)等措施,将主体结构使用寿命延长至100年。在承重结构骨架体系与设备管线分离方面,珑翠园项目采用了卫生间集成管井和墙体排水技术,实现了结构不降板的同层排水技术,使填充体(Infill,卫生间设备管线)与结构体(Skeleton,主体结构)相分离,其排污横管和排水支管均在本层敷设,功能上实现了卫生洁具布置的灵活性和卫生间使用面积的灵活调整。

在迈向健康之家的思路下,珑翠园项目采用了多种新颖的营造技术来提升住宅的健康评价指数。不仅采用顶供冷、地供暖的冷暖双气入户技术和地下水同井回灌循环系统的清洁能源,户内还引进国际认证的知名品牌净水设备,多重过滤、深度净化自来水以及在厨房下水池下方安装厨余垃圾粉碎机,快速处理绝大部分厨余垃圾。此外,为解决屋面漏水问题,项目的坡屋面采用德系直立锁边铝镁锰金属屋面系统,全面提升屋面的防水隔热性能。

文化赋能

让住宅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解读文章中指出,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加强建筑设计管理,优化城市空间和建筑布局,加强新建高层建筑管控,治理“贪大、媚洋、求怪”的建筑乱象,塑造城市时代特色风貌。

聚焦房地产领域,居住是人类生存与生活的最基本需求,居住建筑的创作与建造、使用过程,鲜明地体现出其时代性和地域文化特征。

但现实情况是,我国的住房商品化进程发展至今,“商品化”3个字更多意味着金融证券属性和品控标准属性,其本该蕴含的文化内核、地域性和时代性日渐式微,生活方式的差异化追求让位于空间产品的同质化与“千城一面”。那么,在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要求下,如何在快速城镇化中通过住宅设计创新来化解这些矛盾,实现一套住宅的百年传承,成为需要直面的时代命题。

我们习惯称呼居住空间为住宅,但其另一个更为真实的称谓——民居,却越来越少地被提起。事实上,居所不仅仅是“居住的机器”,更应包含着文化、艺术与人情,居住空间营造应是深厚的人本主义哲学呈现与营造技术集成。民居一词恰恰充分体现了这一内涵:民者,民心、民俗;居者,居其所也。民居一词,超越了居所的功能属性,赋予了更为厚重的人本主义关怀。那么,又是什么将这两个词完全割裂开,甚至在一个时代的潜意识里形成了普遍认知?

需要反思的是当代背景下的住宅设计,和在设计行业中弥漫着的“设计标准化”的思维方式。在资本的喧哗与全球化的脚步声中,当代居住建筑已将功能从千变万化的生活形态与地域特征中剥离开来,就像一份快餐,不讲“锅气”,只有标准的“健康搭配”,一如维生素片的成分表,精明地以毫克计算着“居住所需”。一番标准化设计操作之后,居住建筑成为缺乏独立性的、缺乏自主性的、没有生命力的“金融工具”或者居住机器。居住建筑的风格化“标签”看似变化多端,实则千篇一律,对文化和地域性特征的刻意忽视,最终导致“千城一面”的情况。

40年的住宅商品化历程,成功解决了城市人口人均居住面积不足的问题,标准化营造所要应对的刚需时代已经过去。面对改善性市场,或者说真正的生活与住居需求,越发需要让当地文化在居住建筑中重新回归,建造住宅准确地说就是建造民居,而民居在每个地方都有它自己的地方独特性。当代民居设计,需要从挖掘地方文化特征入手,为当代民居赋能、赋魂,探索出这种文化特征所孕育的建筑形式是什么。

基于这种反思,珑翠园项目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应从当地的文化特征,包括自然地理、文化地理、行政地理、交通地理等方面去入手研究,从历史和地方文化中雕刻出属于当地的建筑风格、居住环境,包括户型,都应当被赋予当地生活的传统习惯,呼应周边环境,成为合城设计集团在当代民居创作实践中尝试“去标准化”思路的一次重要探讨。更重要的是,通过践行“文化赋能”理念,使得项目最终不仅在物质上,更在文化上成为当地城市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项目所处的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是中原地区向闽台一带移民的肇始地和集中地,自古文风昌盛,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为“河南省十大文化强县”之一。

相较河南本身特征鲜明的中原文化而言,固始县既传承溯源于斯,自身特征又十分鲜明,别具一格。这些固始当地独有的自然、人文和乡土文化特征,都在珑翠园项目的创作之初有所体现,其建筑风格、小区环境,甚至包括户型被赋予了当地生活的一种传统习惯。

一方面,项目在规划总平面布置时,抛弃了在常规项目上的中轴对称与大广场、大景观,将建筑与景观环境主动“打碎”、化整为零,因地制宜地解决朝向、对景和步行交通网络问题。

另一方面,固始当地山河相间、植被茂盛,项目通过坡顶起伏的天际线营造山峦叠嶂的住区形象轮廓,北侧高层顶部结合电梯间冲高与机房,设置“峨冠”,进一步强化山形起伏的印象。

提到固始的人文基因,其最重要的成分就是“根亲孝道”。对此,项目围绕孝道入手的两个切入点成为设计中的具体灵感。

其一是对于固始特有家庭生活方式的剖析。固始作为根亲文化之乡,首重孝道与家族团圆和睦。因此,在客厅打造上,项目通过优化结构受力体系和框架支撑位置,在端部向景客厅创造出7.9米超面宽尺度的无柱空间。南向客厅的户型,南向面宽也达到了7.5米,且南侧阳台有条件升级为7.5米双开间阳台,满足节日团圆期间的多重家庭活动需要。

其二是对于状元吴其濬在固始丁忧守孝8年,修筑《植物名实图考》故事的理解。1821年,吴其濬因父亲丧事开始在家丁忧守孝,第2年起在史河边购买大片田地,“堤上种桃八百株,栽柳三千株”,同时建茅屋数间,命名为“东墅”,半藏农具半藏书,亦种奇花亦种菜。因此,项目特别注重内部景观的打造以及各式植物的丰富搭配,此外,景观系统营造也充分考虑层次感,园、苑、院三重景观。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