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加大统筹力度 坚持分类施策——广东省全力抓好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
2021-01-14 09:57:57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岳建轩

垃圾分类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部署、着力推动的“关键小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垃圾分类关系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都有着重要意义。

wuq1169.jpg

近年来,广东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大全省统筹力度,坚持分类施策,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全程管理、全链提升、全域推进、全民参与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全省公众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明显提升,垃圾分类正引领着低碳生活的新时尚。

2020年12月10日至1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广东省总结交流了强化全省统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经验做法,部署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系统谋划 强化全省统筹

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多次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专题研究贯彻落实意见。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全省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省委书记出席会议并作全面动员部署,省、市、县区、街镇、村居五级党政“一把手”参会。省级层面成立由省长任组长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全省21个地市均成立由市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

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广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广东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明确广东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原则、目标和措施。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分三个梯度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搞“一刀切”。广州、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对标世界一流湾区先进水平,2020年基本建成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体系;珠三角其他城市对标国内先进水平,全面提升垃圾分类处理能力,2020年基本建成了一个示范区,到2022年实现至少有2个区垃圾分类全覆盖;粤东西北城市对标国内平均水平,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垃圾分类实施路径,到2025年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指导各地对标省示范创建指引,以1个重点示范加N个同步推进的模式开展示范区、示范街道建设,以点带面、从线到片,带动全区域有效提升。

部门协作、齐抓共管。广东省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动靠前,在宣传、源头减量、资源回收利用等领域协同部署推进,强化行业支撑。省委宣传部建立垃圾分类宣传联席会议制度;省教育厅推进垃圾分类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省文明办、团省委通过“五进”活动、“拾分美丽”志愿行动等助力垃圾分类宣传;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邮政管理局等部门部署源头减量工作,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加大快递包装治理力度;省农业农村厅牵头做好农村垃圾分类部署工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开展日化行业产品包装增加分类回收标识试点;省商务厅出台专门方案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成立广东省生活垃圾分类技术研究中心,在技术研发提升、资源整合运用、分类体系构建、源头减量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权威性的技术服务、技术数据和技术支撑。积极争取到亚洲开发银行支持,启动广东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政策体系及绩效评价机制技术援助项目,通过研究国内外及省内珠三角和粤东西北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情况,探索建立成熟完善的垃圾分类管理“广东模式”。

sunyf112.jpg

精准施策 加强科学管理

法治强基、刚性约束。根据垃圾分类的新形势新要求,及时启动《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条例》修订工作,修订后的《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聚焦生活垃圾分类难点堵点问题作出一系列规定,突出生活垃圾分类的全过程管理,加强、细化各环节的分类工作要求,增设“源头减量”专章,明确电子商务、外卖、快递、旅游、住宿、餐饮的垃圾治理行业责任,努力实现良法善治。

顶层设计、精细管理。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牵头统筹推进,针对各地推动工作中反映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聚焦全程分类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加强指导,出台餐厨垃圾收运处理指导意见,制定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指引、分类投放与收集设施设置指引以及居民区、办公区、医疗机构等主要场所垃圾分类工作指引,强化全方位、全流程政策保障,为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操作指南。

设施支撑、全链提升。着力建设简便易行的分类投放体系,规范作业程序,完善配套措施,让群众分得明白、分得方便。着力建设完善匹配的分类收运体系,加快配足分类运输设备,科学布局并及时升级改造压缩站、转运站等设施。21个地市均已配置厨余垃圾收运车辆,加快推进示范片区内分类收运工作。着力建设能力充足的分类处理体系,全省共建成生活垃圾处理厂147座,总处理能力14.1万吨/日;建成规模化集中式厨余垃圾处理项目25个和一批小型厨余垃圾处理机,日处理能力近1万吨。全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95%,焚烧处理能力占比超过2/3。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全省经商务部业务平台备案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超过5100家。

定向督导 提升分类实效

分层督办、提升效能。广东省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都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重要任务进行整体谋划、定期调度、重点督办。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成立工作专班,实行挂点联系指导,每位厅领导分片包干,挂点1~3个地市,压实属地责任。强化部门联动,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垃圾分类的要求,推动相关单位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职责。指导各地将垃圾分类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文明城市创建、城市精细化管理等工作统筹推进,健全激励奖惩机制,完善考核评估体系。

分类培训、提升能力。将垃圾分类作为全省市长(书记)城建专题研究班培训课程,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专题授课。举办全省垃圾分类专题培训会,重点对各地主管部门和示范片区负责人进行专题培训。成立省垃圾分类培训学院,选取有条件的地市成立培训分院,整合行业优势资源,创新培训模式,对垃圾分类管理者、环卫作业人员、物业服务人员、志愿者等精准培训。开通垃圾分类技术咨询热线,加强线上线下互动。

分级评估、提升水平。广东省制定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办法,其中广州、深圳纳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46个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城市进行评估,对珠三角其他城市和粤东西北城市设定不同的指标评价体系,每季度进行评估,及时向地市政府通报评估情况,强化分类指导、层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责任。按照省“督检考”计划,垃圾分类关键任务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检查,通过到现场、察实情、看效果,真正帮助基层推动解决问题,提升工作水平。

全民参与 推动习惯养成

精心组织、全面动员。制定全省垃圾分类宣传报道系列实施方案,分阶段、分系统逐项下达“任务书”、明确“时间表”。创建省级校园垃圾分类教育基地,多个地市编制垃圾分类教育读本,将垃圾分类作为开学第一课,大力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将垃圾分类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创建测评体系;纳入《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立体推进、营造氛围。统筹省市县各级各类媒体资源,在重要版面、时段开设垃圾分类专题专栏。组织发动全省90多家重点网站、400多家政务公号、65家重点互联网企业和“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等,大力推送转载垃圾分类稿件。2019年以来,共推出垃圾分类系列宣传报道近30万条(次),日均滚动刊播约850万次公益广告,累计开展志愿服务宣传活动4600多场次,营造了垃圾分类新时尚浓厚氛围。

党建引领、下沉服务。探索建立“党建+”垃圾分类模式,以社区为着力点,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构建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志愿者、居民等广泛参与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将垃圾分类纳入党员回社区报到开展服务事项,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带头先行,推动垃圾分类从基层治理难点成为撬动社区治理的有力支点。疫情防控期间,垃圾分类联动协作机制,为社区疫情防控提供高速有效的组织保障;垃圾分类动员体系,为疫情防控科普搭建直达家庭的宣传渠道。垃圾分类基层工作体系直接转化为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

广东省各地按照分类推进、示范带动的安排,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广州、深圳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珠三角其他城市不断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垃圾分类处理能力;粤东西北城市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实施路径,支撑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在垃圾分类的实践中,全省不同区域层次的代表城市先行先试,探索形成了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