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巧手绘雍容——北京雍和宫大街建筑风貌整治专项设计回顾
2021-02-26 10:13:00

□孙书同 周勇 王宏杰 鲁坤

雍和宫大街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是北京市东城区崇雍大街整治提升工程的首期示范项目。崇雍大街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起雍和宫,南至崇文门。大街所在的天坛至地坛一线文物史迹众多,历史街区连续成片,是展示历史人文景观和现代首都风貌的形象窗口。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街历经数次建筑风貌整治工作,均未跳出“涂脂抹粉”的惯常做法和思路限制。建筑风貌整治技术团队(以下简称“技术团队”)以综合系统的视角,重新审视这条北京老城内的城市干道,统筹考虑历史文化保护、居住环境、交通出行、公共空间、公共服务、对外交往、文化展示、旅游形象等多种要素在建筑风貌整治工程中的落实。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技术团队协同其他专业设计力量,由之前单纯的物质环境空间设计向社会、文化、经济等多维度拓展。

多维度开展公众参与

雍和宫大街项目将公众参与放在首位,坚持“一个中心”的原则,即“以人民为中心”。项目组在规划编制的全过程中开展了多样化的公众参与活动,在“崇雍共治”计划中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力图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为了进一步全面提高雍和宫大街公共空间品质,激发公众参与空间更新的积极性,项目组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东城分局的支持下,开展“崇雍工作坊”“认领你的街道”等设计竞赛活动,面向社会征集雍和宫大街沿线公共空间优秀设计方案,后续把征集到的优秀思路、创意等融入到实施方案中,在宣传老城保护理念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雍和宫大街沿线公共空间建设。

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项目组多次向北京市东城区政协、东城区文联的古建、书法、民族宗教、法律等各行业专家请教,在吸取多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对方案进行改进与提升。同时,项目组向公众进行方案宣贯、议案征集,与街道相关机构人员、小巷管家、志愿者等进行交流,鼓励大家以填写纸质问卷、使用微信小程序反馈等方式,为雍和宫大街整体环境提升出谋划策。

在方案实施过程中,项目组采用了沉浸式设计的方式,通过驻场设计师500多天一家一户的拜访,对居民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调整,兼顾“大家”“小家”,实现街道提质和人居环境改善双赢。在一期工程完工后,部分居民反映,虽然街道风貌变得古香古色,但是更应该保留一些个性化的设计。因此,在二期改造中,项目组及时回应百姓需求,根据建筑风格的定位,为居民提供了48种个性化的门窗菜单、12种牌匾菜单,邀请居民参与到设计中。设计师与居民反复磨合沟通,将每户居民对街道、建筑的情感和生活需求纳入考量范围,提高了方案的认可度和参与度,既满足了居民与商户的个性化需求,又实现了“和而不同”的街道风貌。如今,龟背锦、灯笼锦、套方等各具特色的门窗木格图案,已经在雍和宫大街上“现身”,而家家户户的现代生活,也在“老”房子中热热闹闹地开展起来。

项目组专门在项目现场设置方案展示厅和公众参与体验场所,以展示崇雍大街历史概况与最新规划思路,将规划方案制作成丰富多彩的各类展览、图解、模型等,发挥规划知识普及、公众宣传、规划释义、互动交流等作用。

多层次展现历史风貌

项目组在方案设计阶段,根据历史资料及街道的老照片对每栋建筑进行了研究,挖掘其风貌内涵。根据文化内涵、现状本底特征和发展愿景,雍和宫大街从北至南依次定位为“慢街素院、儒风禅韵、贤居雅巷、文旅客厅”。

参考相关历史资料,雍和宫大街北侧整段历史风貌基本以四合院居住风貌居多,一路向南,民国风格、拍子式铺面房等形式逐渐增多,整条街道呈现多元共荣的特征。但在历年的“贴皮”整治中,这些特色的风格建筑因统一式的改造失去了个性,难以展现。在此次建筑风貌整治工作中,设计方案提取雍和宫大街历史上曾经有代表性风格的建筑,结合现状的特征,以“京华剪映、街区新生”为设计目标,从北至南展现了由古朴向现代、由生活向商业逐渐过渡的建筑风貌。在重要的胡同口节点位置,对一些特色历史建筑进行了恢复性修建,保留了历史记忆。方家胡同口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项目组通过挖掘历史信息,发现清代造币厂宝泉局旧址曾在此处,因此设计了一处“宝泉匠心”景观节点,激发人们进一步探索街区的兴趣。建筑师在仔细比对老照片时发现,此处曾经是一处非常有特色的历史建筑,在与商户反复沟通后,结合现状对建筑使用功能进行了恢复性修建。对于该建筑前的公共空间,结合方家胡同,采用特殊设计的铺装样式,体现宝泉局造币及方家胡同机械制造的文化渊源。

在工艺和细节上,项目组以保护好老城街道的一砖一瓦为目标,重点探索了老旧建材回收利用的方式。在施工中,项目组要求对大街原有的铺地砖、瓦、墙砖、木构件等进行了回收利用。雍和宫大街二期工程共使用了旧砖55万块、旧瓦13万块,旧材料利用率约占80%。

通过500天的精心打磨,大到雨水口、砖雕、门墩,小到空调机罩、旗杆盒等物件都有了单独的设计,甚至连各家各户门边的古铜色门牌,也经过了12稿的推敲设计,拥有专属的“雍和”印章LOGO。正是一处处细节的反复打磨,雍和宫大街沿线建筑才完美地诠释了“文风京韵、大市银街”的整体定位。

多专业协作系统施治

在建筑风貌整治工作中,项目组充分与交通、景观等部门协调配合,将环境提升与建筑改造结合实施、系统施治。

协同景观专业打造文化景观。通过对4200余平方米的违法建设进行拆违,将更多的城市空间还给道路,优化了步行空间。建筑师与景观设计师密切配合,对占道的构筑物进行清理,保证充足的通行宽度和连贯的通行流线。结合文化景观,利用拆违封堵后的场地,塑造了“雍和八景”的文化景观节点,在展示大街文化的同时,也为市民增加了活动场所。

协同市政专业,实现建筑与城市设施一体化改造。通过“电箱三化”工程,将环境设施与建筑进行一体化改造,对108处电箱设施进行布置和隐藏。为了实现无障碍通行、步行空间零障碍的目标,结合危房改造,将小型电箱预埋进建筑墙体内,将大型电箱结合景观节点的设计进行景观化隐藏。实施“多杆合一”工程,将街道上223根杆件整合为77根,大大节约了步行空间。

多方式改善民生环境

经过之前的多次整治,沿街建筑不断被贴皮、加门罩,隐藏了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许多建筑外观看起来尚好,但内部多是结构糟朽、问题百出。针对老城最为棘手的危房问题,项目组坚持一户一案的结构设计,采用掏换柱、落架、挑顶等多种方式对建筑进行保护修缮,总计大修危房48处,极大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例如在永安堂的改造中,采用了挑顶大修的方法,即在原二层楼板拆除后,针对屋顶进行了修缮。

除了与民众的出行需求相对接,此次街道整治提升还增设了各类便民和文化服务设施,以打造“5分钟便民生活圈”。对商户牌匾,采取菜单式选择的方式来确定,并邀请书法家协会的多位书法家题写匾额和对联。其中,承载着胡同记忆、情感的老字号,也得到了妥善保留。素有“内永安、外同仁”之名的永安堂药店、“京城最后一家国营粮店”同日升等老字号,都在街道的整治提升中迎来了“老店新生”。

“四个一”创新体现项目亮点

与以往常规的旧城更新项目相比,雍和宫大街环境整治提升建筑风貌整治专项设计工作主要体现了“四个一”创新。

贯彻人民群众一个中心。通过多种方式体现“共建、共治、共享”的规划理念。在方案设计的全过程开展丰富的公众参与活动,征求多方建议,与居民商户共同缔造属于大家的理想街道。通过“菜单式选择”的沉浸式设计,反复磨合方案,更关注实际使用者的贴身体验,更接地气。

坚守文化传承一颗匠心。通过挖掘文化价值和空间脉络,梳理出雍和宫大街的历史风貌,对特色建筑进行恢复性修建。在改造中,对传统营造技艺进行严谨传承,系统性地保护展示历史文化,展现深厚文化底蕴。用“绣花”精神,对旧砖、旧瓦、旧构件进行收集再利用,留住大街的文化基因和城市记忆。

搭建系统施治一个平台。面对这条交通、文化、旅游、生活等功能高度复合的街道,项目组先行编制城市设计和管控导则,谋定而后动。整合历史文化保护与展示、公共空间、道路交通、建筑风貌等多专业,进行系统施治、综合提升,体现完整街道的设计理念。

秉持内外兼修一个初心。以街区更新为目标,分步制定实施计划。一是编制院落及建筑风貌设计导则,二是在工程设计中,逐步落实城市设计要求:从建筑单体到院落延伸,再从风貌提升到功能植入,内外兼修对城市品质进行综合提升。

2018年3月至2019年年底,雍和宫大街工程一期、二期约1130米区段中的建筑风貌工程已全部竣工验收。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进行老城街区更新调研时曾指出:“要以崇雍大街和什刹海地区为样本推进街区更新。”雍和宫大街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既是东城区“百街千巷”街巷整治提升工作总结经验的承上之作,是区别于大街历年实施的局部、专项、临时整治措施的第一次系统性的综合提升,也是落实《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对老城疏解、提升的新要求,探索下一步工作方向方法的启下之作,是北京老城走向有机更新、可持续治理模式的创新探索项目。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