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全国人大代表戴雅萍:14年履职尽责 书写精彩“答卷”
2021-03-07 10:30:54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作者:王晓霞

一条彩色的丝巾,一身得体的西装,一副白色无框眼镜……穿梭在两会现场的戴雅萍举手投足间展现着温婉与优雅,似乎带着苏州的“灵气”而来。戴雅萍是第十一届至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这是她履职的第14个年头。这些年来,她密切联系群众,先后提交了各类议案建议60余份。

戴雅萍.jpg

全国人大代表、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雅萍

今年,戴雅萍带了一个议案和4份建议上会。她联合其他人大代表共同提出《关于将“建筑法”提升为“工程建设法”的议案》,同时提交了《关于制定民用建筑碳达峰方案,推进建筑领域碳减排行动》和《关于加快苏州成为上海国际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重要组成部分》等建议。

《建筑法》里“管不到”的建筑

14年的履职经历,让戴雅萍对“人大代表”的身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她认为,人大代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人大代表,会前要把民意、民声带到会议上,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会中要全力以赴开好会、审议好每一项议案;会后要把两会精神要传达好、宣讲好、贯彻好,要把思想行动都要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面去,从而形成合力、众志成城的去实现 “中国梦”。之所以提出将“建筑法”提升为“工程建设法”的议案,源于她扎实的基层调研、民意收集,也源于她希望推进建筑业有序发展的初心。

去年以来,戴雅萍结合实际工作和群众呼声,开始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下简称“《建筑法》”)的修订。记者了解到,《建筑法》于1997年11月通过,在2011年4月第一次修正,2019年4月第二次修正。

在戴雅萍看来,现行的法律仍有局限性:“《建筑法》依然是一部针对房屋建筑项目开展施工业务的法律,无法全面指导工业、交通、能源等其他行业的基本建设,无法系统指导基本建设的规划、投资决策、勘察设计、项目管理等全过程工程咨询,无法激励工程技术、管理咨询企业的创新行为,无法发挥市场主体独立决策、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变全”的《工程建设法》

自1982年毕业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专业,戴雅萍就与建筑设计有了解不开的缘分。她近30年来扎根在建筑领域,深知顶层设计、立法先行的重要性。

对于将《建筑法》上升为《工程建设法》的议案,戴雅萍认为,应该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认真思考作为基本建设领域的根本大法应具备的顶层设计和整体构架、基本原则,全面系统地梳理法律应规定的内容和深度,给下位法留出可发挥的空间,全面形成“母法”“下位法”“部门规章”相协调的基本建设法规体系。

戴雅萍建议,新的《工程建设法》,对象要从建筑工程扩大到建设工程,包括建筑、市政、工业、交通、水利水电等,作为根本大法打通市场;内容涵盖从工程建设实施开始到工程生命期结束,包括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使用维护、更新改造、拆除利用等阶段。

除此之外,戴雅萍认为还需要在这部法律上做好三个明确:一是明确工程咨询概念,扩大勘察设计的行业范围。补充相关章节,系统指导基本建设的规划、投资决策、勘察设计、项目管理等全过程工程咨询。二是明确工程总承包的建造模式及主体责任,明确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建立具备工程总承包管理能力的组织机构。鉴于设计咨询在建设项目中对项目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建议大力推行以设计为主导的工程总承包,鼓励有资质的设计企业或施工企业都可以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三是明确以设计为主导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明确政府整体推动全过程工程咨询的责任,加大推动力度,由政府牵头,形成住房和城乡建设、发改、财政、审计等多部门联合机制,才能有效推动该类项目的落地。

扛在肩上的“大责任”

谈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戴雅萍认为内容非常详实、重点突出,听完后“非常感动”。她告诉记者,去年我们国家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尤其是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等让人非常振奋。

来之不易的成就离不开众志成城的努力。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戴雅萍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和群防群治工作,迅速组织旗下公司前往雷神山医院主动对接抗击疫情工作,第一时间挑起疫情期间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处置重任,48小时完成苏州第五人民医院负压病房改造项目及苏州第五人民医院临时医疗隔离病区500床位应急医院的设计,支援一线抗疫工作。

除此之外,戴雅萍还积极关注建筑业的绿色转型发展,将“绿色建造”作为自己的使命。在人代会的建议中,她提出,建筑行业要同步实现碳达峰,应该在建筑全生命周期推行碳减排和碳中和,必须对现行的建筑行业建设模式和行业标准进行重大变更。她认为,应该将低碳发展要求及发展目标全面融入发展规划,从政策方面制定建筑碳达峰政策机制,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对现行的行业规范和标准、技术导则、技术指南等进行整体的修编与调整,建立一套与建筑碳减排目标相对应的完整的技术体系,全面开展低碳技术和产品认证等第三方认证。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