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泉州:再现有烟火气的文化街区
2021-04-21 21:37:18    作者:王晓霞

在一张写着“规定南街各店改筑门面之图”的绿色规划图纸上,按照“三十二分之一”的比例,详细规划了各个剖面的尺寸和样式……在福建省泉州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保护过程中,居民将家里的老照片、老图纸、老报纸等找出来,和古城保护工作人员一起商量家门口的街巷保护改造方案。这张近百年的规划图纸便这样被发现了。

泉州市历史悠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6.41平方公里的古城传统街巷肌理和空间尺度保护基本完整。在古城保护过程中,泉州有自己的秘诀——让老百姓充分参与进来,进行活态的传承。

我们进行的是没打麻药的‘微创手术’”

“我们选择了‘自找麻烦’的方式来完成街巷的保护,进行的是没有打麻药的微创手术。”4月20日,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建项目管理中心书记、古城保护发展指挥部(市古城办)建设组副组长庄胜宏告诉记者。在保护修缮过程中,泉州市采用“微更新、微扰动”的方式,以最大程度不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让古城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人留乡愁”。

2017年,泉州市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入第二批“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试点工作重点集中在古城展开,确定了“七个一”的重点区域,包括一河(八卦沟及两岸)、一街(西街)、一路(中山路)、一厝(老范志大厝)等,“整体活态保护”的理念贯穿始终。

“在古城保护修缮过程中,因为要保证不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我们非常谨慎地采用试点方式,‘走一步看一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展240米示范段修缮。”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古城保护发展指挥部(市古城办)建设组副组长谢永明说。

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沿线街巷综合提升工程便是从试点开始的。中山路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初,全长约2.4千米,位于泉州市古城的南北中轴线,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联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承载着市民对泉州古城的重要记忆。

“历经百年风雨,中山路的街巷和周边骑楼建筑亟须修缮。”谢永明说。据他介绍,中山路当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地下管网的老化,积水严重,各种线路在空中“盘根错节”,一些骑楼因为年久失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给市民出行带来很大不便。

住在古城的市民是古城的‘守护神’”

从施工角度讲,市民外迁是最省钱省力的方法。“市民住在古城里,他们对古城的保护融合在点滴生活中,是古城的‘守护神’。”谢永明感慨道。

施工环境复杂、施工面窄、人口密度大、流动量大、交通组织难度大,既要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又要保障沿街市民、商户日常的用水用电及正常出行,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沿线街巷综合提升工程施工项目组坚持“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老百姓”,拿出低冲击、微干扰的“绣花”功夫。

中山路的改造从建筑风貌、文化展示、街道环境、市政设施等多个方面系统进行,主要包括市政道路综合管线建设、石板路面铺装、骑楼建筑结构加固、风貌建筑立面修缮、骑楼地面铺装、骑楼天棚吊顶等多专业协同的综合整治提升。

让市民充分理解,是项目组第一件要做的事。为此,项目组联合属地鲤城区政府相关街道办事处、施工单位等部门成立群众工作小组,提前做好安民告示和宣传工作,积极与市民互动,充分征求意见,让市民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

结合施工可能给市民带来的问题,项目组在实践中摸索,因地制宜地创新出近50项“不扰民措施”。以降噪为例,项目组在施工过程中“研发”了一个可移动的盒状“神器”,里面有吸音棉,工人们完成基础切割后,其他部分的施工在盒子里进行,减少了噪音、震动和粉尘对周围居民和商铺的影响。除此之外,项目组还发起志愿者服务活动、发放便民服务卡、组建宣传小组、成立应急抢修队伍、安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配备现场喷雾、搭设临时安全通道等。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需要格外关注。”谢永明告诉记者。泉州市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严格实行岗前培训、交底,对骑楼结构安全实施全过程监测。定期开展消防隐患排查、应急预案演练,为沿街商铺、居民配备灭火器,沿途设置临时消防栓,保安24小时巡逻。

在这一过程中,泉州市探索出了“六微六保”古城项目规范施工“样本”,即交通组织微循环、居民生活微干扰、施工机械微型化、施工组织微扰动、帮扶服务微细处、群众工作微微笑;保障施工安全、保障工程质量、保障工期受控、保障用水用电、保障上学上班、保障回家顺畅,从技术和服务两个层面最大限度方便市民,让泉州的古城保护具有烟火气。

市民蒸了100个馒头拿给我们吃”

“政府投资,市民不花一分钱,只要我们是在认真做事,尽管当时有一些不便,但市民其实是非常欢迎的。技术上的难题我们都可以解决,市民的理解和支持是无价的。”谢永明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市民最反感的是“把路开下去,看不到有人干活,变成烂摊子”。

“和市民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只要真正在为市民考虑,他们都会理解和支持。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市民蒸了100个馒头拿给我们吃。”庄胜宏提到。市民的表达简单而温暖,让工作人员感到暖心:在中山路改善提升期间,一位市民在自家蒸了100个热乎乎的馒头,送给了现场淋着雨加班的工作人员。在临时停水时,工作人员把18.9升的桶装水送到市民们手中,为避免送水的麻烦,市民们纷纷表示只要1桶,“够煮饭就好”。

这也和泉州市“润物无声”文化主题相契合。近年来,泉州市开展“润物无声”文化主题活动,先后举办11场大型展览、100多个展项,吸引了以80后、90后为主的近40万本地市民及海内外游客观看南音、提线木偶、掌中木偶、梨园戏、高甲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感受泉州市多样的文化魅力、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开放包容的城市特质,带动40多个民间年轻文创团队到古城创业。

为唤起人们心中的“古城情结”,特别是激发年轻人保护古城的热情,泉州市先后举办了四届“泉州海丝古城徒步穿越活动”,2万多人徒步穿越大街小巷;举办“做一回泉州人”古城人居体验、“书法名家题名店”等活动,引起市民共鸣,微博总阅读量超2.7亿。同时,泉州市还免费培训171位讲解员,并且经常开展公益讲解。古城讲解员参加培训虽是免费的,但报名时要给出有力的理由,培训后集体打分通过才算合格,还要承诺免费为公众讲三次,讲好泉州故事、唱响泉州品牌。

本报记者 王晓霞


网友评论
 Top