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让首都更聪明更宜居
2021-04-06 22:07:35    作者:王晓晖 陈宇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以下简称《行动纲要》)提出到2025年,将北京建设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标杆城市。

针对《行动纲要》中提到的新城建内容,本期特邀请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张永刚、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强华、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崔丽“隔空围坐”,进行了一场关于智慧社区、安全防控、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圆桌对话”。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城市竞速迈入智能车道

问:《行动纲要》的发布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传递出怎样的信号?

吴强华:《行动纲要》明确了北京市“智慧城市”的目标,明确了具体保障措施,且发展思路更加符合实际、更有可能落地,对政府和企业都有明确的指引作用。因此要坚持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把分散式信息系统整合起来,夯实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据要素有序流动,充分发挥智慧城市建设对政府变革、民生服务、科技创新的带动潜能,统筹推进“民、企、政”融合协调发展的智慧城市2.0建设,让智慧城市建设做到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人民群众受用。

崔丽:北京出台《行动纲要》不仅顺应了国家的战略规划,同时也与北京市作为“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相契合,显示了北京“十四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在新形势下,北京正在加快科技赋能智慧城市的脚步。

北京在建设智慧城市方面具有诸多优势。首先,从技术层面来讲,建设智慧城市依托的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成果,比如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一系列信息技术来提高城市在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全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十三五”期间,北京的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研发获得了很大的突破,例如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海量数据处理、智能感知与交互等重点技术,这些都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其次,在应用融合方面,北京不断推广智慧化的技术手段,从之前的“互联网+”到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在应用的过程中,技术手段不断迭代升级,并与城市各行各业的运营深度渗透和融合,在实施层面已经建立起基础。最后,人的诉求和愿望以及场景地提供,都让北京积累了发展优势。智慧城市涉及城市的安全、运营以及管理等多方面,使城市运转更高效、更敏捷、更低碳。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充满了与人的互动。所以未来城市发展除了行业宏观的管理升级以外,还要对民生做全面的覆盖,让老百姓能够真正参与其中,服务民生更加人性化,让大家享受到城市软服务的便利。

《行动纲要》不仅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还以此为推进目标细化分工,明确具体任务,把智慧城市建设聚焦在加强感知、保障安全等方面,对相关领域都有积极的带动作用。

◉搭建CIM平台:数据统筹让运行更有效

问:如何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在智慧社区、智慧市政等方面的应用?

崔丽:CIM平台是一个集成的平台,在使用过程中有很强的综合统筹能力,这需要海量的数据平台作支撑,通过平台实现数据的集成,实现跨领域跨业务的整合。在推广CIM平台的过程中,需要统筹的顶层设计,统合多领域,逐渐深入,顶层设计形成之后可以细分领域应用,以社区为单位,从社区小单元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智慧楼宇、智慧家居等打造CIM平台,更加容易、可控。例如城市基础设施,从建造阶段开始,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全面把握建设进度、风险防控、建成后的运营情况等,形成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一体化的管理。

张永刚:在实际建设中,“智慧平安小区与北京健康宝等防疫成果融合应用”,需要一个承载平台,解决城市、社区多源异构数据的存储、分析与使用,因此建设好CIM平台至关重要。通过CIM平台建设可以将收集的居民信息、出行数据以及商圈、景点人员流动等情况进行汇总、处理,应用到社区管理与城市治理中,实现信息共享、分级监管、联动处置。并且可以依托CIM平台,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社区建设管理中的应用。以城市为单位,接入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智慧社区基层治理平台、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社区O2O服务平台等现有的基础平台,实现电商、配送、文化、旅游、家装、租赁、养老服务、线上教育、家政护理等市场主体与社区的合作,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同时可以对物业、生活服务和政务服务等数据进行全域全量采集,为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城市治理提供数据基础和应用支撑,推动城市治理向社区延伸,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综合管理服务体系升级:平台赋能让管理更科学

问: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在技术和管理方面提出了哪些要求?

吴强华:《行动纲要》明确提出,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提高城市科学化决策水平。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在全国首创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以下简称“数字城管”),将现代化城市管理的构想变为现实,在全国迅速掀起学习和建设热潮,因此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在北京有着坚实的基础,应以城市事件为牵引,统筹管理网格,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应用体系,提高北京城市公共资源配优化能力,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创新,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北京在数字城管的建设过程中,各个区县已经成立区级“网格中心”,但市一级没有明确“一网统管”的牵头部门,因此,需要成立一个隶属于市政府办公厅的市级“一网统管”运行中心。此外,要确定“一网统管”的管理范畴,《行动纲要》里提出的是城市管理、应急指挥综合执法等领域。还要根据需求制定“一网统管”相关的体制机制,包括管理机构(市、区、街镇、社区村居四级管理体系)、处置标准、考核评价体系、数据标准等。

崔丽:《行动纲要》提到要统筹城市感知体系,感知网络是大的智慧化集成的整体设计。基础设施方面的感知,一般依赖物联网技术运行。在做数据传输、感知的时候,很大程度依赖于通信技术的升级和进步。另外,还要有统筹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考量人的需求。

◉城市安全智能化管理:技术手段让城市更安全

问:如何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防范公共安全风险,做好城市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

崔丽:基础设施的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城市发展和百姓切身安全的关键。北京一直非常重视防范公共安全风险,未来在运用CIM平台等智慧化的手段保障安全方面应继续加大力度。一方面是通过对市政基础设施日常监测预警,通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实现全面、精确、实时地掌握各类风险动态,进而提前预防、控制可能发生的危险事故和突发事件;另一方面是信息共享与协调联动,城市管理不是单一的部门或者某一领域的事情,而是多方协调联动的,这是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张永刚:从《行动纲要》中对于“智慧平安小区”的建设要求,可以看出北京在智慧社区建设方面重点围绕“安全”和“智慧化改造”两个方面。其中,安全分为“物理安全”和“信息安全”两方面。在“物理安全”方面,通过社区、楼宇安防系统智慧改造,解决高空抛物、入室盗窃、井盖丢失、电动车起火等系列问题,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信息安全”方面,对于人脸识别设备、智能安防摄像头、智慧化安防系统的应用,需要注意社区居民个人隐私与信息的保护和规范,在采集、传输、存储过程中要依照标准与法律法规进行。

针对“社区、楼宇安防系统智慧化改造”工作,重点是对于不同的社区场景进行智慧化改造与建设,首先要把好社区安全的第一道关——“社区出入口控制”,围绕智能化设备应用、系统平台建设、安全要求等方面开展建设与改造工作,规范智能卡、蓝牙、指纹、人脸识别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其次要重点关注单元门出入门禁控制以及社区视频监控的应用,强化人工智能在社区安防中的应用,通过AI社区摄像头、AI巡防机器人,实现社区24小时安全防护与监控。

通过将城市发展需求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北京这座千年古都正在向新兴智慧城市运行发展,《行动纲要》在顶层设计方面指明了其发展理念和方向,旧城不老,历久弥新,在城市前进过程中技术和设计迸发的创新火花,将不断与城市相生相伴,服务于人,服务于城市治理,服务于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带来全场景的智慧体验,并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

□王晓晖 陈宇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