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家乡的“小康桥”
2021-01-28 10:28:47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孙福英

我的家乡在东北的一个小山村,这里水源丰富、河流纵横,是浑河、清河等发源地,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小河默默地流过村落。流过村边的小河,虽然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是也给村民们的出行带来许多不便。

在解放前,这些小河上大多没有桥,平日里村民们出行可以踏石而过。可到了夏季几场大雨过后,河水就会猛涨,那时就是有天大的急事,也只能望河兴叹。解放以后,许多条小河上逐渐建起了桥梁。这些桥梁虽然都不是很宽,仅能容得下一辆小轿车通过,但这些小桥对于两岸的村民们来说却至关重要:平时方便出行,关键时刻就成了救命桥。村民们将这些桥取名为“幸福桥”“解放桥”“向阳桥”等,就是蕴含着感谢共产党、感谢新中国的意思。听奶奶说,二叔小时候有一次患急性阑尾炎,疼得在炕上直打滚,吃止疼片也不管用。那几天正下着大雨,河水暴涨,爷爷赶着马车拉着二叔,就是从上游刚刚建好的桥过了河。到了镇上卫生院,二叔及时做了手术,总算是脱离了生命危险。

可是由于条件所限,当时建的桥梁还远远满足不了两岸村民的需要。以我所在的村子为例,距上游的“幸福桥”有五里多路,距下游的“向阳桥”就更远了。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村民们出行还是穿河而过,不去绕路走桥。河水里垫的石头被乡亲们称为列石,这些列石就是村民们的“桥”。

我当年上学、放学、下地帮父母干活,都是从列石上过,可以说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们都是踏着列石长大的。不过我们那时却将走列石当作一件快乐好玩的事儿,小小的脚丫如蜻蜓点水般在一溜石头上飞快掠过,转瞬间就飞奔到了对岸;当然,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那就要穿着湿鞋湿衣服回家被家人数落一番了。可是对于村里上了年纪的人来讲,走列石就是一件很苦恼的事了。他们每迈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否则滑入河中湿了鞋袜倒是小事,若是跌上一跤却是大事了。村里的大人们挑重物过河,往往嫌走列石不方便,干脆脱掉鞋子,蹚水过河。村里的马车、拖拉机也常常在河里走,由于河槽不平,有时会陷入河中,有一次拖拉机陷入泥沙中,村里出动了一半的人力,用杠子绳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车拉上岸。从此,村里就不允许驾驶员再开拖拉机过河了。

那时,我们村也曾经有过桥,村民们叫它“独木桥”,而我们这群孩子则叫它“水中桥”。那时村民们放倒了河岸上的一棵大树,砍掉枝丫、横摆河上,两端垒起石块,这座独木桥就建成了。作为简易桥,这座独木桥相对列石要稳定许多,当时也给人们提供了很多方便。小河涨水,河水漫桥而过,因此我们称它为“水中桥”。但独木桥和列石一样,都经不起洪水的冲击,赶上有一年发大水,这独木桥就被冲得无影无踪了。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高。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村村通”改造提升工程,一条条高质量的乡村公路通往一个个村落,在道路经过的一条条小河、一道道沟渠上修建了结实美观的水泥桥。这些桥梁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人们从顺畅的桥面上走过,多会感慨过去的艰难,庆幸现在不需要因为过桥费脑筋了。

我们村也终于有了自己的桥,这在外人看来不过是小事一桩,但对于我们村来说,却是村民们盼了几辈子的大事。村民们将这座桥取名“小康桥”。大家都说,“小康桥”这个名字取得好!小康桥连接着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我们走在“小康桥”上,就是走在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